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2年邓小平秘密南巡内幕,立下规矩被打破,党内高层反应各异

 飞翔eagi56anp0 2023-10-21 发布于上海

牢记历史,提高警惕,时刻准备为国而战,以慰先辈在天之灵!

1992年,邓小平决定南巡,给陷入进退两难的特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时隔多年,邓小平当年南巡时留下的谜题,依然令人疑惑不解。

我们不禁要问,邓小平当年的讲话为何不选择在北京?党内高层对他南巡一事的反应为何会产生巨大的分歧呢?这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年8919,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因一场众所周知的事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当时,有很多专家跳出来大言不惭地总结经验教训,说是改革开放背离了社会主义路线。

就是这些不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负面言论,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形成的改革共识陷入破裂的危机。能否重建改革开放的共识,是走回头路还是坚持改革,成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邓小平决定采取行动,将已经有点被冷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重新炒热,把几乎陷入内外交困中的改革开放,从“休克”状态中复苏过来。

对此,邓小平决定再一次南巡!但他这一次南巡是有风险的,因为他此时已经处于退休状态,卸任了所有职务,只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

为了改革开放大业,为了批评党内的传统力量,为了再为中国人民做一点事,邓小平决定不给中央打招呼,秘密南巡。他也知道这次南巡的风险,当他女儿邓林劝他三思时,邓小平如此说道:“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我必须去冒这个险!要是怕这怕那,什么事也莫干了,就是你想干也干不成!”

1992年1月1日,全中国都沉浸在新年到来的欢乐中,时任广州省委副秘书长的陈开枝正在南海视察时,突然接到了省委书记谢非的红色专线电话。

“那位画圈的老人家要来了!”谢非在电话里万分激动,用几乎颤抖的声音说道:“我们盼望已久的那位老人家,他终于要来了!”

“谢书记,我马上赶回来研究一下接待和安全工作!”陈开枝挂断电话后,立即招呼着随行人员上车离去,令南海当地陪同视察的干部们一阵疑惑,但所有人都知道,肯定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陈开枝赶回广州省委办公大楼后,直接来到了谢非书记的办公室。谢非书记并未多言,直接递给了他一份印着“绝密”两字的电报:“中共广东省委,邓小平同志将到南方休息,请做好总体接待和安全警卫工作!”

不多时,广州省委办和府办的重要人物们纷纷赶到,谢非亲自主持了会议。在讨论如何接待时,很多人都认为邓小平是来游玩休息的,主张按照旅游休闲的思路安排接待。

谢非听着众人关于按照旅游休息接待的建议后,面部表情顿时严峻起来。而陈开枝凭借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洞察到邓小平此番南下,一定蕴藏着重大的战略行动,于是对大家说道:“各位不妨好好回忆一下,老人家自从参加革命以来,真的休息过吗?即便现在退下来了,他哪天又真正地'休息’过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谢非听后神情也舒展开来,向陈开枝投去了一个赞许的目光!

1月3日,邓小平南巡的先遣组抵达广州,与广州省委对接邓小平的接待和安全警卫工作。此时,先遣小组对谢非强调的还是:“邓小平同志是过来休息的!”

谢非和陈开枝相视一笑,随即拿出一份文件,分发给消遣小组,随后,陈开枝向众人详述了接待计划:“老人家虽然是过来休息的,但还是应该看看广东改革开放的新成就。”

“你们还是要考虑邓小平同志已经83岁了,不能过度劳累!”先遣小组的组长提醒说:“去看的地方不宜过多!”

“这是自然!”谢非接过话,笑容满面地说道:“我们就请老人家到深圳和珠海这两个特区巡视一番就可以了!”

“而且我们还有备用方案!”因为陈开枝曾到北京进修时,与先遣小组的组长是同学,说话也不用过分拘泥:“我们在确保老人家安全和健康的情况下,一定要让他多看看,让他多谈谈,最好请他到珠江三角洲走走,因为那里的变化很大。”

“果然是干秘书出身的啊!”先遣组组长如释重负地笑了笑,随即说道:“老同学你猜得不错,也安排得很好,不过看破不说破!”

随后,先遣组将广东省委和陈开枝提出的巡视路线方案,即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广州——上海,向上做了汇报。邓小平看后,当即同意了这个路线安排。

得到批复后,陈开枝陪同先遣组,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沿着预定路线进行了7次实地考察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随后,陈开枝又亲自制定了接待方案,在报广东省委审定后,由先遣小组上报到了邓小平办公室。邓小平在审阅后,亲自确定了出行时间:1992年1月17日!

