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街烟火气

 华文国雅科研院 2023-10-21 发布于江西
         去夜市一条街吃烧烤,街两边挨挨挤挤的摊位,摊位前面挨挨挤挤的桌子,围桌而坐、挨挨挤挤的食客,把夜色都挤得有点立不住脚了。
  一盘毛豆,十串烤羊肉,再来一打冰镇啤酒,简简单单摆上桌,气氛立马就上来了,也瞬间融入了这个热闹的环境之中。光着膀子,趿拉着拖鞋,不用在意旁人的目光,抓起一串烤羊肉,一撸到底,端起啤酒一口干了,心里不由冒出一个字:爽!放眼前后左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三两两一桌,聊天、喝酒、撸串,自顾不暇。一张桌子就是一个世界,他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把这一张张桌子连起来,就串起了一街烟火气。
  想起儿时的夏天,吃晚饭的时候,街上的情景和此大致相同。那时没有空调,电扇也是稀罕之物,屋里热,吃饭的时候自然是跑到外面。吹着微凉的风,就着稀疏的星光。有的会搬出一张小方桌放在门口,全家人围桌而坐,一碟咸菜,两张锅盔,吃得津津有味。更多的人直接把咸菜和馍泡进瓷碗里,端着碗,或蹲或坐在自家门口,用筷子去碗底捞根咸菜,“咯嘣咯嘣”慢慢嚼,再夹块馍放嘴里,压压咸菜的咸,然后喝一大口玉米粥,咸也压下去了,馍也不噎得慌了,吃得张弛有度,悠然自得。
  孩子们自然不会老老实实和家人围桌而坐,或像大人那样端着碗圪蹴在自家门口那样吃饭,端着碗找谈得来的小伙伴,满大街窜来窜去,一碗粥吃到月明星稀都是常事。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和左邻,和右舍,和对门,一个话题能串一条街,甚至一个村子;一个笑话,也能从村东头笑道村西头。这一街烟火气不仅可增进街坊邻居的情感,也驱散了一天的劳累和闷热。
  我喜欢去乡下赶集,现在的集不比以前热闹,但对于久居城市的人来说,依然充满魅力。集上主要以小吃和零食为主,还有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来赶集的大都是本村和邻村的人们,短短一条街,数得清的几个摊位,转了一遍又一遍,终于转累了,坐下来吃完凉皮或麻辣烫,一边吃着,一边和经过的人打招呼:“来吃碗,我请客!”吃完后,再转一圈,买些水果和饼干之类的,拎着,和同伴说说笑笑,溜达着回去。
  现在赶集,赶的是一种情怀,是对那一街烟火气的迷恋和追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