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油胁迫”与大国的战略选择 | 国政学人

 国政学人 2023-10-22 发布于天津

石油、胁迫脆弱性和大国战略

作者:Rosemary A. Kelanic,威廉姆斯学院助理教授。

来源:Rosemary A. Kelanic, “The Petroleum Paradox: Oil, Coercive Vulnerability, and Great Power Behavior,” Security Studies, Vol. 25, No. 25, 2016, pp. 181-213. 

导读

为什么大国害怕“石油胁迫”(Oil Coercion)?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军事实力的角度考虑,石油都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一旦国家的石油供应受到影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家经济的动荡,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那么,如何解释大国为保护自己免受石油胁迫所采取的策略?

根据本文研究,大国通常会采取三种预期战略来应对“石油胁迫”,分别是自给自足、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其中,自给自足主要指的是通过增加国内的石油生产来减少对外部石油的依赖;间接控制主要指的是通过对石油生产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施加影响,来确保石油供应的稳定;直接控制则是指通过军事手段来保障石油供应的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国家选择哪种战略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取决于其对“石油胁迫”的脆弱性程度,即“胁迫脆弱性”(Coercive Vulnerability)。这种脆弱性由两个独立变量决定,分别是该国的石油缺口以及对石油禁运的敏感性。

文章通过四个案例研究来验证这一理论,分别是英国在“一战”结束时,以及纳粹德国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的三个时期内的做法。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大国为保护石油供应所采取的不同策略,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分析国际关系中“石油胁迫”这一概念的独特视角。

引言

提到“石油武器”(Oil Weapon),人们通常会想起1973年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然而“石油胁迫”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出现,这是一种旨在威胁对手获得石油的途径来迫使其改变政治行为的策略。对1973年石油禁运的过分关注导致了人们对石油武器和石油胁迫的误解。不仅是经济原因,大国更害怕石油胁迫对军事实力的威胁。现代军队越来越机动化,这意味着没有石油,现代军队寸步难行。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封锁、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都引起了有关大国对石油胁迫的担忧。文章运用胁迫脆弱性理论,确定了大国为保护自己免受石油胁迫可能采取的三种预期策略:自给自足、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

避免石油胁迫的三种预期战略

(一)自给自足

利用一系列国内政策减少对外部石油的依赖,相比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自给自足引起的国际冲突的可能性低,因此风险和成本相对较低,但开发新油田、寻找替代材料和增加石油储备仍是耗资巨大的。自给自足的效果有限,可以满足低脆弱性国家的需要。例如“二战”期间德国空军开发替代燃料。

(二)间接控制

通过威慑、武器销售、军事援助或基地等手段保护石油生产国,确保石油掌握在“友好国际的手中”,而不是在敌人的手中。间接控制能扩大潜在的石油供应,但不能完全保证可靠,与石油生产国的关系总是有各种被动摇的可能性。例如美国对海湾国家的安全保障和承诺,美国在卡塔尔、巴林等国驻军以威慑萨达姆的伊拉克或伊朗等对手。

(三)直接控制

通过军事手段征服石油产地和石油运输路线。尽管直接控制能确保石油供应的安全,但其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巨大,成本昂贵。直接控制可能会引发敌对大国的军事干预,意味着不可避免的战斗和更广泛的冲突。例如“二战”期间德国进攻苏联的阿塞拜疆、日本进攻荷属东印度。

胁迫脆弱性理论

预期策略是由国家的胁迫脆弱性程度决定的,国家的胁迫脆弱性程度取决于石油缺口和国家对石油禁运的敏感性(如图1)。

图 1 胁迫脆弱性理论

石油缺口(Petroleum Deficit)是国家石油资源与其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石油数量的差距本国石油资源越少,石油需求越大,石油缺口造成的破坏就越大。国家对石油禁运的敏感性受其相对实力和地理位置影响,军事实力弱的国家,供应链长、远离石油产地的国家或石油进口依赖海运的国家越有可能受到石油禁运的冲击。因此,石油缺口越大,被禁运的威胁越大,国家受石油胁迫的脆弱性越大,越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即通过战争确保对石油的直接控制(如图2)。

