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885天▲戳上方蓝字关注因果定律并非直线往返,而是动态的循环。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324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 ![]() 俗谚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因果律,合乎科学的理则。 《孟子 · 尽心篇》所说“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属于哲学的因果律,有时候看得见,有时候看不见。 至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则是大家共有的信念,如“绿灯行、红灯停”的交通规则,似乎早已不证自明。 而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应该是所谓的“三世因果”——把这一世说不清楚的因果关系,追溯、延伸、拉长,于是牵扯出前世乃至前几世。 以上这些因果关系有简单有复杂,有清晰有玄乎。 不管怎样,都在加深我们心中的疑问:因果到底怎么回事儿?该怎样对待因果? 因果定律即为循环理则 大自然的现象千变万化,然而变化的规律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穷则变”。 “穷”的意思是穷途末路,再也走不下去了。这时候掉过头来,往相反的方向前进,就叫作“变”。 《系辞下传》指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把变化的规律,总结为“穷则变,变则通”。 也就是事物只要穷极,就会发生变化,变化了便会通达,通达了自然持久;并且举出大有卦上九爻辞“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来勉励大家遵行此一规律,共同维持阴阳的平衡与协调,从而走出一条生生不息的长久道路。 我们从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可以看出,气候的变化,都是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 春天从寒冷的冬天演变而来,逐渐转暖,到了夏天转为炎热; 等夏天达到炎热的极限,天气便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由热变凉,再逐渐变为寒冷。 如此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冷是热的因,热是冷的果。 倒过来也可以说,热是冷的因,冷是热的果。两者合在一起,便是“阳极成阴,阴极成阳”。 当然,因果定律并非直线往返,而是动态的循环。 每年都有夏天,但是炎热的程度未必相同;每年都有冬天,但是寒冷的程度也不一样。 一因不一定只有一果,也可能产生相似而不完全相同的果。 所以是动态的循环,也就是活的因果。也唯有如此,才可能“通则久”,达到生生不息的动态平衡。 阴阳才刚刚平衡,就立即出现不平衡;既济之后,紧接着就是未济。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漫长历史的动态大平衡中,每个时期也会有动态的小调整,所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因果循环促成生生不息 宇宙间的一切,都在不停地转动。不但有轨道,而且有规律。 借着向心力和离心力的互动,使原本的直线运动形成曲线运动。再由物极必反,由曲线运动变成了椭圆形的运动。 这些不可避免的因果关系,构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宇宙秩序。 太阳的热能是因,产生光合作用是果;光合作用是因,成为生物生存的基础是果。 人类既不能创造能量,也无法消灭能量。能量是永恒的、不灭的,永远不增加,也不会减少。 只要太阳继续照耀,光合作用持续进行,各种生命不断地消耗能量,就有助于促成能量的循环不息。
然而生命一代接着一代传承,又可以说是连续的、生生不息的。这种自然的循环是因,能量的传递是果。 但我们也可以倒过来看: 能量的传递是因,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环才是果,我们把这种正过来看与倒过来看都能成立的因果关系称作“互为因果”。 《易经》不说“始终”,却说“终始”,便是把“直线”的,正名为“循环”的。
但是由终返始,也就是“贞下起元”,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循环往复的。 剥极而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永不停息——这又是看不见的一面,也是大家很难用肉眼观察到的,所以需要用心体会、细心领悟。 观察是因,领悟是果;反过来也可以说领悟是因,观察才是果。 同样的现象,为什么大家看法不同? 便是由于各人有不同的领悟,所以才会看出不同的结果,反之亦然。 人为因素使因果更复杂 世间万物,好比一群乌合之众,原本杂乱无序,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共同构成了一个可以自我约束的庞大系统。 每一种个体,内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却依然能够维持其整体不变,难道这还不够神奇、神妙、神通吗? 难怪我们经常赞叹:“好神喔!” 倘若想要有一个答案,恐怕就是“当一个系统从平衡转变为不平衡时,这种不平衡状态所引起的事件,能够促使此一系统重新回复到平衡状态”。 比如当某种生物大量繁殖时,就会产生食物不足和空间紧迫的问题。 由于缺乏食物和环境过分挤迫,导致该种生物不是挨饿生病,便是体弱而容易被其他生物所捕食。 自然的生态系统,透过许多繁复的因果关系,使不平衡恢复平衡,接着再打破平衡而趋于不平衡。 换句话说:不平衡是因,导致新一轮的平衡是果;平衡是因,造成不平衡则是果。加上各种不同的适应与进化,当然也各有不同的限制。 比如缺乏食物,会导致挨饿生病。而过分挤迫,也产生了情绪方面的影响。 以致失去调和作用,造成很多个体由于压力或受惊而死亡。在有了人类以后,增加了太多人为的因素。 特别是人类喜欢把每一件事物都精细、整齐地加以管控,要求模型化、制式化,殊不知,这种举措却把自然生态网给扭曲、搞乱了! 人喜欢创造,拥有极强的自主性,但倘若不知敬天顺天、敬畏自然,一味过分强调人定胜天,不被局限,也不知自我约束。 那么人为因素就会干扰、破坏自然的修复能力,使得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连续性遭受到极为严峻的挑战。 我们现在面临的气候异常、天灾不断,以及各种难以预测的变化。 其实都是因果关系对“人定胜天”指导下无度妄为的人力作用的挣扎应变之下所产生的恶果。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