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证与辨病、朱良春,王琦

 北京润雨 2023-10-23 发布于辽宁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50年前就说过:“辨证是绝对的,辨病是相对的。”50年后,他再次发出呼唤:“辨证是首要的、绝对的,辨病仅供参考。”中医临床一旦失去了辨证论治,所能保留的内容必然是没有“元神”的零散经验。

辨证是中医的元神

朱良春先生说:中医临床疗效的降低,“根本还是我们在诊治疾病时,淡忘了辨证论治这个法宝,而是先从辨病论治着眼,这就陷入了歧途而不能自拔,大大降低了疗效。”为什么中医必须坚持辨证论治,不能依靠辨病治疗呢?因为,中医说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寒热虚实、四诊八纲都只有在辨证的时候才用得上,一旦离开“证”的范围,到了西医说的“病”的领域里,中医的这些理论都成了无用武之地的摆设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坚持辨证,就是坚持中医特色;放弃辨证,自然就是放弃中医。面对中西医之间的分立与融合,半个世纪之前,章次公先生曾经不无忧虑地说:“欲求融合,必求我之卓然自立。”中医如果能够卓然自立,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朱良春先生50年前就说过:“辨证是绝对的,辨病是相对的。”50年之后,国医大师面对着200多位海内外弟子和中医学人,再次发出呼唤:“辨证是首要的、绝对的,辨病仅供参考。” “我们可以不认识病,但绝不能不识证、不辨证。”


国医大师王问题一 重辨证,轻辨病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但它决不是中医的全部,决不是说辨证论治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在这种情况下,辨证论治这个说法就有问题。《黄帝内经》中讲到四个诊断思路,其中第三条就提到不辨人是不行的,辨人是我们的首要方式。要不要辨病呢?从《五十二病方》到《内经》的十三方,我翻阅了宋唐以前的著作,辨病在那个年代是中医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当然,单靠辨病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又有了辨病加辨证的认识。若一位中医师只会识证、不会看病,那他是不称职的。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不管你是西医还是中医,首先你是一位大夫,大夫就得识病。所以从发病、辨病到辨证,这是中医的本来命题,辨证论治不能替代中医的其他诊断路径。比如面对一位病人,让我切脉切出他精子的活力是多少,我真的切不出,所以不能通过辨证解决所有的问题。此问题的出路是回归本源。病贯始终,证属阶段,从《内经》到《伤寒论》都强调辨病,因此要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南阳活人书》提出,因名识病,因病识证。若不按照此法,始终在一个点上考虑问题,会丢掉很多重要的信息;若对此置之不理,我们诊疗的指导思想就是错误的,就会出现一些有效,一些无效,一些不但无效还有害的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任应秋指出:“异病之所以同治,同病之所以异治,虽云决定于证,但就证的本质而言,仍关系于体质之有所不同。”这就是病、证和人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