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观||那些作文里可以不写的话

 尔时花开 2023-10-23 发布于河北

在孩子们的作文里,总有一些话,一些句式是被用滥了的。没有新意不说,习惯了这样去写的孩子,也会陷入一种惰性里。反正我不用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写上一段看起来还可以的文字。我为什么还要去观察,还要去思考,还要自己在那磕磕巴巴的写?

这样的思维定式,这样的套句,于孩子们的写作成长是无益的。

列举几个:

1一写着急就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热锅上的蚂蚁有多急呢?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理,把当时着急的状态写出来,可以写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关注人物的动作,比如:怎么站起来,不停地挠着头,怎么向门口张望,怎么不停地吸烟;关注周围的环境,既可以写出自己内心的急躁,也可以关注其他人,进一步烘托着急的气氛。

学着去写细,写实,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焦急当然要比无论写谁写怎么急,都轻描淡写,熟门熟路的来一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要复杂的多,困难的多。可是,却正是这样的写细写实才能锻炼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啊。

2一写内心的冲突,要做什么决定的时候,就写成两个小人在打架。

比如试卷判错了,要不要找老师改回来;比如要不要给同学抄答案这样矛盾冲突为难的心理的时候,都是写成脑海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在斗争。

这样的写法太直接,也太假了。作文,要真实,自然一些。与其特意写一个小人指东,另一个小人指西,还不如正常些,先这样想,再转念一想,显得更自然一些。

3一写心理活动,就是“我想”

其实,“想”是可以不出现的。可以直接不用,也可以换成其他的提示语。

使用过多,“我想”“他心想”这样的提示语,句子读起来,会显得生硬,不那么么灵动。有时恰当地去掉想字后,意思是不会改变的,反而会更简洁流畅。

“我心想”低年级孩子用是可以的,但是年级高了,就要慢慢学会把心理描写不露痕迹地隐藏在叙事的过程之中了。

4一写作文,就总用成语。

“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这是一个孩子写菜市场买菜这个场景时的句子,读了之后,会感觉对菜市场只是一个很嘈杂的模糊印象。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感受到。

这是因为成语是高度浓缩后的,过多的使用成语就会导致文章缺少必要的细节。比如,菜市场买菜的场景,就是要有具体的说话人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才能展现出真实的生活气息来的。

过多的在作文里使用成语,一写天气就是万里无云,风和日丽,实际上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写天气,写风景完全可以打开自己的五感,风吹来,有什么样具体的触感。空气中弥漫着什么样的味道等等细致的描写,这样来写实,写细。

作文里边成语越多,并不能代表文章越好。不要用成语盖住丰富的细节,不要用成语代替自己的感觉。

作文,并不仅仅只是作文,它更是综合了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等种种能力的综合思维能力。

写作路上的成长和突破,并不容易。

那些到了高年级就尽量不要再去写去用的话和套路,该挑战自己摆脱思维惰性去舍弃的,就舍弃吧。毫不可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