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金瓶84】西门庆今晚睡哪里?(14-8)

 肃苑扫痕 2023-10-23 发布于山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听金瓶故事,品古今世情。我是扫痕,书接上期。

五人坐定,把酒来斟。也不用小锺儿,要大银衢花锺子。你一杯,我一盏,常言说:“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吃来吃去,吃的妇人眉黛低横,秋波斜视。【眉批:一“低”字,一“斜”字,写出美人醉态。】

月娘见他二人吃得饧成一块,言颇涉邪,看不上【眉批:饮酒中不叙一语,只用“饧成一块”十一字包括,而当时嬉笑狎昵情景宛然。人知其繁,而不知其简之妙如此。】便从席上下来,往那边房里陪吴大妗坐着去了,【张竹坡夹批:写的不堪之甚。】由着他三个陪着李瓶儿喝酒吃菜。

(*饧成一块,言颇涉邪,看不上:饧,面剂子变软之后会粘到一起,是一种黏黏糊糊粘合在一块的状态。饧眼,常用来形容人喝酒或陶醉之后的迷离眼神。言颇涉邪的意思是言语间夹带着邪语骚话,不庄重,语带挑逗。

眉批说:饮酒中不叙一语,只用“饧成一块”十一字包括,而当时嬉笑狎昵情景宛然。人知其繁,而不知其简之妙如此。笑笑生的这十一个字写得确实精简传神,我们说写小说讲究繁简有度、详略得当,这话说着轻松,做起来很吃功夫。一部作品好不好,往往就体现在对情节和人物繁简详略的安排上。给大家分享一段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的文字吧,感受一下名家大作的繁简之妙。在祥子被虎妞引诱着睡了一觉之后,祥子为了逃避虎妞躲到了曹先生家拉包月,祥子在曹先生家工作的很舒服,但虎妞的事和他存在虎妞她爹刘四爷那里的一些钱让他左思右想,不得安生。原文写:

不幸,那个女的和那点钱教他不能安心;他的心象一个绿叶,被个虫儿用丝给缠起来,预备作茧。为这点事,他自己放不下心;对别人,甚至是对曹先生,时时发楞,所答非所问。这使他非常的难过。曹宅睡得很早,到晚间九点多钟就可以没事了,他独自坐在屋中或院里,翻来复去的想,想的是这两件事。他甚至想起马上就去娶亲,这样必定能够断了虎妞的念头。可是凭着拉车怎能养家呢?他晓得大杂院中的苦哥儿们,男的拉车,女的缝穷,孩子们捡煤核,夏天在土堆上拾西瓜皮啃,冬天全去赶粥厂。祥子不能受这个。再说呢,假若他娶了亲,刘老头子手里那点钱就必定要不回来;虎妞岂肯轻饶了他呢!他不能舍了那点钱,那是用命换来的!

看这几乎话——“男的拉车,女的缝穷,孩子们捡煤核,夏天在土堆上拾西瓜皮啃,冬天全去赶粥厂。”——读来是不是很有韵律感?五句话,男女老少,春夏秋冬,旧时代穷苦人民的苦难跃然纸上。这就是好文字呀。)

四人吃到三更时分(子时,2300-0059,李瓶儿星眼曲折延伸貌,身立不住,拉金莲往后边净手(上厕所或洗手)。西门庆走到月娘这边房里,亦东倒西歪,问月娘打发李瓶儿到哪里歇。

月娘说:“她来与那个做生日,就在哪个儿房里歇。”

西门庆又问:“我在里歇宿?”【旁批:紧接,妙。】【张竹坡夹批:写的不堪之甚。】

(西门庆这话说的太不应该了,月娘之前就已经不高兴了,现在要爆发了。)

月娘说:“随你哪里歇宿,再不你也跟了她一处去歇罢。”【眉批:一腔心事,借月娘口反点出,又润又醒。】【张竹坡夹批:不堪。】

西门庆笑着说:“岂有此礼。”因叫小玉来脱衣:“我在这房里睡了。”【旁批:扯白得妙。】

月娘说:“就别要汗邪【张竹坡夹批:岂贤妇人对夫声口。】休要惹我那没好口的骂出来。你在这里,他大妗子哪里歇?”

