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书钧专访谈《河边的错误》:这部电影之所以独特是因为朱一龙

 耐观影 2023-10-21 发布于泰国
导演:魏书钧
上映:2023-10-21(中国大陆)
国家:中国
时长:101分钟

影片改编自余华同名先锋代表作。一桩吊诡凶案牵扯出多名嫌疑人,刑警队长马哲(朱一龙 饰)被无法言喻的真相不断拨弄,逐渐陷入荒诞、不安和分不清是真是幻的时刻与记忆中......


魏书钧

1991年出生,青年导演、编剧、演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处女作电影长片《浮世千》 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展映单元。2018年,短片《延边少年》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特别提及奖 。2020年,《野马分鬃》入围第73届戛纳电影节官方单元。2021年,《永安镇故事集》获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青年评审荣誉导演奖。2023年,《河边的错误》入围第76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并获得了第七届平遥电影展的费穆荣誉最佳电影。


耐观影:《河边的错误》是由余华老师的小说改编而成,您为什么会选择这部作品来拍摄一部电影?

魏书钧:2018年我放了个短片,然后回到北京之后,我的师哥,也是制片人,他推荐我这本小说看,当时并没有想让我来做导演,只是让我来感受感受,跟他说说想法。那个时候我就种下了一颗种子,我就觉得这个小说,虽然是余华老师写于二三十年前,但我觉得它依然有它先锋性的地方,所以我想如果有机会我能拍就太好了。然后,20年的时候,我那个《striding into the wind》也入选了坎城影展,然后那个时候我得到机会试着去改编它,因为我知道它其实很难,它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我之前都没有改过小说,第一次就是余华老师的小说,我觉得当时很有挑战,因为这种挑战比较大,激励我去想办法把它做好。

耐观影:关于选择演员方面,您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位演员作为主角,您是如何做决定的?

魏书钧:其实我选择演员就比较直觉,通常我想了解他们关于他们生活的部分。然后我们第一次见面,包括一龙在内,还有慧孜,我们不会聊特别多关于剧本和角色,然后我们也扯一些别的闲片,那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觉得我能感受到一个自然的,这个演员作为他本人时候的状态,那我有一种判断,这个其实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亦或者,有的演员我们会直接去试一段戏,但是今天我们选择的演员,都没有在当初见的时候需要很长时间,有可能五分钟,十分钟这样子。包括我跟一龙去确定马哲这角色也是他看完剧本之后,然后我们吃了一个火锅,我记得。然后我们在火锅的期间也没怎么聊剧本。他很喜欢角色,他也想尝试一点新的东西,所以我们就很快做了这个决定,更多还是直觉吧

耐观影:作为观众,在观影时我们都觉得演员不像是在演戏,而像是真的有这样的人物存在,您是怎样指导演员表演的呢,您会把重点放在哪里?

魏书钧:我觉得指导表演的重点其实在于,第一他是要写实,他要看起来是真实的,那么在真实的里面我们追求一种戏剧性,我觉得这个两者的平衡是最难的。然后我在这次指导表演的时候,有一次很有意思的体验,就我不知道你记不记得刚开场的时候有一个挖掘机,在剧本的层面我们会写:挖掘机发出嗡鸣的声音,它缓缓抬起他的手臂,然后翘起它的斗,像一只say hello的手。那在文学层面看它你有感受,可是在电影的拍摄现场,我要指导这个挖掘机的表演,也就是说我要很明确的告诉他一个指令就是,大臂要最快的速度抬起来,然后要有一个停顿,再抬起那个斗,然后我们要反复的去试挖掘机,我觉得这就是在指导表演。跟演员我觉得更多的也是更具体的讨论,因为尤其在现场的时候,你说很多解释性的东西或者感受层面的东西,不一定他就能做到一个很有效的,甚至是你表演一个愤怒,你此刻真的很愤怒,你演一个愤怒的时候,他一演可能不奏效,那个时候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停顿,需要肢体的一个配合,需要讲,如果说一句台词,可能是一种具体的东西。

耐观影: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半坡镇,作为导演,您想在电影中反映怎样的中国社会?

魏书钧:因为电影里的半坡镇是局限在我们虚构的剧本里的,并没有江东省,没有半坡镇,这样的设定是想让它更像小说一点,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去选择拍摄的地点的时候是在江西的南丰县,它是一个有很久历史的一个老的县城,所以它会有一些古迹,当然也有一些现代建筑,但更多的是它可以像我们其他的道具服装一样帮助我们去复原那个年代的东西。因为,如果说,我们拍一个九十年代的戏,只有室内的戏,室外很少的戏,那我觉得看起来会很失真,因为我们的创作观念还要写实,就从实际的状态出发。那些场景也给了我很多的灵感,包括那个电影院,它实际就是一个电影院,它经营了可能有个二十多年,然后就暂停营业了,但是这个建筑并没有拆除,包括他的老的街道。

耐观影:电影中关于梦境的创意,是小说里就有,还是您自己阐释的?

魏书钧:是在一次勘景当中想到的,因为小说里并没有直接去阐释这些人的死亡的原因,但是作为梦,我觉得它是一种机会,去间接的,在马哲的大脑里去产生这样一个关联性,彼此之间那个关联它不是直指现实生活中的那种关联,它可能更哲学的那种死亡原因

耐观影:疫情期间,中国电影没有很多机会进入戛纳,疫情过后,您再次来到戛纳,您有什么感受?

魏书钧:其实20年疫情的时候,我有一个片子入选了,但直接这儿就都没办了,然后21年有一部《永安镇故事集》。其实在疫情期间我们也尽力在想办法工作,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不算完全停下来的状态。今年不止对中国来说,全世界都真正的复苏了,因为这个疫情算是过去了,大家的交流,包括你看今年的主竞赛,然后这么多各个国家的大导演、明星他们都来参与。我觉得是一个好的开始吧,因为大家确实沉寂了几年因为这个疫情的原因。

耐观影:从您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魏书钧独特之处在于是朱一龙演的,是在江西这个地方拍的,是这样的情节,我觉得就是每一个细小的不同,这些元素都让这部电影不同于别的电影。因为这个问题原来我跟我的摄影师也讨论过,他说我们可能用高光比,用16毫米去拍摄,然后我就问他,那它会像哪一部片子吗?然后他就这样解释给我说,他说这只是一个技术指标,那我们在这个地方拍摄,拍了这样的河,拍了这样的场景,有这样的表演和剧本,它当然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并没有比较特别多其他的可能相同类型的片子,他们的异同,我觉得真正的艺术作品其实你无法这样去比较,因为你能比较的是这种和技术层面的信息层面的比较,但是这个作品本身来说,我觉得就是它独到的地方吧。

-FIN-

采访:Xavier

校对&排版:王南昭

编辑:留白

责任编辑:Xavie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