邓小平选择1月17日出发是有特殊用意的!

因为邓小平此番南巡,并未给中央打招呼,是一次绝密行动,中央办公厅也没有一个工作人员随行,陪同他南下的只有他的家人,和他办公室的人。

而且,为了掩人耳目,他还要等到他的孙子孙女们放了寒假才能出发,这样才能隐藏他南巡的真正的目的,所以他必须1月17日深夜出发。

1月19日上午9时,邓小平的专列抵达深圳。迎接他的广州省市的负责人,考虑到老人家坐了一夜的火车十分劳累,见过面后就走了,生怕打扰老人家休息。

陈开枝是搞秘书工作的,不能离开,他和先遣小组的同志一起留了下来。但令人意外的是,广州省市的负责人们前脚刚离开,邓小平就走了出来了,对陈开枝说道:“你快点叫车,带我出去看看,但是要对其他人保密,就你们几个陪我就可以了!”

邓小平的话,让陈开枝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老人家牵挂特区命运的迫切心情,但他考虑到老人家千里迢迢旅途劳累,还是极力劝说道:“首长,您还是先休息一会儿再出去吧!”

“开枝同志,我谢谢你的关心,但你老同学给我说过,你早就猜到了我此番南下的目了。”邓小平说着看向先遣小组组长,笑着说:“他们晓得,我是坐不住的,我心里急啊!”

邓小平的话印证了陈开枝的判断,他也不再劝说,当即叫来了省委书记谢非,陪着邓小平开始了南巡之旅。

19日上午,邓小平看着日新月异的深圳,心情十分喜悦。中午回招待所吃午饭时,他一回到房间,就对所有人说道:“那些人尽讲屁话!”

众人对老人家能说出这句话,是始料未及的。但他们心里知道,这是邓小平在批评那些肆意非议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的人。

随后,陈开枝叫来了省委秘书办的工作人员,让马上准备一个录音机,出去的时候带上。但陈开枝的这一要求,令工作人员很为难,他善意地提醒陈开枝说:“首长来深圳前就立下了不开会、不题字、不讲话、不报道的规矩,这样做不是违背了老人家的意思了吗?”

“如果老人家怪罪下来,我一力承担!”被邓小平那句话深深震撼了的陈开枝,已经决心将邓小平此番南巡,重振改革开放信心和决心的话语全部记录下来。

19日下午,邓小平看着深圳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心无比的激情澎湃。以往他在视察参观时,基本不说话,也不会发表任何评论,但这一次他却一反常态,不停地问,不停地阐述全新的思想,还对广东省委书记谢非等人表达了,他对深圳这块改革试验田大胆探索和实验的充分肯定!

尤其是在参观国贸大厦时,邓小平的兴致更高了,他滔滔不绝地发表了大量讲话,以至于邓小平的长女邓林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来不及准备录音机。情急之下,邓林只能用随身携带的纸巾做记录。他们不知道的是,走在邓小平身后的陈开枝,早就将这些讲话内容偷偷地给录下了。

就通过偷偷录音的方式,陈开枝寸步不离地陪伴邓小平南巡了11天,催生了日后名垂史册的南巡谈话,为改革开放的破局立下了头功。

几天后,邓小平在视察珠江三角洲,在深圳到珠海的船上,他又说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劝他先歇歇再说,但他始终没有停下来。

当时,在船上的人都能感受到邓小平的兴奋和急切。在邓小平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把这么多年的经验和想法总结出来,指导特区人和改革者们打破当前的困局,放心大胆地往前走。

由于不清楚邓小平此番南巡会产生何种影响,当时党内的人都不敢过早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直到邓小平南巡的第40天,这样的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2月28日,中共中央有关部门根据2月20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评论,将邓小平在四个城市的谈话内容整理成册,印发给了各级党组织,并要求立即传达到每一位党员。

一天后,中央党校举行新学期开学典礼,时任中央党校的乔石同志,发表了支持改革开放的讲话,成了中央政治局中第一个公开响应的人。在他之前,杨尚昆主席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并亲自赶到深圳,大力支持邓小平。

1992年3月26日,《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发表,几天后,全国所有的电视台和媒体都报道和转载了这篇文章,让邓小平南巡最终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这次南巡名留青史!

(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