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 kV 备自投装置自投自复功能误动案例的分析

 yi321yi 2023-10-2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许多企业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均采用双电源供电,通过备自投装置使电源相互备用;当任一电源失电后装置迅速切换至另一电源,降低停电损失。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常有因接线错误、整定值未校验等原因导致备自投装置误动,因此,备自投装置在启用前应进行消缺完善。

本文以一起10 kV 备自投装置误动案例进行分析,查找误动的原因,并对引起装置误动的环节进行改进,消除缺陷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图片

1 投用备自投装置应注意的问题

1.1 施工接线中线路电压和母线电压混用

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施工人员对备自投装置的动作原理不熟悉,各电压送入装置后的具体作用不了解,导致接线中随意引入电压信号,造成装置误动或拒动。

1.2 备自投装置用模拟试验代替实际分、合试验备自投装置在投运前,应做实际带开关分、合闸试验,不能在端子上人为加变量来模拟代替,模拟试验无法检测备自投装置全部逻辑是否完善。备自投装置是完全独立于其他保护装置的,因此,其二次回路和保护装置二次回路的接线不能混淆,只有实际带开关试验才能判定装置接线是否正确。

1.3 备自投的充电标志

备自投装置在投用时要观察充电标志的指示,若满足备用电源自投充电条件,15 s后装置将会显示正向已充电标志,若满足备用电源自复充电条件,15 s后装置将显示逆向已充电标志,当上述标志出现时,10 s内满足动作条件则装置将会动作,备自投装置只允许动作一次。

1.4 备自投的闭锁

备自投要有可靠闭锁,当手动跳闸及保护动作跳闸(母差动作、主变后备保护动作、母线故障) 时,备自投装置不应动作。

图片

2 案例分析

某化工厂10 kV变电站,设计为双回电源供电,其运行方式为两路电源均投入,母联开关断开,10 kV母线分段运行且相互备用。因项目急需用电,I回电源进线建成后该站投运,母联开关投入,I回电源进线带10 kV I母、II 母负荷。2019年3月, II回电源进线施工结束,在对 II 回电源进线电缆试送电时,备自投装置动作跳开10 kV母联开关,合上试验位置II回电源进线断路器开关,造成II 母失压。

2.1 事故原因分析

该站备自投装置具有备用电源自投自复功能,电源进线装有带电显示器,有压方式设定为接点信号,其自复动作逻辑如图1所示。

图片

U1 max 为 I 母电压最大值,U2 max 为 II 母电压最大值, U1Y 为 I 母有电整定值,U2Y 为 II 母有电整定值,UL1 为Ⅰ回进线电压值,UL2为II回进线电压值,ULY为进线有压整定值,1QF为Ⅰ回进线断路器,2QF为II回进线断路器,3QF为母联断路器,Tfhset为自复跳闸延时整定值,Tfhset为自复合闸延时整定值。

从图1逻辑中可以看出,最初投运时I回电源进线开关1QF投入,母联开关3QF投入,I母、II母有压,装置开始逆向充电;当II回电源进线试送电时,满足了II回线路有压条件,母联开关3QF在合位,I回电源进线开关1QF在合位,II回进线开关2QF在分位,于是备自投装置在设定时间内跳开母联开关3QF,合上了II回进线开关2QF完成电源自复动作,而此时2QF在试验位置,因此造成了II母失压。

2.2 故障查找和处理方法

经过现场二次回路接线检查,发现此次事故最根本的原因是施工人员在备自投装置安装结束后,没有认真检查校验,未做实际带开关测试分、合闸;备自投装置只接入了进线断路器开关状态信号,没有接入进线断路器位置信号,导致备自投装置误动。

针对上述情况,将两回电源进线断路器工作位置接点并入装置逆向充电闭锁回路中,任一进线断路器在试验位置时,备自投装置将闭锁不满足逆向充电条件,只有两回进线断路器都在工作位置时,满足自复条件装置才会逆向充电,当装置逆向充电后,电源进线断路器和母联开关断路器分、合状态满足自复逻辑时,才能对进线电源进行自复。

通过上述接线改动,成功解决了电源进线断路器在非工作位置时备自投装置自复误动问题。

图片

3 结束语

备自投装置在新投运时,不能采取在端子上人为施加变量的方法来测试装置,一定要通过带开关跳、合来校验;备自投装置电源自复功须慎用,外部接线一定要有可靠闭锁以防误动;装置二次回路接线要和保护单元二次回路区分开;线路电压和母线电压不能混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