(讲一下“汗邪”吧,一看这就是个骂人话,文本里常见的表达有“别要汗邪”、“汗邪了你”、“贼汗邪”。这词有两种解释。

一、本意是指高烧引起的谵妄症狀。如果用来骂人,意思就是骂人胡言乱语或神智错乱。其实就是骂人“有病”或者是“吃错了药”。

二、汗邪是“汗东山”和“斜纹布”两个语节的简化表达,指淫乱女性的挂名野男人。

第二个解释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哈,其实我觉得第二种解释的逻辑不太对。后文第三十二回有个情节,讲西门庆做了官之后,勾栏院的表子李桂姐认西门庆做干爹,这桂姐打扮着出来席上递酒。文本写:

西门庆吩咐玳安放锦杌儿在上席,教他与乔大户捧酒。乔大户到忙欠身道:“到不消劳动,还有列位尊亲。”
西门庆道:“先从你乔大爹起。”
这桂姐于是轻摇罗袖,高捧金樽,递乔大户酒。
伯爵在旁说道:“乔上尊,你请坐,交他伏侍。丽春院粉头,供唱递酒,是他的职分,休要惯了他!”
乔大户道:“二老,此位姐儿乃是这大官府令翠,在下怎敢起动?使我坐起不安!”
伯爵道:“你老人家放心,他如今不做表子了。见大人做了官,情愿认做干女儿了。”
那桂姐便脸红了,说道:“汗邪你了!谁恁胡言?”
谢希大道:“真个有这等事,俺每不晓的。趁今日众位老爹在此,一个也不少,每人五分银子人情,都送到哥这里来,与哥庆庆干女儿。”
伯爵接过来道:“还是哥做了官好。自古不怕官,只怕管。这回子连干女儿也有了。到明日洒上些水,看出汁儿来!”
被西门庆骂道:“你这贱狗才!单管这闲事胡说。”
伯爵道:“胡铁倒打把好刀儿哩!”
郑爱香正递沈姨夫酒,插口道:“应二花子,李桂姐便做了干女儿,你到明日与大爹做个干儿子罢。吊过来,就是个儿干子。”
伯爵骂道:“贼小淫妇儿!你又少死得,我不缠你念佛。”
李桂姐道:“香姐,你替我骂这花子两句。”
郑爱香儿道:“不要理这望江南巴山虎儿,汗东山斜纹布。”
伯爵道:“你这小淫妇!道你调子曰儿骂我,我没的说。只是一味白鬼,把你妈那裤带子也扯断了。由他到明日不与你个功德,你也不怕,不把将军为神道。”
桂姐道:“咱休惹他,哥儿拏出急来了。”
郑爱香笑道:“这应二花子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
伯爵道:“这小歪剌骨儿!诸人不要,只我将就罢了。”
桂姐骂道:“怪攘刀子!好干净嘴儿,摆人的牙花已了;爹,你还不打与他两下子哩!你看他恁发讪。”

西门庆骂道:“怪狗才东西!教他递酒,你他怎的?”走向席上,打了他一下。

这段情况特别好玩,两个帮闲和两个妓女互相斗嘴,言语间夹杂着很多隐语和俏皮话,也是骂人话。李桂姐让郑爱香帮着骂应伯爵,郑爱香说的是“不要理这望江南巴山虎儿,汗东山斜纹布。”这句话玩的是藏头游戏,所谓“望江南巴山虎儿,汗东山斜纹布”,把第一字挑出来,合起来就是“望巴汗邪”,然后再经过谐音梗,转化成“王八汗邪”,意思大家就明白了。是不是这样的呢?看应伯爵的回应,应伯爵说“你这小淫妇!道你调子曰儿骂我”,什么叫“调子曰儿骂我”?就是“调着法的骂我”。

这文字逻辑,很有点“射覆”游戏的影子。啰嗦一箩筐,反正以后大家看到“汗邪”二字就理解成“有病”就行了。这解释多接地气呀。我翻译一下吴月娘的话:

月娘:“揍嘛?你想睡在我屋里?别犯病了你,别让我骂出那好话来。你在这儿睡,他大妗子搁哪儿睡?

