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安夜空】第171期|许若齐:烟村寻船

 新用户2420aRkV 2023-10-22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新安

夜空

让文学唤醒梦想 用艺术点缀人生

图片
图片

  烟村寻船 

许 若 齐

图片

一日,突发奇想:到烟村去,去寻一只船,一只顺水而下,在其上能吃能住能读书能聊天的船。

早年读丰子恺,有心结沉淀。老先生的故乡在浙北石门湾,有火车方便抵杭沪,他却喜欢坐船走运河,花三五元可雇一艘朱漆栏杆玻璃窗的客船,三五人同行,随到随走。“但把被褥、枕头、书册、烟袋、茶壶、热水瓶,甚至酒壶、菜碟……往船舱里送。船家自会给你布置在玻璃窗下的小榻及四仙桌上,你下船时仿佛走进自己的房间”。

图片

尤其羡慕的是可让船家随处停泊,上岸去眺望或买物,也可到“靠河边的小酒店里去找一个幽静座位,点几个小盆……烫两碗花雕。你尽管浅斟细酌,迟迟回船歇息”。

图片
图片

这种闲适惬意的行走方式早已不复存在。很多年前,有朋友曾雇船沿着新安江,从率水的瑶溪顺流而下。水路遥遥,青山隐隐,很长一段乘的竟是细长的打渔船,靠父子两个船工一头一尾撑篙摇橹,确实古典浪漫。

朋友说只带了一箱五加皮上船。因此,应该有诸如清风明月,澄江如练,饮得熏然陶醉的桥段。问他,却是语焉不详。

图片

丰先生的叙述已然是民国故事,朋友所为,至今亦难复制。

然而,我还是兴趣盎然。或许陆路一两个小时的行程,水上须两三天,似为无聊之举,却让我孜孜以求。其痴,不知能否与《世说新语》中雪夜探戴逵的王子猷有一拼?

图片
图片

择烟村为起点,亦经深思熟虑。此处顺水前行十余里便是朱村浦口,清乾隆《江南通志》载:“新安江在府南,凡郡六邑之水,俱自歙浦流入,为新安江”。新安江从浦口起至街口为“山水画廊”,崇山峻岭,百折曲回,村庄点缀,烟火人家。三潭枇杷、九砂鱼干烧肉、深渡毛豆腐、街口柑桔……即便是江边农家小饭馆的一碗肉丝浇头面,也是面爽汤鲜,余味绵长。

还有逢吉日演大戏,就坐在江中的船里,慢悠悠地喝茶吃糕点,闻岸上的鼓乐喧天,人声鼎沸。

图片

当然,最好有夜晚泊船水埠头,上岸拾柴垒灶做饭喝酒,三五好友,席地而坐,意气相投,大吹大擂;周遭昆虫喃喃,流萤飞舞。宿船中,抵足而眠。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深渡以下江面宽阔),半夜醒来,诗兴大发,切莫在船头且歌且吟,手舞足蹈,得意忘形,一不小心会掉落水里的。

图片
图片

烟村是依偎在新安江边的一个村庄,虽在歙县辖下,却算得是屯溪的远郊,二十分钟的车程。村口有照壁,上书正楷“烟村”二字。照壁下就是小溪,潺潺流水,在几株高大乔木的掩映下,显出动静效果;小溪上有石桥,附近皆有石阶由岸上伸入水中,方便村民浣洗。三两村妇正在青石上捶衣捣裤,一只雪白大鹅旁若无人地缓缓游弋,划起微微漪涟。

小溪名“玉带河”,共有六座明清古桥横卧其上。溪水东西南三面环抱,把村庄打造成荷叶形。村中街巷纵横曲折,古宅颇多,另有七座亭阁散布点缀。

图片

据说这是一个发源于东汉、兴于宋代的千年古村落。村名来源,说法有二:一是江面清晨的雾气、村中的炊烟弥漫,环绕于村落,迟迟不散,因此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古时烟村境内遍布采石场,烧山取石产生烟气而得名。我以为第二种说法似为妥准一些。此处离花山不远,“谜窟”其大无比,人工凿石痕迹显然,同在新安江边,岂有不取水道便捷乎?