图 2 自变量与预期策略

案例分析

文章运用定性研究,基于历史分析讨论了四个案例。第一个案例为“一战”后期的英国,英国石油缺口大且被禁运威胁极高,因此致力于直接控制石油产地。另外三个案例为不同时期的纳粹德国,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国的脆弱性愈高,低成本的策略难以应对,因此德国从自给自足转向间接控制,进而追求直接控制。后三个案例在领导人、政权、意识形态等方面一致,有助于控制变量,观察该理论的适用性。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英国

英国是第一个面临石油胁迫的例子。英国在“一战”时受到石油缺口庞大和石油供应被中断的困扰,通过美国的石油供应和与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斗争勉强维持石油需要。意识到石油胁迫风险的英国,在战争后期致力于直接控制奥斯曼帝国的美索不达米亚,该地尽管石油产量很低但是被认为储量极为丰富。英国不顾战时盟友法国、美国的阻挠加强对该地的军事部署,确保了对石油产地的直接控制。

(二)1936至1939年9月的德国

在发动战争前,希特勒通过一系列国内政策提高石油的自给自足水平,并认为发动闪电战可以避免石油缺口扩大。希特勒判断英国和法国的软弱态度表明石油供应被中断的可能性很低,而德国的石油需求大部分能通过罗马尼亚满足。由于石油缺口低,供应中断可能性低,此时德国通过“四年计划”确保石油的自给自足。

(三)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的德国

战争爆发后,由于闪电战的成功,德国的石油缺口并没有变得太大;但英、法的封锁,英、法和苏联对罗马尼亚的影响,以及纳粹德国与苏联之间缺乏信任提高了德国的脆弱性,此时希特勒没有放弃自给自足策略,但进一步采取了间接控制策略。德国通过向罗马尼亚提供安全保障、与苏联划分势力范围来确保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德国也向苏联出售武器,与其讨价还价来确保苏联的石油供应,但并不成功。

(四)1941年12月至1945年5月的德国

德国入侵苏联的战争最终陷入了持久战,这扩大了石油缺口;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封锁大大减少了德国的石油供应,其胁迫脆弱性进一步提高,因此希特勒只能采取直接控制策略,进攻苏联在高加索的石油产地,但并没有成功。随着战争进行,石油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纳粹德国也最终战败。

结论和启发

大国采用自给自足、间接控制和直接控制等三种预期策略来降低对石油胁迫的脆弱性。胁迫脆弱性程度越高,大国就越有可能付出更大代价,采取极端行为,即通过战争确保直接控制。除了经济因素外,国家对石油缺口的估算很可能基于当前和未来的军事需要。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大国对石油胁迫的恐惧,亦提出了未来可以研究的几个问题:

(1)技术变革是否会减少石油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依赖石油的常规军事力量是否不再重要?这意味着该理论可能并不适用于未来的战争。

(2)国家尝试石油胁迫的效果如何?

(3)石油消费国如何抵制石油出口国的政策?

(4)除了石油之外,该理论也适用于其他资源吗?

译者评述

文章的创新在于使用胁迫脆弱性理论来探讨了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就像核战争未曾发生,但其威胁值得重视一样;石油胁迫不常发生但这种威胁一直困扰着各国,该理论有助于我们观察石油需求日益增长的大国,例如中国的安全战略和石油政策。

文章的不足在于依赖历史分析,选取的案例都在20世纪上半叶,而1973年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组成了国际能源署(IEA)与石油生产国相抗衡,这种石油消费国的多边合作策略及其效果未被文章提及,亦有研究价值。

此外,文章的第四个案例分析过于简短,如果有德国入侵苏联时,优先进攻高加索产油区而非其他地区的证据,或苏联反攻时,德国优先防御罗马尼亚产油区而非其他地区的证据,会更有说服力。

词汇积累

石油胁迫

Oil Coercion

胁迫脆弱性

Coercive Vulnerability

石油武器

Oil Weapon

石油缺口

Petroleum Deficit

译者:范昊晖,国政学人编译员,成均馆大学政治外交学硕士研究生,研究兴趣为中国周边外交问题。

审核 | 李源

排版 | 叶如静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