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巴胺并不能使你快乐

 占据一片资源山 2023-10-21 发布于湖北

多巴胺并不能使你快乐

横竖撇捺

横竖撇捺

嗨,踏踏实实好好活呗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在睡觉前不停地刷小视频,手指仿佛不受大脑控制,等再看时间时,已经是后半夜。

看起了手机小说,被一个又一个的情节吸引,不知不觉看到了天亮。

我们觉得自己做这件事的时候是快乐的,是满足的,是放松的。

但是第二天早晨醒来,想想前一夜睡得那么晚,对着镜子看看黯淡发黄的皮肤,无神的黑眼圈,又觉得后悔懊恼。

为什么就总是管不住自己呢?

然后在新的一天清晨,对自己说,今天一定要早睡。

可是到了晚上,犹如陷入魔咒一般继续熬夜娱乐。

这,就是多巴胺导致的上瘾。


多巴胺,并不是产生快乐的源泉。

这里有一个误区,在铺天盖地的科普文中,人们普遍认为多巴胺是产生快乐的源泉。他们举出了很多例子,其中包括抑郁症是因为缺少多巴胺。

所以,你的不快乐,是因为多巴胺分泌变少了吗?或者是因为多巴胺分泌稳定,没有变化?

首先,我们要了解多巴胺的原理。

它产生于“大脑奖励系统”,大脑进化出这个功能的目的,是让人类能够存活下去。

大脑会定下一个奖励的承诺,然后分泌多巴胺,承诺只要你在多巴胺的驱动下有所行动,就可以得到奖励。

例如,原始森林中的人类,当见到肥肉、脂肪、糖类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而多巴胺会促使他们不顾一切地进行得到这些东西、吃下去这些动作,保证身体的能量,这样才能活下去(这就是奖励)。同样的,为了繁衍,当看到裸体异性时,大脑也会分泌多巴胺,促使双发发生性行为这个动作,使人类得以延续(这也是奖励)。

所以,多巴胺的作用是刺激人体产生一个行为,这个行为的目的是得到特定的奖励。

仔细想想,为什么在熬夜刷视频之后,第二天会觉得懊悔?甚至有时候会一边刷视频一边看时间一边有罪恶感?

因为多巴胺的本质并不是让人感到快乐,而是促使人不停地进行某个动作。

它是双面的,会给人带来希望的同时,带来压力和焦虑。

这就是欲望的压力。

它会让人一边期待着得到奖励,一边让人因为压力、一直得不到奖励而感到焦虑不安。

多巴胺可以带来希望、欲望,但是不会带来幸福、快乐。人们在多巴胺分泌时,更多的感受到的是渴望,而不是切切实实的幸福或快乐。

而当奖励,也就是渴望一直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形成强迫症、焦虑症。

当奖励迟迟未来,就会形成上瘾行为。例如许多游戏会设置最终关卡,诱使玩家们奔着那个目标一直玩下去,不分昼夜,甚至如新闻中报道的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而导致的猝死。

上瘾行为产生后,大脑就会放大及时行乐的快感,而不关心长期后果。

他们会期待和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奖励,但这种感觉本质并不是幸福和快乐,它们并不等同。

事实上,让人感觉到幸福快乐的物质并不是多巴胺,而是由大脑中完全不同的一个区域分泌的另一种物质,这里不展开讨论。

然而多巴胺的分泌对我们的大脑是必须的。

多巴胺可以让人产生希望、动力、希望,对生活充满兴趣。

而缺乏多巴胺,会带来冷漠、抑郁,并不是平静。这也解释了抑郁症,当多巴胺分泌减少时,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不快乐,而是没有动力去追求快乐。


如何利用多巴胺。

这一点市场营销做得非常好。

如今的商家实际上正是在运用这种方法。饭店的菜单或宣传图片,总是将食物制作得看上去油汪汪、水嫩嫩,服装店或者内衣店则会摆出身材极好的模特图片,诱惑路过的潜在顾客。

路过蛋糕店,从里面飘出浓浓的蛋糕香味,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刷小视频的时候是不是会激动?那是因为大脑觉得,某个小视频会让你捧腹大笑;或者某个小视频会带来未知的某种,例如不知名的民族趣事,世界上某个角落发生的暴力。

