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把握时机

 新用户36625prl 2023-10-22 发布于江苏
这个星期参加项目会,其中一个同事的分享让我很有启发,他负责的车型出现了一个问题,看上去挺复杂的,如果按照正常的分析解决过程,通常需要2~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他一周内就完成了有效方案的验证。
他是怎么做到的?笼统地讲,就是未雨绸缪,在项目开发的初期,就识别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前准备预案,问题一旦露出头角,就能快速应对。这让我想到了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有一天魏文侯和扁鹊对话:
魏文侯:“你们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更高明?”
扁鹊:“大哥医术最高,二哥次之,自己最差。”
魏文侯:“何出此言?”

扁鹊“大哥治病,常常通过望闻问切,诊断隐患,善于在病害形成之前就能事先铲除病因。可一般人并不知道他的高明,是以大哥声名不显。二哥治病,往往治于病情起初之时,一般人就以为他只能看看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用针刺、用猛药,救人于危重之时,所以大家都以为我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传遍天下。”
前面我的那个同事,就类似于扁鹊的二哥,能在问题起初就快速搞定。
这让我想到了另外的三个词:“天时、地利和人和”,这三个词分别对应了成事的三个关键要素:时间、空间和人。
不过再仔细思考一下,这里的天时"更贴的意思不是时间,而是时机、机遇、机会。
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间来做,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这段时间把跑步的时间,从晚上调整到了早上,以前觉得早上精神状态很好,用来跑步多可惜,但是后来发现,放在早上不仅保证了运动时间,而且会让一天精力更加饱满。
跑步只是简单的例子,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时候需要我们把握时机,那如何能更好地把握呢?目前我有一些浅显的理解:
①明确目标&提前规划
什么是机会?什么时间合适?这取决于你的目标。如果你就想单身一辈子,那么无所谓找对象的最佳时机;如果你想在某个领域深耕20年,那么晚三个月或半年进入,区别是不大的;如果你需要在下周交一份重要的报告,现在就应该开始启动了。
除了明确目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要提前规划。正如我在文章开始提到的故事,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就是因为提前做了准备。
②建立渠道&保持敏感度
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什么它先知?因为它对环境比较敏感。选择正确的时机,也取决于我们获得的信息,比如什么时候选择加入某个行业或公司?什么时候选择开启一个新的业务,其实都和外部环境有关,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保持一定的敏感度。
而为了获得这些重要的信息,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比如业内的人士分析、行业的调研报告等。
③即时处理和&树的时间
最后,当你还不清楚如何处理时机问题时,有两个比较通用的原则,一个是即时,一个是现在。这两个有些相似性,所谓即时,就是当即反馈和处理,比如一些事情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就出了, 比较好的时机,就是立即处理。
有句话说的好“种树的最佳时机,一个是十年前,一个是现在”。有些事情是长期有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的,比如运动、阅读,这个时候的时机,就是现在。
以上就是我对时机的一些思考,不是很成熟,希望对你也有些启发。
参考阅读:
你的目标,让你怦然心动吗?
目标定的好,就能实现?
计划|变化这么快,还需要计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