分享

【教学反思】“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4个实验该怎么上?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1 发布于甘肃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一节应该在很多次的赛课活动中都有出现:

【新课课件】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一轮拓展】尖子生应该拓展的细胞核

【教材拓展】DNA真的不能出细胞核吗?

本文我们重点说说4个实验怎么处理比较合理,或者说怎么处理更符合老师们的个人授课习惯。

图片

图片

抓住机会渗透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图片

其实必修一真正第一次开始出现探究实验是在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

图片

    所以在这个地方不必大谈实验设计的具体知识,但可以用4个实验为例帮助学生建构实验思想的框架,比如材料的选择、对照实验的种类、自变量的设置、无关变量的控制。

①选材的讲究。

    资料1、2的实验材料为两栖动物的卵细胞或受精卵。

图片

    两栖动物(如青蛙一次性排卵数量多、卵细胞体积大、卵细胞可体外受精

    资料3、4的实验材料为单细胞生物。

图片

    单细胞生物一般细胞体积较大,靠单个细胞就能体现全部的性状与生命活动,能更全面地体现因为实验操作导致的性状或生命活动状态的改变。

②对照的设置。

    我觉得可以直接全面分析4个资料中包含的对照实验类型。资料1中的对照实验应如何设置?(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什么是相互对照与自身对照?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变形虫切割实验既有相互对照(有核、无核又有自身对前后对照。通过伞藻的嫁接与核移植实验提升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促进科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③控制变量。

    不详细分析自变量、因变量与无关变量,但让学生知道比较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对照实验之间控制的变量直接相关。资料4“伞藻嫁接实验”,对照实验的变量为“假根”而非“细胞核”,而假根中除了细胞核还包含细胞质,所以这一实验只能得到“假根能控制伞帽的形状”,若要继续探究伞帽的形状是否由细胞核控制,则需针对细胞核这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进行“伞藻核移植实验”。

④实验结论的归纳。

    一般的讲课都会将四个实验归纳成两类:资料1、4与生物的性状相关,资料2、3与生物的生命活动相关,分别与“遗传”与“代谢”对应。4个实验的现象应该既与亲子代细胞之间的相似性有关,又与细胞内所发生的一系列有序化学反应有关,如美西螈的表皮颜色看似是生物的性状表现,但其根本原因是美西螈表皮细胞中是否进行了黑色素合成这一化学反应,又比如蝶螈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看似是细胞的生命活动,但肯定涉及新老细胞的性状是否能稳定遗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