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个念想

 用字记录生活 2023-10-22 发布于新加坡

我想大多数到青岛旅行的人,去栈桥走走,在行程安排中不会缺少的。这些年我们旅行唯一全程跟团游的一次,日照、青岛、威海、蓬莱等地,青岛一游就只是到达栈桥而言。

栈桥位于青岛湾畔,最初建于1891年,440米长、宽8米的海上长廊,从陆地延伸入海中,是连接岸边和海上船只的重要交通枢纽。现在它是一道靓丽的海洋风景线,吸引着游客前来观赏。沿着栈桥漫步,看看蓝天、白云、清澈的海水和畅游的鱼儿。栈桥两边在退潮时,赭色岩礁和金色沙滩露出水面,可以走下栈桥,在海滩上赶海拾贝。

行至桥南端,筑有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层八角楼“回澜阁”,伫立阁旁,远眺小青岛,还有信号山,在海洋气息中,领略大海的魅力,心情更加轻松愉悦。

从栈桥折回,我们步行去了青岛天主教堂,原称圣弥厄尔大教堂。途中有一栋建筑,安娜别墅很是特别。这座建筑始建于1901年,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楼前介绍,1898年德国有一位商人来到青岛开办砖窑厂,于1901年建造了上下共四层的别墅,以纪念他远在德国他乡的亲人,命名为“安娜别墅”。现在打造成一站式爱情艺术中心。

圣弥厄尔大教堂,始建于1932年,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总占地11480平方米。教堂平面呈十字形,教堂主体两翼,各耸一座尖塔,顶端各立巨型十字架。北端为祭坛。教堂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与花岗石结合而成。表面雕以简洁优美的纹案。窗户为半圆拱形,线条流畅,显得庄重而朴素。

青岛天主教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和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教堂前,有许多人在写生。

进入教堂,需要购票。大厅高18米,宽敞明亮,顶棚悬有七个大吊灯,后方设有祭台,可容纳千人。内部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穹顶绘以圣像壁画。尽然我不懂建筑学,也不信教,但是我却喜欢看教堂,看教堂内部的装饰,那些绘有宗教故事的彩色玻璃总是那么吸引人。

那天,刚巧有一对新人在教堂举行婚礼。许多人驻足观望。

街道的梧桐树五彩缤纷,胶澳总督府旧址、民居,不时地有德式建筑闯入眼帘,这是历史的见证。路过一座基督教堂后,信号山公园到了。

德国侵占青岛后,为指挥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在山顶部建信号发布台,每天悬挂各类信号标志及气象、风力标志,后在1923年确定命名信号山。

著名学者俞平伯曾为信号山做诗一首:古人邀我作东游,可惜年时在早秋,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海拔98米的信号山,确实是观花赏绿的好去处,更是登山望远青岛市风景的最佳地点。

山上遍植花草绿树,有六角亭、玉兰亭、旋转厅、拱桥、长廊等,点缀其间,石阶小径蜿蜒于林荫之下,山巅红色的蘑菇楼,如火炬,屹立于满山青黛之中,很是夺目。

站在信号山的观景楼上,极目远眺,青岛的美景尽收眼底。栈桥、小青岛与碧蓝的大海交相辉映,城市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山光水色在这里可一览无余。信号山作为老青岛的中心,还是中国近现代文坛的摇篮,很多知名的作家学者,如康有为先生、闻一多先生、老舍先生、梁实秋先生等,他们在上世纪的早期,在信号山附近长期的居住过。

下了山,去了大学路一带,那是一个网红墙。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美丽的琴屿路,和小青岛。留个念想吧。

走走停停,很是轻松。我们祖孙三代结束了四天三晚的青岛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