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好治的老胃病,有个经方很常用,什么幽门螺杆菌跑光光

 开卷有益928 2023-10-23 发布于广东

很多人胃都不怎么好,凌乱的饮食习惯是罪魁祸首。饮食常无节制,吃垃圾食物,冷热交替,时而过饱,时而过饥…于是就这么得上了老胃病。看西医吃西药,仅是控制了数据指标;看中医吃中药,能管一时有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过段时间又会复发。

胃病,为什么不好治呢?一方面病人的饮食习惯难改,另外,胃病的病机很复杂,纯寒证或纯热证很少,大多数是寒热错杂;纯虚证和纯实证也很少,大多数是虚实夹杂。总的来说,胃病的特点是寒热不调,虚实夹杂。

今天这首《半夏泻心汤》,专治这种寒热不调,虚实夹杂的老胃病。很多老中医拿它用作基础方,加减化裁后治疗很多胃病,效果都很好。到底是什么奇妙的组方呢?

半夏泻心汤:半夏12g、 干姜9g、黄芩9g、黄连3g、人参9g、大枣4枚、炙甘草9g。

半夏泻心汤是用作“心下痞满,但满而不痛”这个病证的。心下指的是胃及周围的位置,简单理解就是脾胃虚寒,运化不足导致水热互结,形成了痞块堵在中焦。脾胃气机不能正常升降,于是胃脘胀满,用手触碰,也没有硬痛,此时便可以考虑“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如何将痞块泻掉的呢?

第一梯队,半夏用来消痞散结,降逆止呕。

胃里既有寒也有热, 因为有一团“痞块”堵在那里,寒热相隔不能调和。半夏是消痞最厉害的武器,如同一根锋利的刺,能将气球扎破一样,痞块遇到半夏,就会乖乖解体,集聚的痰结化开了,淤堵的气机消散了,这样寒热不调的障碍就被清除了。

第二梯队,用干姜来散胃寒,用黄连+黄芩来清胃热,寒热并调。

半夏泻心汤是典型的寒热并用的思路,既然胃里有寒,干姜就像一个温暖的小火炉,能持续地把寒气散出去;既然胃里有热,黄连黄芩联起手来,把上焦和中焦的热邪全部清掉。干姜辛热,黄连黄芩苦寒,辛开苦降,寒热得以调和。而且黄芩黄连的下降之力,会将已经解体的痞块一路往下冲刷,最终通过二便带出体外。如此,脾胃的气机就又可以正常循环了。

第三梯队,用人参+甘草+大枣来补中焦之气。

张仲景先生一贯注意扶正气,这三位是脾四味中的三员大将。要把原来的痞结散开,要让寒热对流,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三味药就是提供能量动力的。战场上,有充足的粮草,是取胜的基本保障。

纵观整个方子,虽然只有简单7味药,但是组方严谨,思路明确,把胃中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复杂情况都考虑进去了,非常适合咱们这个时代乱七八糟的老胃病。

哪些场合可以用到半夏泻心汤呢?

1、三联四联都杀不死的幽门杆菌,用半夏泻心汤有很好的效果。病菌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胃里的内部环境出了问题。与西医杀菌的方向不同,中医着眼于改善环境的思路,把寒气散掉,把热邪清掉,把浊气排掉,环境一变,就不再适合螺杆菌的生存,幽门螺杆菌的指标也会跟着正常。

2、胃胀没有食欲,吃冷的胃不舒服,吃热的也不舒服,很适合半夏泻心汤。

胃胀,大多数情况下是气胀,要么肝气犯胃,要么胃肠气滞。如果是肝气犯胃,可以考虑用四逆散;如果是胃肠气滞,可以用木香顺气丸。

如果这2种都没效果,那很可能就是半夏泻心汤证了,是因为心下痞,寒热不调,胃气不能顺降导致的,用半夏泻心汤很快就能解决。

3、西医讲的胆汁返流性胃炎,用半夏泻心汤这个方子加减来治,效果也不错。中医看来,胆随胃降,胆汁返流,说到底还是胃气不降的缘故。因为有痞块堵在胃里,热气在上,寒气在下,寒热不调,胃气就降不下去。

半夏泻心汤调和寒热,开痞降逆,把胆胃降下去了,胆汁就不返流了,所谓的胃炎也就治好了。

其实,病名只是华丽的外衣,不管这个病叫什么名字,中医治的不是这个病名,而是改善内部环境,恢复脏腑功能。

如果遇到胃病,吃热的会上火,吃冷的会腹痛,稍微吃多点胃不舒服,稍微晚吃点胃就难受,平时容易胃胀,吞酸,或者容易上吐下泻,这类人就适合吃半夏泻心汤。

提醒大家,半夏泻心汤是经方,药物的偏性较大,不适合久服。一般情况下,吃3到5剂就可以了,中病即止,最多不要超过7天。

吃了3天,胃里感觉舒服了,可以改为“橘皮竹茹汤”,继续吃一个星期来善后。橘皮竹茹汤是药食同源的,偏性很小,对胃的刺激也小很多。

像这种慢性的老胃病,在用中药的同时,配合艾灸疗法,效果会更好。艾灸常用配穴:中脘+足三里。

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胃,长寿到百岁。

赤脚,一个中庸之人,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本号意在弘扬中医文化,不是求医问药的平台,本号分享的方子,供学习交流,切勿盲目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