西门庆说:“罢,罢!【眉批:“罢,罢”不得已死心之辞也。至此方死心,不知心先想着何处?】我孟三儿房里歇去罢。”于是往玉楼房中歇了。

(我为孟三一哭呀。西门庆没地方睡了才想到孟玉楼,当然,西门庆也不想睡在吴月娘屋里,他是看吴月娘不高兴了才说睡在这边的,他当然知道吴大妗子住在这边吴月娘不会让他睡这里,所以他一开始就知道今晚一定只能睡在孟玉楼屋里,那为何还要问这一串话呢?为啥呢?因为他在用事实挑逗吴月娘呀,他和李瓶儿偷情一事经过了今天就算是摆上了台面,西门庆问来问去只是想看看吴月娘的态度,结果表明吴月娘虽不高兴,但也就这么着了。)

说完吴月娘这头,再看潘金莲那头。潘金莲引着李瓶儿净了手,同她到前边来,晚夕和姥姥一处歇卧。【张竹坡夹批:写金莲冷瓶儿,妙甚。】到次日早起来,临镜梳头。春梅与瓶儿讨洗脸水,打发她梳妆。这李瓶儿因见春梅伶变,知是西门庆用过的丫鬟,给了她一付金三事儿【眉批:处处收拾人心,瓶儿亦自不俗。】那春梅连忙就对金莲说了。【张竹坡夹批:写春梅。】

*金三事:金制的随身小物件,耳勺、牙签、镊子、指甲剪等。是一套清洁小工具,也叫挑牙三事或者三事挑牙。金三事小巧玲珑,可以自用,也可做礼物送人,毕竟是金制的物件嘛。也有银三事或者材质更便宜的三事。这东西一般会拴在汗巾的穗子上,连着放香茶或胭脂的穿心盒叮铃咣当挂一串,走路带响,可做装饰用。有时也会挂在胸前或者衣领上。总之,由于这些小物件精致小巧又实用,明朝人是随身携带的。除此之外,像一些荷包呀、钥匙线带呀,都可以往身上挂,也都可以拿来送人。

我们看两条批语。李瓶儿判断出春梅的身份,便送给春梅一副金三事做讨好,眉批说“处处收拾人心,瓶儿亦自不俗。”这李瓶儿和薛宝钗有的一拼,惯于拿东西收拾人心。看春梅的举动,春梅得了礼物,“连忙就对金莲说了。”张竹坡批示说“写春梅。”笑笑生对春梅的描写,前期一直都是这样藏着收着写的,总在细节处描摹。我们说春梅对金莲有真情,知恩回报,怎么体现?看这里,春梅在西门府的地位也不算低了,一行一动却还是以金莲为主,对古人来说,春梅对金莲的这种感情,是古人格外看重和赞美的感情。她身上带着的这种“知”与“报”的品性元素,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君子养士的习俗,所谓“彼以众人待我,我以众人报之;彼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春梅的第一任主子并非潘金莲,而是吴月娘,由于月娘“以众人待春梅”,所有春梅也以众人待月娘。等春梅来到潘金莲身边,由于金莲“以国士待春梅”,所以春梅以国士待之。)

金莲谢了又谢,【张竹坡夹批:写一群妇人,均是利瓶儿之财。】说:“又劳二娘赏赐!”

李瓶儿说:“不枉了五娘有福,好个姐姐(指春梅)!”

梳妆完毕,金莲领着她同潘姥姥叫春梅开了花园门,各处游看了一遍。李瓶儿看见那边墙头开了个便门,【张竹坡夹批:墙,又一照,“墙”字终。】通着她那边的院儿,便问:“西门爹几时起盖这房子?”【张竹坡夹批:心事。】

(此时的花府表面属于西门庆,实际上属于李瓶儿。但文书合同签的都是西门庆的名字,如果西门庆不承认,李瓶儿也无可奈何。她但凡要争这个房子,就得先承认她和西门庆的关系。李瓶儿这会儿除了真心留恋西门庆,也颇有点骑虎难下的意思。不嫁给西门庆,她还能咋办呢?

