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长征诗词中的长征精神

 ha888cz 2023-10-21 发布于江苏

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日。1996年,经中央同意将10月22日定为“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纪念日”(中央办公厅【1996】13号文件)

图片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所创造的人间奇迹。从当时国内外政治斗争的层面上来讲,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具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无比顽强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在世俗的民间传说中,它使中国老百姓把“朱毛红军”看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天兵天将;而在许多西方人的眼里,毛泽东似乎成了《圣经》中摩西式的人物,一些西方记者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陕北采访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正是通过他们的介绍,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方为越来越多的世人所知晓。而且,在他们的眼里,这个中国的“摩西”还有着更为吸引人的地方,即他在异常艰险的长征途中还写就了许多激情豪迈的诗词。今天,我们正可以从毛泽东的长征诗词中,体悟出红军创造长征这样人间奇迹的根本原因:这就是长征精神,亦即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

毛泽东的长征诗词

本文所说的毛泽东长征诗词,是指经他生前亲自校订并公开发表过的长征期间所写的诗词。从1934 年10月到1935年10月,毛泽东在率领中央红军长征过程中所写的《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对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艺术化的记录和反映,当然都属于长征诗词。但是,整个红军的长征,应是1936年10月下旬红二、四方面军同一方面军先后会师才算真正结束。这样算来,长征历时整整两年,而毛泽东 1936 年2月所写的《沁园春·雪》一词,无疑也应属长征诗词。因此,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共六题八首,而且都在1957年1月《诗刊》的创刊号上正式发表。

许多论者认为,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结晶,这无疑是正确的。笔者则进一步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毛泽东的革命精神。如果说毛泽东的理论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文字载体,那么毛泽东诗词则是毛泽东革命精神的文字载体而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就是毛泽东及其领导下的红军之长征精神的文字载体。亲自参与并领导长征的毛泽东所写的长征诗词是用艺术的形式反映长征精神的最光辉的篇章解读毛泽东的长征诗词则是我们今天学习并继承长征精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毛泽东长征诗词中的长征精神

毛泽东的六题八首长征诗词,从其对长征的记录及对长征精神的阐发与讴歌的角度看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解读

一是直接以长征为题材来记录长征并歌颂红军长征精神的,这就是《七律·长征》。

这首诗写于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从报纸上发现并确定了陕北这个长征最终落脚点的时候。当时,从毛泽东到广大红军干部战士对长征即将胜利都抱有万分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毛泽东以极其高昂的政治热情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用一首56个字的律诗描绘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光辉历程歌颂了红军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战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的起始两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红军不怕远征难”只七个字就把红军的英雄气概生动有力地展现了出来。接着的“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不怕”作了注解,其中的“只等闲”三个字,显示红军的“不怕”是以蔑视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底气的。这里的“不怕”和“只等闲”还只是议论式的结论性词语,“诗要用形象思维”紧接着的联和颈联,便围绕着“只等闲”这三个字,用形象化的描述对其内涵进行了阐发。

颔联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写红军翻越蜿蜒曲折、连绵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们的眼里这些平均海拔高度都在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就像是跳跃着的波浪而雄伟峭拔、云雾掩峰、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战士们也只把它看作是滚动的泥丸。这两句写了红军对“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千山”的等闲视之,使红军的英雄气概和豪气贯斗牛、浩气薄云天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颈联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以红军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这两个史实来阚发第二句中红军对“万水”等闲视之的精神。历史上金沙江是诸葛亮“五月渡泸”的泸水而大渡河则是太平天国石达开的全军覆没之地,其艰险可想而知。在毛泽东的笔下,金沙江的“水拍云崖”和大渡河的“桥横铁索”短短八个字,就真实形象地描绘了红军想要跨越的这两条江河的万般险境。两句的末字各着一“暖”字和“寒”字不仅对仗巧妙工整更真实形象地突显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欢腾之情和抢渡大渡河时的惊心动魄之势,从而也高度赞颂了红军灵活机动、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尾联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两句表达了红军在克服了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即将胜利完成长征时的喜悦心情。此时,千里积雪的岷山早已不在话下而“更喜”和“开颜”则与首联中的“不怕”和“只等闲”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把伟大的长征精神歌颂得淋漓尽致。

