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雄兵连天使之王彦化身毛衣大姐姐

 取经的兵 2023-10-22 发布于湖北

花木兰的衣橱

木兰辞(南北朝)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从这首诗歌中可见,南北朝时期鄂地湖北地区的民间纺织服装制造加工业非常发达,平民百姓家中都有纺织用织布机。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当时社会追求奢侈享乐的风气日盛,加上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不断融合,所以服装式样多变复杂,从朝廷到民间都以纤瘦为美,所着服饰以“仙”为主。

这一点,晋代在鄂州开炉问诊的小仙翁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一书中对当时的服饰潮流曾做过这样的描写“自从西晋末年的战乱以来,衣服鞋帽的式样经常变换,没有常规,忽长忽短,时宽时窄,有时风行粗大高昂,有时风行低小精细。人们追随着时尚,争着去效仿新的式样。”

也就是说,南北朝时贵胄妇女的正统服装转变不算大,日常穿着还是承袭前代,以裙衫为主。但是,平日休闲和民间妇女转变很大,主要体现在裙衫的形态上面,汉族服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少数民族服式,一般穿紧身合体的大袖衫、襦,下配下摆宽松的折锏曳地长裙,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

史料记载大袖长裾服装曾在南朝宋、齐、梁时期盛极一时,当时妃后的袖子是以前的两个宽度,裾长也是原来的两倍。梁朝吴均《拟古四首·携手》诗:“长裾藻白日,广袖带芳尘。”描写了南朝妇女宽衣大袖的状况。

上述还只是上衣的改变,当时妇女的下裳,裙衫的长度变短,腰间或有围裳,下身着裙,以条纹修饰,制作工艺也变得更为精美。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有的在肩臂间搭一帔(pei)帛,走起路来大袖翩翩,显得格外飘逸。

除此之外,女子深衣在下摆部位加接三角形的臂,在深衣腰部加裳,在围裳伸出长飘带,称为纖,这种服饰在南朝称为桂祸大衣,至隋朝这种服装就是结婚礼服。

不仅服饰发展变化大,当时头饰发展也很丰富。比如,头上用假发作各种发式,使发型增高,显现危、邪、偏、侧的妩媚风度,再以步摇静、花钿、钗、镊等作装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