注意这里张竹坡的评语:墙,又一照,“墙”字终。之前张竹坡一直在数笑笑生在李瓶儿偷情一事上写了多少个“墙”字,从“打狗关门、唤猫上墙”开始,一直到这里李瓶儿在西门府的花园望着两家的墙头,看到墙头开了个便门,至此,这面具有象征意义的墙总算是退出了演绎舞台,至于后面还会不会出现,留待大家自个探索吧。)

金莲说:“前段时间央阴阳看来,也只到这二月间典工动土【张竹坡夹批:又出盖房。】到时把二娘那房子打开,通做一处。前面盖山子卷棚,展一个大花园;后面还盖三间花楼,与奴这三间楼相连做一条边。”

这李瓶儿听在耳里,记在了心上。

(典工动土就是雇人开工建造。

*山子卷棚:简称山棚。或者直接叫卷棚。金瓶梅一书中经常提到卷棚。卷棚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较大型的建筑,比如堂、厅等大型建筑的正门进口处可以设置一个小门斗,上面覆盖顶棚,外形成圆弧状。其实它就是一个棚子。这个棚子一般是没有墙面和窗户的,这是卷棚的本来含义。所以我们会在后文看到卷棚的四周挂着幛幔的描写,且卷棚一般会建造在地界较开阔的地方,通风性要好,如此,西门庆就可以在夏天天热的时候在卷棚里纳凉或者宴客。卷棚不只是挂在建筑物的正前方位,左右也是可以挂的。不过,在建筑中,有种屋顶叫卷棚顶,因此,大家也会把屋顶是卷棚样式的建筑物简称为卷棚。带卷棚的建筑和卷棚顶的建筑大家要小小注意一下区别。

山子,一般指山墙。前面说了,卷棚是没有墙体的,一般就是用立柱做支撑,但潘金莲说的这个“山子卷棚”是带墙体的卷棚。

没有墙体的卷棚

卷棚顶样式的屋子,后人也称作卷棚

前面盖山子卷棚,后面盖三间玩花楼。

玩花楼是啥?楼是多层的,这种多层的楼房建筑,层与层之间可做出许多精美装饰花样来,故曰花。花又常被用来指代女人,因此妓院也叫花楼。玩花楼,听这名字,潘金莲就住在玩花楼里,将来李瓶儿也会住在玩花楼里。作者让潘李二女先后住进玩花楼,这里面隐含的信息实在是多。更复杂的地方是,将要建造的这三间玩花楼是建造在花府的地皮上,西门庆在花家的宅基地上建造玩花楼,然后把李瓶儿安置进去,再来玩弄李瓶儿。花子虚要是地下有知,估计能再气死一遍。

说回主线,西门府要进行扩建了,西门庆的事业要起飞了。这两条线是相辅相成、相互映照着进行的。)

两人正说着话,只见月娘使了小玉来,请后边吃茶。三人同来到上房。这边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陪着吴大妗摆下茶等着哩。

众人正吃点心茶汤,只见冯妈妈蓦地走来,众人让她坐下吃茶。冯妈妈向袖中取出一方旧汗巾,包着四对金寿字簪儿,递给李瓶儿。李瓶儿接过来先奉了一对给月娘,然后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每人都是一对。

明 孝端皇后 镶宝玉万寿字金簪

把万字去掉,就是嵌宝玉寿字金簪

(关于金簪子我多说一句,李瓶儿是一共拿出了五对金寿字簪,金子本身就是钱呀,何况这簪子既然是宫里的样式,势必奢华无比。文本里有关金寿字簪的描写有两处:

1.妇人便向头上关顶的金簪儿,拔下两根来,递与西门庆

2.金莲接在手内观看,却是两根番纹低板石青填地金铃珑寿字簪儿。乃御前所制造,宫里出来的,甚是奇巧。

首先这金簪可以拿来关顶,明朝妇女的头面首饰各有名称,各有作用,用来关顶的簪子一般个头比较大,比较奢华,不同于其他一些诸如一点油那样的小簪子,它属于大簪子的一种。什么叫关顶?古人把头发梳笼扎束在头上,用簪子横簪,这就叫关顶。其次,这是富婆李瓶儿给情人西门庆的礼物,怎么会小气了呢,不像潘金莲给小厮琴童的簪子,那都是小簪子。然后,这金寿字簪全名叫“番纹低板石青填地金铃珑寿字簪儿”,它使用了花丝镶嵌工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簪子有多么奢华富贵。

我们一定要明确这五对金簪的价值,若要类比的话,好比现代人见面别人送给了你一个超级知名的名牌包包,价值过万。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礼物,就凭李瓶儿和西门府女人的交情,远没到送这么贵重礼物的地步。理解了这点,咱们才能搞明白接下来西门府女人的反应,否则你会觉得这礼物也没啥嘛,不轻不重的,大家反应过头了吧。)

月娘说:“多有破费二娘,这个却使不得。”

李瓶儿笑着说:“好大娘,甚么罕稀之物,胡乱与娘们赏人便了。”

月娘众人拜谢了,方才各人插在头上。

(大家都开开心心把寿字金簪插在了头上,一人一个名牌包包,能不高兴吗?)

