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小黄小黄过的一个周末

 _小黄小黄 2023-10-23 发布于广东

从周五下班开始,就进入到了过周末的状态。


每次只要周五,就特别喜欢买烤鸡腿儿和一罐菠萝啤,再买一份最喜欢吃的家常菜当晚餐,就着吃播开吃。


我看吃播,屏幕里的吃播在吃,屏幕外的我也在吃。


我照例是喝不了太多的,只是轻微地抿了一两口,或者吃了三分之一,便不再喝了。


这要是搁在以前,我大抵会觉得很浪费,要一次性喝空瓶。可现如今的我,觉得一切由身体为主,已经买了最小容量的菠萝啤了,但由于兴致不够或者不太能喝,又何必强求自己呢?


物尽其用就好了,这罐小啤酒的最大价值就是调节我下班的疲惫心情,至于喝剩多少,则无所谓了。



清晨,总希望睡到自然醒。即使身体里有一个七点的闹钟,每次只要到了这个时间,就会肌肉性地有意识起床。


但我总在梦里告诉自己,我可以睡久点。


于是迷迷糊糊又睡过去,睡醒已经九点多了。


起来刷牙,喝水,看会书。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莫言的《生死疲劳》,描写了土地改革—合作社与大跃进—文化革命—世纪宝宝这样的一个中国历程。


很有意思,但关于这段期间的历史的书此前也看过不少,因此读起来比较容易。



看累了《生死疲劳》,连忙在吃完午饭之后跑去图书馆又借了一些新书。


担心自己有时候兴趣来了,身边却没有书看,这种体验在国庆已经上演过了。


更抓狂的是,国庆前几天并没有图书馆开门。我去吃了个闭门羹。


这次学乖了,借了好几本书。


《生死疲劳》翻累了,我便去外面遛了个弯,一不小心被落叶吸引,又逗留了一两个小时。


可不是是林黛玉葬花,只是脚踩在落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觉得很有趣。就在那里多踩了一会。



回来刚好又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楼下新开了一个鸡公煲,打六八折。


刚好朋友也想去吃,就一起凑凑热闹了。


煲不大,一锅可供两人,外加了面筋和生菜,热热的一锅最暖胃。


我跟朋友说:“现在的小朋友可厉害了,10后都开始在某书在写文章了。”


是啊,现在的网络快速发达,10后的小朋友都是数字游民了。



第二天,心血来潮去外面买了菜,打算自己做个汤给自己吃。


买了胡萝卜和猪骨,刚好可以做个汤。
虽说熬汤花费了我差不多小半个下午的时间,心里却还是快乐的。


主要是外面也买不到这样的汤,另外,对于做饭有着特别的情愫。每次不开心或者情绪波动的时候,做一两个喜欢的饭菜,便觉得开心得不得了了。


中间又看了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池莉的小书《和女儿一起长大》,里面描述的她女儿的成长经历极大地吸引了我,同时引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的思考。


即使一直经历着中国教育,也曾经看过了龙应台对于中国教育只言片语的描述,但当这种教育集中到一个人的时候,便突然让我很难去逃避掉去思考教育的本质。


但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平的,而且相较于大部分事情,它至少有一个评判标准,是上层社会动不到的。


写在最后。


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的。

虽然没能吃上丰盛的食物,没能去很多好玩的地方,但总是变换着方式去度过不用工作的日子,给生活加一些调料,使得日子变得有盼头,就算是一眼可以望到头,也永远给自己的日子布置了很多小惊喜。

另外,读书和烹饪的日子是最舒服惬意的,没有例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