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孟頫为皇帝祝寿,献上一卷书法,每一笔都不含糊,美过全场奇珍异宝!

 三余字画 2023-10-21 发布于山东

元朝灭掉南宋后,很多遗老选择隐居山林,不在元廷做官。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也希望别人能像自己一样,表现出“铮铮铁骨”。但是,人总要活着,总要考虑家族的前途。赵宋宗室、闲散贵族赵孟頫接受了元世祖忽必烈的征召,作为“高端人才”来到了大都(今北京)。

当忽必烈见到这位才华名冠天下的前朝王孙时,脱口而出四个字“神仙中人”。赵孟頫身上的文人贵族气质仿佛与生俱来,所有与他有交往的朋友都赞不绝口,感叹自己“如沐春风”。但那些传统儒家士大夫却对此极为愤恨,斥责赵“气节全无”。

赵孟頫也深知自己身份的敏感,为官期间兢兢业业,他屹立朝廷三十年不到,经历了五代君主,每一位都对他礼遇甚重,尤其仰慕他的诗文书画。每当有古玩珍品进献宫中,君主都会邀他共赏,并让他写下题跋,《快雪时晴帖》就是由他鉴定的。

除此之外,制诰、敕书也多出自赵手。不夸张的说,赵孟頫是历朝历代书法水平最高的御用书法家。元皇庆三年(1314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和慈圣皇后过万寿节,海内进献奇珍异宝无数,不过最抢风头的不是它们,而是赵孟頫书写的《万寿曲卷》。

赵孟頫大作的含金量毋庸多言,这卷作品更是精妙无比,为皇帝所写,自然要一丝不苟,丝毫不能马虎,而文章辞藻华美,更是与书法相得益彰。《万寿曲卷》是赵孟頫唯一一件署名“臣孟頫”的作品,也能体现他对这次祝寿的重视。

此作纵27.5厘米、横144厘米,共45行、500余字,单字大小约2厘米。书写《万寿曲卷》时,赵孟頫61岁,已进入“人书俱老”的境界。此作取法魏晋,兼收唐陆柬之、李邕等人法度。起笔顺锋而入,笔笔中锋,提按顿挫明显,轻重变化丰富。

长横尖入钝出,中间轻巧,竖画切笔而入、自然收尾,波磔舒展,转折处方圆并用,处处有二王风采。《万寿曲卷》结字端庄,平中有奇,较羲之纵长略宽绰,比李邕以横取势又稍显瘦劲,融合二家,颇为精巧。章法上疏密得宜,呼应有序,笔断意连,气息贯通。

赵孟頫晚年行书,点画欹侧纵逸,气韵也更加苍润奔放,个人风格强于早年,更熟练的将魏晋风度、唐人笔法与自身风格融合,精熟严谨,《万寿曲卷》实为为赵体行书的经典作,将它临摹到位,将对行书的用笔、结字有更深刻的认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