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中的庞统到底如何,是否对得起“凤雏”之名?

 张治藏书阁 2023-10-22 发布于江苏

卿雨润史

用历史的视角看问题,给你打开一扇新的思维窗户。

庞统被称为“凤雏先生”,是三国中与诸葛亮齐名的大才,其文韬武略也是备受曹操,刘备等人的推崇。但在民间的地位而言,与诸葛亮简直就是天差地别的存在。诸葛大名垂宇宙,而庞统之名,估计只有熟读三国的人才晓得。一位“浓眉掀鼻,黑面短髯”的抠脚大叔形象,难道真的能与帅哥诸葛亮相提并论吗?

历史中的庞统到底如何,是否对得起“凤雏”之名?

庞统字士元,无论在演义中还是在历史上,三国时代对这位先生,也算是推崇备至吧。而且都是在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吹捧下变成了热门人选,名震天下。历史中的庞统刚开始并不是什么名士,说他“少时朴钝,未有识者。”意思就是他外表淳朴,不漏出机智,简单说就是那种大智若愚,表面看不出一点机灵劲的人。但司马徽可是当时的名士大佬,高雅又有识人之明。在庞统二十岁去拜会司马徽的时候,司马徽与庞统二人在桑树下交谈了一天,司马徽从这次聊天中发现庞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俊,甚至称他为“南州士之冠冕”。可谓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但无论在演义还是历史中,庞统在早期仍然是郁郁不得志的。如在演义中,因相貌丑陋,被孙权以及刘备嫌弃,一个置之不理,一个仅命一县令之职。在历史中,庞统来到耒阳县,因在县而不治理,于是被免官。若不是江东鲁肃写信为刘备推荐庞统,以及诸葛亮在刘备身边整日夸赞庞统,估计庞统连接近刘备,一展才华的机会都没有了。当然刘备在与庞统交谈后,发现庞统确实不简单,于是命其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掌大事。

《三国志庞统传》: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县令,在县不治,免官。

但庞统真正展露才能的时候,并不是演义中的帮着江东忽悠曹操铁锁战船,而是在江东不得志时直接投靠到了刘备方。在帮助刘备入川取成都时才一展才华。

庞统在随刘备入川时,在刘备即将与刘璋见面时,就进言:“乘今天与刘璋见面的时候,就可以将他抓住,可不必大动干戈而取西川!”但刘备觉得此计过于急躁,还没有树立威信就这样匆忙擒贼先擒王,这样的事情不能做。

庞统第二次进言是刘备与刘璋撕破脸后,为刘备提出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暗中挑选精兵猛将,昼夜兼程袭取成都;中策将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拿下,然后在攻打成都;下策是慢慢退到白帝城,再一步步图谋成都。可以说这三策,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的极为高超的策略。而刘备又一次过于保守,选择了中策,使庞统的才干没有充分发挥,实在可惜。

演义中说庞统是在进军途中,因在小路中了张任埋伏而死。但在历史上,庞统并不是这样去世的,而是在攻打雒城的时候,庞统率军攻城,被乱箭射中而死。作为军师这样冲锋卖命,虽然忠勇可嘉,但如此不顾生死,也算是可惜了。

《三国志庞统传》: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所以在正史中,庞统为刘备做的贡献主要就是辅助刘备图谋成都。纵观庞统的策略,完全不在诸葛亮,郭嘉,法正等人之下,可以说如果按照庞统的建议,刘备再果断一点,成都早就纳入刘备的版图了。可惜刘备犹豫不决致使贻误战机,让庞统过早地离开了蜀汉。

综上,庞统之才,真可谓与“卧龙”诸葛亮不相上下,被陈寿老先生成为“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凤雏”之名实至名归。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志》,您是怎样看待庞统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