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文化

 gudian386 2023-10-22 发布于山东

毛泽东的故事系列之二十五
毛泽东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已经形成了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七十多年之久,才传到了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的福音。
当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的时候,他广泛地接触了各方面的人物。在北京他经常同李大钊在一起讨论共产主义的理论问题。在上海他和陈独秀研究了在湖南开展革命活动的问题。李大钊和陈独秀对毛泽东都有过较大的影响。
毛泽东努力寻找当时能够找到的一切有关共产主义和俄国近况的书刊,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一九二0年四月,中英印行的《共产党宣言》出版了。毛泽东以极大的热情,专心致志的学习、研究了这部划时代的经典著作。毛泽东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从此他在思想上彻底摆脱了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旧民主主义的影响,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毛泽东在回忆这一时期的情况时说 :“ 在我第二次游北京期间,我读了许多关于俄国的书。我热烈地搜寻一切那时候能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文献。有三本书特别印在我的脑海里,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最正确解释,从此以后,从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 :《共产党宣言》,是由中文印行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 ;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刻儿枯朴的《社会主义史》。到了一九二O年夏天,在理论上,某种程度地也在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就在这年冬天,毛泽东与杨开慧结成了革命伴侣。他们相识已经有好多年了,早在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杨开慧即随父亲杨昌济迁来长沙居住。在第一师范学习的几年中,毛泽东、蔡和森、陈昌等人,经常一起到杨昌济家请教和讨论各种问题。毛泽东的宏伟抱负和远见卓识,深深地感染着杨开慧。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与随父在北京居住的杨开慧,又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毛泽东和邓中夏等经常到杨昌济家,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勤工俭学等活动。杨开慧也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各项活动。“ 五四 ”运动的革命洪流,使十九岁的杨开慧受到了战斗的洗礼。第二年春天,杨昌济病逝。杨开慧再次回到长沙求学。她带头剪短发,进男校,热情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同学们参加斗争。当时毛泽东组织湖南学生联合会,杨开慧担任了宣传工作。毛泽东开展革命活动经费短缺时,杨开慧不顾家庭困难,毅然动员母亲,把父亲去世时北京大学同事送的钱,捐献出一部分,作革命活动的经费。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友谊和爱情,正是建立在共同的革命理想的基础上。杨开慧后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批成员和我党最早的优秀女党员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杨开慧跟随毛泽东在长沙、上海、韶山、广州和武汉等地,积极开展学生运动、妇女运动、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协助毛泽东发展党组织,整理文稿,从事党的宣传工作和党的机要、交通工作。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遵照党的指示,留在长沙东沙板仓,开展党的地下武装斗争,直至一九三O年十一月十四日,英勇就义。杨开慧是毛泽东早期革命实践的得力助手和亲密战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