月娘说:“只说二娘家门首就是灯市,好不热闹。到明日俺们看灯去,就到往二娘府上望望,休要推不在家。”

(你看,金钱就是能买人心,吴月娘说话的语气都变和软了,这会子竟主动聊起了元宵节看花灯拜访李瓶儿的事。大家这下搞明白李瓶儿五对金簪的价值了吧。)

李瓶儿忙说:“奴到那日奉请众位娘。”

金莲说:“姐姐(指吴月娘)还不知,奴打听来,这十五日是二娘生日。”

月娘说:“今日说道,若到二娘贵降的日子,俺姊妹一个也不少,都来给二娘祝寿去。”

(记住这句“俺姊妹一个也不少”,由后文可知,元宵节那天,孙雪娥又被仍在家钻灶火呢。月娘也真够虚伪无情的,我记得和小伙伴讨论相关话题,有小可爱说了一句话,她借用了《红楼梦》里的一句话评价吴月娘,非常贴切,那句话便是:无情的,分明报应。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阅读《金瓶梅》,提起吴月娘,大家总是能想到贪财二字,其实在我看来,吴月娘的人物标签应该是无情二字。在这大宅院里,五六个小妾,无数的女人和西门庆勾勾搭搭,吴月娘面冷心硬,或主动或被动,这些莺莺燕燕终于全部出了西门府大门。到最后,她其实也想留下一两个姐妹,相携着度过一生,可惜没人会留下。孟玉楼亲眼见识到了吴月娘的无情,因此,她顾不得前路是否坦途,毅然决然改嫁了。我印象最深的情节就是在孟玉楼大婚时,吴月娘去吃席,文本写:

吴月娘那日亦满头珠翠,身穿大红通袖袍儿,百花裙、系蒙金带,坐大轿,来衙中做三日赴席,在后厅吃酒。知县奶奶出来陪待。月娘回家,因见席上花攒锦簇,归到家中,进入后边院落,见静悄悄,无个人接应。想起当初有西门庆在日,姊妹们那样热闹;往人家赴席来家,都来相见说话,一条板凳,姊妹们都坐不了。如今并无一个儿了!一面扑着西门庆灵床儿,不觉一阵伤心,放声大哭。哭了一回,被丫鬟小玉劝止,住了眼泪。正是:平生心事无人识,只有穿窗皓月知。

这情节真能看哭人。不瞒各位说,我看一次悲伤一次。瞧这句子——“往人家赴席来家,都来相见说话,一条板凳,姊妹们都坐不了。如今并无一个儿了!”都说月娘有好下场,真的吗?我怎么就不相信呢?还是曹雪芹写的到位:无情的,分明报应。

到底这个报应是好是坏,是乐是悲,诚如笑笑生所言:个中滋味如何,大概只有天上的月亮知道吧。

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你道月娘名字里为啥会有个“月”字?

悲伤是以后的,现在剧情还在热闹快乐中。)

李瓶儿笑着说:“蜗居小舍,娘们肯下降,奴已定奉请。”

不一时吃罢早饭,摆上酒来饮酒。看看留连到日西时分,轿子来接,李瓶儿告辞归家众姊妹款留不住。临出门请西门庆拜见。月娘:“他今日早起身出门,与县丞送行去了。”

(县丞不是乐和安吗?乐和安这是干啥去了?西门庆给他送行,可见二人关系匪浅呐,是不是拍卖花太监不动产一事办的好,升官了?由后文可知,清河县的县丞变成了钱成。可见,乐和安大概率是升了。)

那李瓶儿千恩万谢,方才上轿来家。这正是:

合欢核桃真堪爱,里面原来别有仁。

【张竹坡夹批:一篇文字,已将瓶儿写的花团锦簇,十分满足,后却变书竹山一段文字来,方入奇妙。】

毕竟后来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