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春起义:两位黄埔同学的迥异命运,同意的被处理,泄密的却特赦

 哈哈狮的信箱 2023-10-21 发布于广东

1986年,民革中央副主席郑洞国在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上,说出自己心里长期挂念着的一个事:中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些政策比较“左”,个别起义的师长被错杀,至今没有落实政策。

郑洞国本身就是通过长春起义投向人民阵营的,他说的这个师长也是出自同一历史事件,名叫李嵩,时任60军暂编52师师长。

比较耐人寻味的是,李嵩在长春支持起义,他的同学、副手欧阳午却比较顽固,曾向郑洞国告发60军起义的消息,险些耽误大事。

然而最终的结果是李嵩在1952年被处理,而欧阳午被捕又得到特赦,活得比李嵩久、被认定是起义人员的时间比李嵩早。一个同意、一个泄密,为什么待遇却反过来了呢?

图片

李嵩和欧阳午都是湖南人,还是黄埔六期同学,1929年毕业后先都在国民党警卫第一旅中任职,在老蒋对红军发起“围剿”后,两人才有了不同的发展。

李嵩跟随俞济时,第五次“围剿”期间,他在俞济时和王耀武的率领下,于浙赣交界地区进攻红军北上先遣军,使红十军团损失惨重,方志敏、寻淮洲、刘畴西、胡天桃等高级干部先后牺牲。

欧阳午则是跟随宋希濂,同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他非常卖力,得到宋希濂当面夸赞:机枪连有功,欧阳午能打。两人手上都沾有红军的血。

不过在抗日战争时期,两人倒也无愧中国军人之名。

图片

李嵩先后在74军58师、100军19师中,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和第二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重大战事。

欧阳午先后在德械36师、71军88师中,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晋南游击战、滇西反攻等重大战事。在对阵外敌一事上,两人都有不小的功劳。

从二人的经历和部队番号中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中央军嫡系,既然如此,为何会编入滇军60军中呢?这就涉及到了老蒋对“杂牌”部队的特殊安排。

1945年,60军在越南接受日本投降后,被强迫开往东北战场。后来每逢战事,60军也被安排到最前线,即便出现战损,老蒋对补充之事也是极力拖延。

图片

1946年5月,60军184师师长潘朔端看不惯蒋介石的手段,选择阵前起义,老蒋对60军更是不信任。

不过他是有政治手段的人,先安抚了60军一番,允许184师重建,等情况稳定后,就把184师调到锦州,转而让暂编52师加入60军建制去掺沙子。

这个暂编52师是由东北交警总局吉林警务处与由东北第四保安区两部组成。

李嵩在抗战结束后靠着原58师老领导、时任东北交通警察总局局长的冯圣法帮忙,担任了吉林省铁路警务处处长。而欧阳午跟着71军进入东北,后几经调动成东北第四保安区副司令,这一对老同学、老乡就很有缘分地又凑到一起了。

图片

1947年冬,第60军奉命放弃永吉撤往长春,在途中遭到截击,粮食辎重损失殆尽,退入长春后缺吃少穿,还经常遭到城内中央军部队的欺辱,全军上下牢骚满腹。

时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兵团司令的郑洞国也知道,60军这种情况不太靠得住了,所以就做出了一番安排:

他下令城内的中央军主力新7军保持警惕,在两军交界处设立警戒线;同时将暂编52师防区设在第60军另外两个师中间,随时预备不测。这样的防范措施非但没能让滇军将领心生忌惮,反而加速了离心离德。

长春被围后,60军军长曾泽生决定率部起义,他麾下有三个师,182师和暂21师都是云南子弟兵,可以信得过,唯独暂52师是蒋介石的人,必须要先解决这个麻烦。

图片

暂52师有6000多人,战斗力虽不强,但如果起义过程中反抗,一定会惊动到其他守城部队,到时会增添很多变数。

思索再三,曾泽生以军长的名义,打电话给暂编52师师长李嵩,让其带着手下团长到军部开作战会议。

李嵩等人当晚一到军部,就被云南籍官兵扣押。在枪口的威胁下,李嵩他们打电话叫来副师长、副团长,面对面传达回去立马率部起义的命令。

欧阳午很吃惊,他看出这个形势自己不答应就得死,所以连连点头。在他即将返回暂52师时,李嵩特别叮嘱:千万要服从军长的命令,起义、起义,保全我们的性命。欧阳午回去后做了一系列响应起义的安排,但最后一刻他还是给郑洞国打了电话告密。

图片

有趣的是,郑洞国并不相信欧阳午的话,他打心里就不太看得起暂52师这种由特务、伪军改编而来的部队(东北交警总局、东北第四保安区大部分都是军统和伪满留下的人)。

且知道李嵩、欧阳午等人跟曾泽生关系不好,所以只是让兵团副参谋长杨友梅去了解情况,并没有采取应变措施。下了命令后,他还因为太疲惫睡着了。

就在这个晚上,杨友梅一直打电话联系60军军部,但没人接;郑洞国嫡系新7军有两个连经过60军防区,被包围缴械;新7军前沿部队报告,60军防区加强了兵力,且突然出现很多说朝鲜话的士兵(东野中的朝鲜籍部队)。

起义最终被证实,郑洞国想干预为时已晚,他本来想以死报蒋介石,但部下没给他机会,最终半推半就自己也起义了。

图片

从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来,李嵩比欧阳午还是稍微积极的,所以最初李嵩被认定为“随军起义”,被安排进学习班,欧阳午则被定为“战犯”,关入抚顺战犯管理所。

但在镇反运动中,李嵩的往事又被挖了出来,说他当初的定性是“随军起义”并非起义,投向人民不是出自本心,只是在形势面前被迫同意。

另外暂52师在思想改造的过程中,有很多旧部揭发李嵩曾在新四军根据地活埋过共产党员;

担任吉林省铁路警务处处长时,侮辱过女警察方军、残杀过共产党游击队员;一些老革命也始终惦记着红十军团的仇。种种往事再加上当时“左”的政策,李嵩就被处理掉了。

欧阳午在战犯管理所关押着,反而没受到运动的影响。1960年,他还因为改造态度好,得到了特赦。命运这东西,有时候就是特别奇怪。

图片

后来平反也是,1980年,组织认为欧阳午虽然告密过,但也确实配合了起义,所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特赦决定,按起义人员对待。”并给予了各种起义人员待遇。

李嵩的发妻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直申诉,希望能落实起义人员政策,可中央意见不一,有的人还记着旧账,有的仍怀疑他是否起义,所以就没下文了。

直到1986年郑洞国帮忙说话,组织才认真核实,最终为李嵩恢复名誉,遗属也得到了相应的待遇。

还是那句话,命运这东西,有时候就是特别奇怪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