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脖子上要系绶带,直到……

 lwdalian 2023-10-23 发布于辽宁

*本文为「大肉庄」原创内容

最近大肉庄北京空间有一个古代西亚金银器展览嘛,然后小编看着看着就发现了“华点”:这个脖子里系绶带的鸟,有点眼熟啊。

Image

《从泰西封到长安》展览展品

萨珊王朝 衔绶凤鸟葡萄纹鎏金银盘

脑子里瞬间就出现了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银壶,那匹马的脖子上也系了绶带呢。之后回去一查资料,突然发现瓷器上居然有那么多系飘带的人物造型和动物造型。

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

Image

唐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Image

宋/金 定窑模印执莲童子娃娃碗 | 大英博物馆藏

Image

金 三彩童子纹瓷枕(正面) |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P.S. “含绶鸟”这个名字,只是一种通俗的叫法。这种鸟到底是什么鸟,目前还没有定论。

1

●  舞马和绶带

据说在发现舞马衔杯银壶之前,虽然各种文献资料中都有对“舞马”的描述,但仅仅依靠文字,大家对马跳舞祝寿这件事还是很疑惑。

马会跳舞?怎么跳?盛装舞步吗?

实际上,唐代的舞马又叫蹀马,指马能控制自己的步伐,向前向后,抬腿卧坐,就好像人类在跳舞一样。

唐代《通典》“杂舞曲”中记载:今翔麟、凤苑厩有蹀马,俯仰腾跃,皆合曲节,朝会用乐,则兼奏之。”

Image

唐 釉陶舞马俑 | 辽宁博物馆藏

Image

唐 彩绘陶舞马与胡人驯马俑 | 洛阳博物馆藏

我们经常说大唐王室老李家那是一水儿的胡汉混血,中原和外族的交流非常频繁。

再加上王朝的前一百年国力强盛,是当之无愧的霸主,西域和更远的地方都和唐王朝有往来,马匹属于重中之重。

唐高宗时,官方牧马超过了70万匹。到了玄宗朝,仅仅只是宫廷养马就达到了40万匹,并且这些都是外族进贡的纯种良马。

这些马一方面供贵族子弟乘用,另一方面也被驯养调教成专门为皇帝表演用的舞马。

Image

唐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何家村舞马衔杯银壶的出现,拨开了历史记载的薄纱,让后世的人们清晰地看到了1000多年前的盛况。

银壶的造型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皮囊壶,腹部两侧以模压手法各锤出一幅凸起的骏马图像,马口中衔有一只酒杯。也看到了舞马脖子上那飞扬的绶带(飘带)。

实际上,舞马和舞马艺术,主要由西域和西北游牧地区传进中原。唐代舞马脖颈上系着的长长绶带,则象征了长寿,是一种吉祥的寓意。

而除了舞马,在河西走廊一带,南北朝至隋唐这个时间段,发现了不少脖子上系绶带的动物造型,鸟、羊、马等等都有。

Image

南北朝  绿地对鸟对羊树纹织物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大角羊的脖子上都系有绶带(或称飘带)

Image

晚唐 对鹿对鸟织锦鞶囊(局部) | 敦煌市阳关博物馆藏

Image

唐中期  莫高窟第 361 窟西壁龛顶含绶鸟

承载这些系绶带动物的物料,大多数是丝织品和石窟壁画,也有石板、金银器。

那么这些绶带是怎么出现的?它们最初代表了什么?

2

●  系绶带的鸟

先来看一下系绶带最多的动物——鸟。

通常我们会称这些系绶带的鸟为“含绶鸟”,在丝路沿线,这种“含绶”的鸟类形象出现得很多。

它们往往是站立的形象,脖颈间系有长长的飘扬的飘带。有一些鸟不仅脖间有绶带,嘴上还衔着珠串。还有一些则会以飞翔的姿态出现。

Image

592年 太原隋代虞弘墓石堂 含绶鸟

Image

约公元6世纪  克孜尔石窟第 60 窟主室右侧像台前壁联珠含绶鸟壁画残片 |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是古龟兹地区开凿规模最大、保留的壁画遗存最多的一处石窟群,从东汉到唐末,这里一直在进行石窟开凿。由于处于中原和中亚之间,这里受西域胡风的影响非常大。

在中原地区还没有大量出现含绶鸟形象的时候,河西走廊及以西地区就已经有了它们的身影。学者一般认为,这种含绶鸟的形象来源于西方。

“西方”指哪里?从地缘角度看,是粟特、萨珊。

活跃于中亚、和中原距离更近的粟特,显然对中原的影响更大。从公元4世纪到8世纪,粟特人一直往来于东方和西方之间,买卖货物,同时也传播文化。学者认为,正是粟特人把含绶鸟的形象带入中原。

Image

片治肯特遗址 XXV 区 28 号房址壁画线描图

片治肯特古城位于今塔吉克斯坦,是古代中亚粟特人在绿洲建立的城市,片治肯特留下了数量不少的壁画

而萨珊王朝则是波斯人建立的一个王朝,它位于西亚的伊朗高原一带,曾经是雄踞一方的重要帝国,对周围的民族和地区有着强烈的辐射作用。

萨珊以金银器闻名于世,在一些萨珊的金银器中,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些系绶带的形象。

Image

《从泰西封到长安》展览展品

萨珊王朝 沙普尔三世驯牛图鎏金银盘

Image

6世纪  萨珊波斯国王卑路斯一世狩猎银盘 |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有没有一种可能,含绶鸟这一形象,是粟特接受萨珊文化影响之后,又经过本土消化融合,最终到达中原呢?而这种系绶的形象又从鸟扩展到了更多的形象上?

3

●  绶带的意义

古代中国其实也有绶带,《周礼》记载:“授组绶,所以系帷也。”当时的绶带被用来系挽垂帘,另外也被用来系玉佩等饰品,并且出现了一定的阶级等级。

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礼记》

而在中原以外的西域,最初的绶带同样有着不一般的政治意义。

近来的研究表明,萨珊、粟特的系绶形象,似乎也是一种继承文化。衔绶带或束头带的鸟曾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帕提亚帝国,也就是中国史书记载中曾和汉朝并立的安息帝国。

Image

约2世纪末至3世纪初 帕提亚帝国附庸国埃利迈利王国(Hung-i Naurūzī) 岩壁浮雕线描图

安息帝国间接受到希腊文化影响,它的文明因子中有很多希腊的影子,而萨珊王朝正是帕提亚帝国的终结者和继承者。

在古典希腊和帕提亚时代,和绶带一起出现的鸟类形象被赋予神赐王权、胜利等意义,具备一定的国家政治意图。

Image

萨珊晚期  猎鹿图和绶带鹿浮雕  | 伊朗境内塔克·布斯坦大石窟

这种象征意义在时间的流转中渐渐淡化,在萨珊晚期、粟特艺术中,系绶的意向已经转变成了吉祥、幸福的意义,在中国艺术中更多了一个长寿的含义。

在唐代以后,这种系着绶带的造型出现得越来越多,明清时期我们能看到大量狮子绣球的形象,也都是美好的寓意。

参考资料:

张雷《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与唐代舞马》

李思飞《希腊瑞鸟在东方——敦煌及克孜尔石窟壁画含绶鸟图案源流新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