让大脑分泌多巴胺的奖励有很多:食物、性、新鲜感、多样性,关于让人类生存下去的一切。

可关键是,我们已经不再生活在原始世界,然而大脑进化而来的、促使它分泌多巴胺的反应对象,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世界。

但是,人类仍然被这些进化的原始功能而支配,从而做出许多身不由己的、并不想做的事情。

被多巴胺驱使着做出的事情,许多并不能够带来积极的效果,反而威胁我们的生活。

这就需要我们区分:

哪些是真实奖励,它们使生活更有意义,也是我们意志力的来源。

哪些是虚假奖励,它们消耗我们的精力,使我们上瘾,对生活造成了威胁。

我们需要区分欲望引导我们的方向,以及何时该听从欲望。

你是暂时地屈服于诱惑,是在缓解焦虑;还是基于长期目标,提高生活的意义?

以上就是第一步,理解多巴胺产生的而原理,以及明确知道大脑产生多巴胺,并不全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当人们注意到奖励的承诺不过是假象时,多巴胺所形成的魔咒就被打破了。

第二步,强迫大脑,真切地感受到现实状况。当大脑一边期待着奖励(如买了衣服就会快乐、没完没了地刷小视频就会开心)时,一边感受到现状,而现状与奖励并不匹配,那么大脑最终会调整它的期待值,并不认为现下的行为会带来快乐

例如让暴饮暴食的人放慢吃饭速度,仅仅是放慢进食,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会发现吃少一些的食物并不会让他们更不开心,发现食物看着、闻着,反而也会让人愉悦。

其实他们原本狼吞虎咽的时候,也意识到这样做并没有使身体更舒服,也没有品尝到食物的味道。

仅仅是将感受放到当下,仔细感受当前,大脑就会发觉这个奖励是虚假的,类似于上瘾般的行为并不会带来快乐。

这个方法很简单,具体:

o允许自己接受诱惑。

o 和你的期望比起来——这种体验怎样?

o 是否会仍然促使你不停地消费、吃饭、刷视频?

o 什么时候你会觉得满足?

o 你是否达到了没法继续的到程度,因为你太累了、淘宝了,无法得到承诺的“奖励”了?

o 结果就是,一些人会发现他们其实并不需要想象中的那么多东西。

另一些人则发现,这种体验完全无法让他们满足——这就是实际体验与奖励的承诺之间的差异。

那么,如何利用多巴胺来使我们去做那些并不愿意做、但是为了提高生活而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理,那就是当人在多巴胺的促使下行动,当得到的事物与原本承诺的奖励并不符合时,大脑也不会释放出停止的信号。甚至在承诺奖励消失之后,人们也不会故态复萌——他们会继续之前的积极行为。

也就是说,奖励承诺是假象。只要我们执行了动作,就会消除焦虑,认为自己是在追求希望。虽然上面我们极力区分虚假奖励,以此让自己不那么冲动,那是因为那些承诺的奖励实际上也对生活不会带来改观。

而此刻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切切实实提高生活的质量。

很多人能够知道,虽然在做这些难做的工作时,确实有拖延,但是当我们做完之后,却会有成就感。这才是真实的幸福和快乐。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自己有动力去做,如何让大脑在适当时候分泌多巴胺。

所以许多人会在办公室放一些咖啡、甜品、麻辣鸭脖,这就是从食物上对自己的奖励承诺。

有些人会在研究难以看懂的文件时,听着喜欢的音乐,或者是活力十足的音乐,也是一种奖励承诺。

然而奖励承诺并不止这些。

研究发现,声音、气味、图像、口味、那些难以琢磨的奖励,都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

例如,一个杂乱的房间,她很早就想收拾了,但是一直拖着,导致这个房间越来越乱,然后进入恶性循环——越乱越不想收拾。

但是一项研究发现,节日的音乐和节日的味道,使顾客更愿意呆在商店里。于是这位女性由此想到一个方法——她在那个房间里播放了圣诞歌,又点燃了节日蜡烛。然后她就在这两样东西的影响下,充满干劲地完成了打扫工作。

——当然,你也完全可以播放其他节日歌曲,例如《新年好》或者《咱们工人有力量》。

这样长久的行为之后,甚至会形成条件反射,在打算工作时,大脑会自动分泌多巴胺。至此,你的好习惯业已形成。


THE END.

参考文献:《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