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生与做人与人生观【1197】人是什么?

 赵站长的博客 2023-10-22 发布于北京

人,人生与做人与人生观【1197】

人是什么?

以下文章是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对此问题的回答

摘自《叔本华的智慧》第一章《人是什么》

从通常意义来说,人是什么比他有什么和别人对他的评价

是什么更影响他的幸福。因为个性随时随地伴随着人并且影

响他,因此,人格——— 也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东西——— 是我们

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能自各种享乐里得到多少快乐是因人

而异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肉体享乐方面确系如此,精神享乐

方面亦然。

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

倒进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与困厄,

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

情,我们的感受如何。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

什么,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人格。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

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间接

的,媒介性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也可以消除、破灭,但人格因而,资质聪慧,才华横溢之士则会以其富有生气的思想摆脱单

调乏味的处境,即使身在荒野,亦不会感到寂寞。色勒卡宣称,

愚蠢是生命的包袱,这话实是至理名言。

人们把大脑视作是有机体的寄生物,仿佛它就寄居在人体

内接受养老金的人,而闲暇,即一个人充分享受自己意识和人

格的时间,乃是生存得以休息的产物,是它们辛苦、劳累的成

果。然而大部分人在闲暇里,得到些什么呢? 除了感官享乐和

浪费外,便只是厌倦与无聊了。这样度过的闲暇真是毫无价

值。亚里士多德说:无知人的闲暇是多么可悲啊! 而如何享受

闲暇实是现代人的最大问题。

闲暇是存在必然的果实和花朵,它使人面对自己,所以内

心拥有真实财富的人,才真正知道欢度闲暇。然而,大多数人

的闲暇又是什么呢? 一般人把闲暇总当作一无是处似的,他们

对闲暇显得非常厌倦,当成沉重的负担一样。这时他的个性,

成为自己最大负担。

事实上,最幸福的人乃是自身拥有足够内在财富的人,

因为他向外界需求极少或者根本无所需求。需求的代价是

昂贵的,它可能会引起危险,肇生麻烦。因此,人们不应当从

别人那里期待过多。我们要知道每人能为他人所做的事情

并不多,到头来,任何人都得各自为政,重要的是,知道那各

自为政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这道理在歌德枟诗与真理枠一

书中有所表明:人们在所有事情上最终只能求助于自己。

人所能作为和成就的最高极限,无法逾越自我。人愈能

发现自己原本是一切快乐的源泉,愈能做到这一点,就愈能

使自己幸福。所以,亚里士多德讲过这样一条伟大真理:“知足者常乐” 。所有其他的幸福来源,在其本质上是不确定不

可靠的,它们都犹如过眼云烟,随机缘而定;所以,在最有利

的条件下,也可能轻易消失,这原来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当人到老年,这些幸福之源也就必然枯竭,到这个时候所谓

爱情、才智、旅行欲,甚至社交能力都远离我们了,那可怕的

死亡更夺走我们的亲人和友人——— 当这样的时刻,人更需依

靠自身,因为惟有自己才是长久伴随我们的,在人生的各个

阶段里,自己是惟一真正和持久幸福的源泉。

在充满悲惨与痛苦的世界中,我们究竞能求得什么呢?

每个人到头来除了自己外都是一无所得! 人一旦想逃避悲

惨与痛苦,又难免落入到“厌倦”的魔掌中,况且在这世界里,

又常是恶人得势,愚声震天。各人的命运是残酷的。而整个

的人类也原是可悯的。世界既然如此,也惟有内在丰富的人

才是幸福的。缺乏内在生命的人,其悲惨就好比在暮冬深夜

的冰雪中;所以,世上命运好的人,无疑地,是指那些具备天

赋才情,有丰富个性的人。这种人的生活,虽然不一定是光

辉灿烂的生活,但却是最幸福的生活。

人要获得独立自主和闲暇,必须自愿节制欲望,随时养神养性,更须不受世俗喜好和外在世界的束缚,这样人就不致为了功名利禄,或为了博取同胞的喜爱和欢呼,而牺牲自

己来屈就世俗低下的欲望和趣味。有智慧的人是决不会如此做的,而必然会听从荷瑞思的训示。荷瑞思说:“世上最大的傻子是为了外在而牺牲内在,以及为了光彩、地位、壮观、头衔和荣誉而付出全部或大部分闲暇和自己的独立。”

人类生而具有与困难搏斗的力量,一旦困难消失,搏斗也就终止,这些力量便无处使用,力量反而变成为生命的一种负担;这时,为了免受厌倦的痛苦,人还需发动自己的力量,同时

运用自己的力量。

日常生活里,一旦没有了激情来刺激,便会使人感到沉闷、厌烦、乏味,有了激情,生活又变得痛苦不堪。惟有上天赋有过多才智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这能够使他们过理智的生活,过无痛苦的趣味横生的生活。只有闲暇自身而无理智,那是很不够的,必须有实在的超人的力量,要免于意志的作用而求助于理

智;正如色勒卡所说:无知者的闲暇莫过于死亡,等于生存的坟墓。

一般人将其一生幸福,寄托于外界事物上,或是财产、地位、爱妻和子女,或是友人、社会等等,一旦失去他们,或是他们令他失望,他的幸福根基也就毁坏了。对于睿智之士来说,与天才相比,虽没有显著的才华,但比一般人又聪慧得多。他们爱好艺术但又不精通,也研究几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当外界的幸福之源耗竭或不再能满足他时,也颇能读书自娱。这种人的重心可说部分在自己身上。惟有具备极高的睿智力,也就是另一种人——— 天才,才能对知识抱有强烈的求知欲,它能投入全部的时间和所有的精力,力图陈述他独特的观念,或用诗、或以哲学来表达它对生命的看法。这类人把重心完全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只要有真正的自我,即使失去其他一切也无所谓。现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天生有充足睿智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我是一位75岁以上的老人!本站主要是些学习体验与分享(其中会引用一些作品的原话并结合我的一生体会与经验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一并感谢!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与我联系,我会妥善处理,谢谢!)我写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各方面应注意的事儿!退休后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广交朋友,互助交流,共筑美好生活!!!!!! 更多文章请参看http://www.赵站长的博客。期待大家的光临与指教哦^0^!欢迎大家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