图片
图片

徜徉巷陌,虽寥落旧颓,依旧能依稀感觉当年水码头“四街一堡”的繁华竞逐。有道是:“街上店铺林立,生死不用出村。”三三两两的村民在田间地头收玉米,挖红薯;这里的冬瓜亦很出名,能做成一道可口的徽菜。

一叟坐在老宅门口的竹椅上,神情非常淡定,一只黄狗和一个大茶杯分列左右两侧。城里退休回乡,每月养老金数千元,守着土地与田园,吃喝呼吸皆新鲜,连汪曾祺笔下那个“活庄子”对切面的担心都没有。

才上午九点,屋里有炖腊肉的香气扑鼻而出。冉冉时光,久久火功,能否煨出人间至味?

图片

我问村中有船者居何处?他欠欠身子,挥挥手说:船在水里,人在江边,顺溪水走可到。

走出一片苍虬交柯的树林,一汪大水晶亮漾荡。新安江流到这里陡然开阔,西眺江边有一兀立巨石,形似鸡头,当地人称之为“鸡头石”,石下疑为采石场旧址,水落石出,天长日久,其色青褐,宛如几大块不规则的古铜重重跌落水面。一垂钓者入定多时,丝纹不动,勾勒出水、天、石、人相得益彰的剪影。节假日,这里已然成网红打卡地,少不了大妈们的靓影,标配旗袍、丝巾、墨镜。

图片
图片

江边曾有埠头五座,昔日江上船来舟往,桅立帆扬,当地有民谚:“不慌不忙,三天到余杭”。这里的人比丰先生可要节俭得多,夸张的说法是一个咸鸭蛋佐饭,每顿用筷子戳捣一点,可以吃到杭州。

现仅存一埠一渡,谓之:烟村古渡。四个字,诗意高古。“野渡无人舟自横”,船横何处?船主又匿身哪里?

图片

于是我沿着江岸的枫杨林去寻觅。林中芳草萋萋,树上翠鸟啾啾,枫杨林水边生,水边长,与江水相向而行,逶迤而去,初秋时节,郁郁苍苍。想象春夏江水淼淼,在林间浸满,形成诸多水凼,水光林影,草青波平,美不胜收。

环顾周遭,无人之境。竟恍惚起来:对面有一乡绅着儒冠长衫鼓掌大笑相迎,江面上,有渔樵驾舟挥篙踏歌而来。

图片
图片

  穿越毕,继续寻找。终在一水湾峭壁下,见到几只。一棵大树从岸上斜逸而出,枝枝叶叶成了它们的掩护。数只两头尖尖的小划子簇拥在一艘大船边,犹如母子相依。

  大船也不大,十余米长,三四米宽,有顶有窗。它呈长方形,不是箬叶铺盖。船尾有机械装置,好在时速是可以控制的。

  从前慢,而今也急不得。新安江里的船总是一副神闲气定的样子,能恰如其分地承载徽州,相当慢。

图片

  我上了船,船稳稳当当。伫立船头,大喊:船老大!响彻半江,无人应答。

  正沮丧时,发现船舱旮旯处有一截黑色炭状物,不知它的前世今生,为何流落在此。尚能书写,也还清晰,于是用力在舱底板上留下八个正楷大字:诚恳租船,价格好谈。并有联系方式。

  至今半月已过,杳无信息。

图片

END

图片

  “

作者简介

许若齐,安徽省休宁县人,教师,现居合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的文集有:《夕阳山外山》《烟火徽州》《一钩新月天如水》《刀板香》《饮食安徽》《晨起一杯茶》等。

图片
图片

黄山日报

图片
图片

文创设计|神兽工作室

策划|胡青丝

制作|陈夏暑

摄影图片|本报资料图

联合出品|黄山市作协

征稿邮箱|hsrbxayk@163.com

联系方式|13685591385

(微信同步)

新安夜空

本栏目面向全社会征稿,题材不限。只要您有打动人心的瞬间,请务必记录下来,投给我们。可配图!可配乐!可搭配一切美好的元素。要求:原创首发!要有正能量!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稿件一旦被采用,作者将获得保底稿酬+阅读量对应比例奖金。

值班编辑:程红妹

责任编辑:胡玉琪

二审:王翠竹

 终审:金一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