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万里黄河第一闸”在哪里吗?|黄河之点滴020

 王阔海作品 2023-10-23 发布于内蒙古

       为了拍摄黄河流凌专辑,我们从乌海市的黄河乌海湖沿黄河左侧穿沙公路北上,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黄河几字弯的“左肩”,根据《黄河志》记载,这里有一座黄河上最早的水利枢纽之一、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闸”的三盛公水利枢纽。

同心锁雕塑

集枢纽与景区于一体的黄河大拐弯处

       如今的三盛公水利枢纽不仅有着分水枢纽的闸门,同时也已成为河套灌区的风景区。作为黄河入后套罐区万平方公里的西部顶端,这里沿着黄河修建了公园,一座27米高的“同心锁”矗立在河边,它是利用枢纽工程除险加固时拆除的六扇废旧闸门,在不改变原有结构情况下而建成的大型环保雕塑,总计重量240吨,四面分别刻着“永昌、永固、永恒”和“水是生命之源”字样。可能,没有谁能比年降水量平均200多毫米的河套罐区人更能体味这句话的分量。

       黄河文化广场的一侧有一座帆船型的雕塑,诉说着漕运久远的过去。至少在北魏的时候,刁雍就曾经利用黄河从宁夏平原向北魏六镇的沃野镇运送粮食,那是一个又省时又省费用的天才之举。不远处的吉兰泰盐池的食盐,也经由黄河或穿过黄河渡口源源不断地运向各地。

帆船雕塑回忆着黄河漕运往事 王阔海 摄

黄河曾经从这里向更北流

       站在水利枢纽的边上,看着封冻中的黄河宛如睡眠一样安静,只有河中间一两带化开的水掀起一丝丝涟漪。我们能看到,黄河从这里向东偏北方向流去,很快将变成东西方向的河道。其实这种状况才出现173年。

       此前,黄河还要往北流去直至阴山脚下,与鸡鹿塞、高阙塞相望。那一段河叫乌加河,在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之前是黄河主流。上世纪60、70年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在三盛公往北发现了黄河故道,而且发现了许多湮没尘沙的汉城遗址。史籍中的“屠申泽”就因为黄河的改道缺水而消失,至今这一带赫赫有名的纳林湖就是黄河堰塞湖,有着迷人的沙湖风光。

黄河冰面上化开的细流 王阔海 摄

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此类工程

       三盛公水利枢纽1959年开始动工兴建,在规划和始建初期,有着苏联专家的身影。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专家,主体工程完全由中国人自力更生施工建造,被当时的自己人戏称为“土洋结合”的工程。然而,就是这样的工程,自1961年10月投入使用后,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特大型自流区源头枢纽工程,它由180公里的北总干引水区、四座引水闸组成,成为国家水利建设的重点工程。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指的是黄河的天赐,三盛公水利枢纽的建成,不仅增加了蓄水调水、分洪灌溉的保障,也对包兰铁路和京藏高速起着护卫作用。在三盛公这里设立了铁路站点巴彦高勒站,一座铁路桥横跨黄河两岸。(20230211,乌海)

广场上的雕塑 王阔海 摄

王阔海 黄河文化研究者,黄河科普作者,痴迷黄河全流域观察和学习,崇尚从多学科学习思考同一问题,尊重行走,崇拜怀疑,喜赖常识。(艾华 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