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丨陈伟雄:再苦的生活也会有微笑——读冯骥才的《人生滋味》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3-10-22 发布于山东

■书籍名片

书名:人生滋味

作者:冯骥才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人生滋味》是冯骥才先生的一部经典散文合集,全书分为七个篇章,分别讲述了他对生活、万物、四季、人生、文雅、山川、文化这七个主题的独到见解,书写出了对自然性灵的赞美,对凡人小事的感怀,以及对文化根脉的守护。

它文字质朴,笔触细腻,展现出了一代文学大师的风骨和生活志趣。

冯骥才先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力量,总能从细微处发现人生哲理,使他的文字不仅有温度,还有深度。

如《挑山工》一文中,“一个劲儿总往前走”,既是挑山工总结出的经验,也道出了人们向上的生活哲理。

又如《珍珠鸟》,讲述了作者与珍珠鸟由信任生出和谐的温馨故事。说明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

再如《猫婆》一文中的老婆婆有一颗善良的心,悲苦的命运让她把收养流浪猫作为精神的寄托。老人病逝后这些猫不肯离主人而去,体现了人间有情,动物也有情。

冯骥才先生的文字有一种千帆过尽的透彻与纯粹。他常思考未来,思辨现在,反思过去,用文学形式表达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底线》和《低调》这两篇文章直指“做人”,值得一读再读。底线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一个人失去底线,就会失去信仰和态度,导致人生的失败。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物欲时代,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线,随波逐流,还是洁身自好,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呢。这是摆在现代人面前值得思考衡量的问题。

冯骥才先生以自己丰富的阅历,掷地有声地告诉我们,社会底线是脆弱的,人的底线却可以坚强,牢固不破。有底线,起码在“人”的层面上是成功的。

而在《低调》这篇文章里,他对低调和高调分析精辟,见解独特。

“低调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调为了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低调属于沉得住气的人,属于甘于寂寞的人,更属于甘于奉献的人。

不是吗?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那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园丁,那些甘于寂寞把思想倾诉于纸上的作家。他们没有闪光灯的照耀,却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低调不是被边缘被遗忘,更不是无能。相反,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调和安于低调。”

在冯骥才先生的文章里,我读到了他对自然,对生命的赞歌。那种直面命运的坦荡深深地感动着我。

《黄山绝壁松》,写出了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它们壁立千仞,却不放弃自己的坚守,深根于地下,与恶劣凶险的环境作艰苦的拼搏。

《苦夏》一文,无尽头的暑热折磨,让作者想到了艰难的人生,领悟到苦的滋味。“苦”原来是生活的蜜,是苦难造就了成功。书中介绍,他经历沉重的人生苦夏,锻造出了他坚强的性格,也激发出了他的创作热情。

1976年7月28日对冯骥才先生来说,是个黑暗的日子,地震让他失去了自己的家。困境中许许多多的朋友熟人向他伸出了援助的双手。

在《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一文中他深情地写道:“我要留住这一天。人生有些日子是要设法留住的,因为在这种日子里,总是在失去很多东西的同时,得到的却更多-——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看到。”

“寻常日子寻常过,万般滋味皆生活。”这句题于卷首的话,体现了冯骥才先生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人生滋味有百般,每一样都是财富。唯有你经历过了,才能懂得它的真正含义。

愿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付出热爱,你会发现再苦的生活也会有微笑。

(已载10月17日《德州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