细细诵读、品赏《长征》一诗可以体到全诗充满着极其强烈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诗是以最短的语言记录总结长征、用最豪迈的情怀歌颂伟大长征精神的最为感人的篇章。红军的长征本身就是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毛泽东的《长征》所反映出来的红军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使这首诗成为惊心动魄的史诗。这既反映了毛泽东的高超诗艺,也表达了他所代表的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崇高精神境界。

二是围绕长征中经历的地点、战事、场景等来歌颂长征和长征精神的,包括《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等三题五首诗词。它们都是对长征史实的艺术化的记录和对长征精神的深情赞颂。

1935年2月的娄山关之战是毛泽东重新进入中央最高领导层之后指挥红军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一艰难中的胜利、险要中的突破使他沉寂几年的诗情重新奔涌。娄山关是敌防守遵义的要冲在海拔一千四百米的娄山最高峰上一孔之道艰险异常。打不胜这一仗便不可能再占遵义也难有四渡赤水更难以摆脱强敌的围追堵截甚至整个中央红军都有可能被敌人合围。这一仗红军打得异常艰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毛泽东跨上娄山关时他的心情是“沉郁”的。词的上半阕“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等句形象地描绘出这场战斗的悲壮和惨烈但词的下半阕却抒发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激越情怀。前一句,意谓再难的雄关,哪怕它坚固如铁红军也都能跨越歌颂了红军力克雄关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后一句则表达了毛泽东与红军战士们一起,在经受了湘江之役重大损失的情况下面对“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面对着凶险难测、前途未卜的漫漫征途仍将毫不畏惧地大步跨越向着理想的目标进发这是毛泽东和红军将士们为理想而奋战的大无畏精神的真实记录和反映。

以山为吟咏对象不足 50字的《十六字令三首》不是具体写哪一座山,而是对长征开始后经历过的山的高度概括是对山的总体神态的描摹分别写了山的高峻惊险、壮阔起伏、雄伟挺拔。这里所描写的山的神态、形象已经同红军的长征融为一体。三首诗中虽没有突出写人但实际上处处都闪烁着“红军”这个大写的“人”闪烁着“人”的精神。毛泽东正是借对山的“精魂”的歌颂来高度赞颂红军的伟大精神。第一首中的“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既表现了红军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和红军将士们对胜利充满信心的豪迈气概。第二首把连绵不绝、重峦叠嶂的山描绘成“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实际上是表现红军如奔腾铁流般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第三首的“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借对山的雄伟挺拔的歌颂衬托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的充分自信和自豪。总之,这三首小令,毛泽东通过对山之神态的生动描绘和高度赞颂,表达了对正在征服千难万险进行长征的红军将士及其精神的高度赞颂。

《清平乐·六盘山》一词是毛泽东1935年10月7日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六盘山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此词同《七律·长征》诗一样,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豪情。上半阕是对长征的总结。一开头就用“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清新如画的形象场景描绘,点明了节令时间,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的喜悦之情。其中的“望断南飞雁”是对长征所走过的惊心动魄艰难历程的回顾、回望,含义无穷。接着指明了红军从江西出发长驱二万余里到达抗日前线的长城附近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样的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语气,充分肯定了到达长城的红军是真正的英雄好汉用“屈指行程二万”这样潇洒的情感抒发之语,充分表达了对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精神的热情赞颂。下半阕是对未来革命任务的畅想,抒发了“今日长缨在手”的坚强自信和无比自豪“何时缚住苍龙”的设问抒发了坚决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雄心壮志。在长征即将胜利时,毛泽东随即开始了对未来斗争的展望,充分表现了他不断革命、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雄才大略,也表现了红军这个“长缨”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功勋作用。

三是从词面上看似乎与长征无关但实际上却是对长征精神的更加高亢的颂歌,这就是《念奴娇·昆仑》和《沁园春·雪》。

《念奴娇·昆仑》的主题是反帝。早在 1935 年前后《何梅协定》的签订及相关事件的相继发生,使毛泽东预见到当时正在进行的国内战争有迅速转变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战争的需要和可能。正是基于这一预见在毛泽东诗词中首次出现了反帝这一新主题。这一主题表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历尽千难万险的长征不仅是为了走向一个新中国,也是为了走向一个新世界“环球同此凉热”使长征有了为世界和平而奋战的更广阔的意义。《沁园春·雪》的主题是反封建的。站在黄河之滨俯瞰茫茫雪原的毛泽东忆古思今往日祖先们所创造的民族辉煌改变不了今天中华民族的屈辱和困厄历史需要新的阶级勇敢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毛泽东在词中历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五位功勋显赫的帝王指出他们虽是历史上的英雄但总有这样那样的“略输”和“稍逊”,只有经历过长征磨砺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红军才拥有历代英雄人物所不可能拥有的“文采”和“风骚”才是超越一切封建帝王的当代“风流人物”。

