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昵称36403512 2023-10-21 发布于广东

基本信息

【名称】《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披君貂褕⑵,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⑶,能吟山鹧鸪
太白醉酒
太白醉酒
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⑷。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注释译文

【注释】
⑴秋浦,县各,唐时隶池州清溪在其北。《乐府诗集》:“《山鹧鸪》,羽调曲也。”
⑵君,一作“我”。张衡诗:“美人赠我貂襜褕。”颜师古《急就篇注》:“襜褕,直裾襜衣也。谓之襜褕者,取其襜襜而宽裕也。”
桂阳,唐时郡名,即郴州也。隶江南西道
⑷越鸟,即鹧鸪也。以越地最多,故谓之越鸟。
【译文】
身上穿的貂皮短大衣是你送的,口中喝的美酒也是你用白玉壶拎来的。
雪花落在热酒中马上就融化了,顿时感觉冬夜毫无寒意。
座中有客从桂阳来,会唱《山鹧鸪》歌曲。
这歌声如同清风摇动窗外的翠竹,连山鹧鸪都鸣叫相和。
有此就足以娱乐,何必要笙竽伴奏呢?

作品简析

李白的《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选自《全唐诗》卷一七九。此诗当作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当年李白五十四岁,与魏万同游秦淮金陵,别后复游宣城、南陵、秋浦等地。这首诗就是在秋浦与友人同饮时写下的。诗的大意是虽是雪夜,但朋友间饮酒作乐,寒意全无。同时唱歌抒怀,加之以山林野趣,实在是人生大乐事。“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两句,表明诗人观察非常细致。全诗体现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

李白像
李白像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