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才工作要多点“算数思维”

 旷达致远 2023-10-22 发布于福建


来源:大国人才 发布时间:2023-09-22 阅读量:4 【字体: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不妨多点“算术思维”,通过在政策激励上做加法、体制壁垒上做减法、培育发展上做乘法、精细服务上做除法,提升人才工作质效,着力打造人才集聚洼地和创新创业高地。

 

在政策激励上做加法,为人才加码蓄势。政策优势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在人才竞争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便是人才政策。要在政策激励上做加法,深入基层,摸清人才数、听取人才言,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出台“套餐式”人才政策供给模式,满足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需求,做到人才政策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要持续扩大人才政策宣传覆盖面,释放聚才兴才的“磁场效应”。要时刻紧盯人才政策落实情况,确保相关部门步调一致,让人才政策效应不断激发人才内生动力。

 

在体制壁垒上做减法,为人才减负松绑。要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就必须在体制壁垒上做减法,着力打破不利于人才成长、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性障碍,切实为人才减负松绑。要打通机制壁垒,打消对“学历、职称、资历”等头衔的盲目迷信,删减“表格多”“申报程序杂”等层层摆卡设障,让人才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轻装上阵一心一意干事业。要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和容错机制,科学分类设置评价指标,动态评价人才、大胆容错人才。要打通人才横向流动桥梁、搭建纵向发展楼梯,让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大展拳脚,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在培育发展上做乘法,为人才乘势赋能。人才不能只顾引,更不能“束之高阁”“一引了之”。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不同的个性特点,要因人而异,在培育发展上做乘法,打好培育、使用组合拳,方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智慧力量。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丰富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形式,构建“人才+项目”“人才+产业”的培养模式,使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与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要给予他们用武之地、成长空间,积极推动现有人才平台载体的升级培优,建设一批新兴研发机构和“人才飞地”,激发其潜力活力、激励其施展才华,切实让各类人才育当其时、用其所长。

 

在精细服务上做除法,为人才破除顾虑。做好人才工作,高质量服务是基础和保障。要在精细服务上做除法,推行人才工作“一线服务模式”,建立政策服务、发展服务、生活服务“三张清单”,用实打实的行动、心贴心的服务,破除人才后顾之忧,切实将组织关怀体现到“关键小事”上、组织关爱落实到“急难愁盼”处。要积极培育、挖掘优秀人才先进典型,在评选表彰、职称评定等方面“唯才是举”,让一流的人才得到一流的荣誉,不断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热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