这两首词的主题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任务中重要的两项任务,也是红军长征所要达到的革命目标。所以两首词实际上是对长征胜利后党和红军为未来的新中国和新世界所做的畅想和规划,是关于中国革命未来发展的艺术化的蓝图。《念奴娇·昆仑》词中能够“倚天抽宝剑”把昆仑山“裁为三截”的高大无比的英雄形象乃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全体红军将士指整个无产阶级,这同《沁园春·雪》词中“还看今朝”的“风流人物”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没有这种能裁切昆仑的大气魄、大作为就没有什么“风流”可言。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需要的正是无产阶级这样的“风流人物”。经历过长征的检验和磨练无产阶级“风流人物”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已然站立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头之上,这是中国革命的未来和希望。这两首词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也充满了大无畏的英雄豪气更充满了对美好理想的必胜信念这正是红军长征精神的体现。长征精神的升华和张扬为此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精神根基提供了精神伟力。《沁园春·雪》九年后在重庆的发布震动了山城也震撼了蒋家王朝蒋政权曾组织众多文人试图“围剿”该词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笔者认为这不是因为那些御用文人在诗词创作上的技艺不如毛泽东,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像毛泽东那样经历过包括长征在内的革命道路上的种种磨难和生死考验,因而也就不可能具有毛泽东那种雄才大略以及大气魄、大视界、大胸襟,当然更不可能理解毛泽东诗词中所蕴含的伟大长征精神。这样的差距,决定了毛泽东长征诗词所具有的不可撼动的地位

上述诗词中,充分体现了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这既是英雄红军的伟大精神,也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任何历史时期都需要不断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长征精神的特点及其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伟大意义

毛泽东曾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在中央红军长征时翻越过的二十多座山脉中有五座是终年积雪的雪山长征时渡过的三十多条大江大河许多都是险滩密布、激浪滔天长征走过了海拔最高的广阔湿地长征途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次以上……除了这些行程和战事上的艰难以外,还有饥饿、寒冷、热毒、伤病等所带来的死亡威胁还要战胜张国焘从内部发起的分裂相残阴谋。所有这些远远超出了孟老夫子说“天将降大于斯人也”时所设想的诸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苦难。这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才是堪当改造中国之“大任”的政党和军队。长征完全可以说是对人类生命极限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战胜了这个挑战。长征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奇迹,长征精神也就成了永远值得继承的可以创造奇迹的精神。

从长征这个大苦难中走过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工农红军,虽然人数锐减,但精神力量却更加强大了。长征和长征精神告诉人们支撑人类生命行为的力量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兴衰,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政党的精神力量是否强大。长征和长征精神还告诉人们任何个人当他把自己个体的生命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的胸怀就会无比宽广他的生命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人类奉献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精神史上一座永放光芒的丰碑。

从整个中国革命的历程来看长征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又是一脉相承的是井冈山精神在长征途中经过考验和磨砺并获得发展而形成的。随着后来革命斗争的发展和不同斗争对象、斗争形式的出现,长征精神又延伸发展成有着不同闪光侧面的抗战时期的延安精神、解放战争时期的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等。在这些战争中,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所创造的无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都是在长征精神所奠定的基础上取得的。与不同时期我们的敌人相比所有这些战争的胜利,都不是依靠物质的富有和装备的精良得来的,而是依靠人民军队在精神力量上对于敌人的绝对优势才取得的。在建国后的和平年代,长征精神又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凝聚和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所有这些精神力量,从本质上看都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同时又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长征精神的弘扬和发展。新时期的长征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所必需依靠的精神力量。

图片

作者单位灌云县人大常委会

文章选自《炎黄文化》2016年第5期

责编:林越陵

编发:朱 汶

审核:贲道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