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 莫友芝 篆书 节录《周易本义四条屏》

 家有学子 2023-10-23 发布于甘肃

图片

释文:  

大有,元亨。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九四, 匪其彭,无咎。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大有初九,无交害也。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匪其彭,无咎,明辨指也。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大有上吉,自天祐也。雨农提学大人法教,邵亭莫友芝。

当我们赏读古贤的书法作品时,总会不禁联想到他们深藏不露的学识和素养。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nè)叟,贵州独山人。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家世传业,通文字训诂之学,与遵义郑珍并称“西南巨儒”。莫友芝是一位饱学之士,出生在书香门第,其父莫与俦是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先后担任过翰林院庶吉士(亦称庶常,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从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四川盐源知县和贵州遵义府学教授,有《二南近说》《仁本事韵》《贞定先生遗集》传世。正因家学渊源,莫友芝3岁开始发蒙识字,7岁读《毛诗》《尚书》,13岁即考取秀才,16岁考取举人(第11名),学业可谓一帆风顺,没想到后来却屡试不第。

莫友芝随父到遵义湘川书院求学期间,与遵义府郑珍同窗共学,志同道合,成为莫逆之交。莫友芝而立之年,与好友郑珍联袂撰成《遵义府志》48卷共80余万字,该志体例完备,材料详实,被史学界赞誉为可与郦道元《水经注》齐名之作,梁启超称之为“天下笫一府志”,时被称为“西南巨儒”。同时,莫友芝的人生总与湖湘分不开,具体来说有两个人,一为曾国藩,一为胡林翼,两人都曾为湘军将帅,莫友芝也曾在胡林翼幕下供职。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运气和缘分。胡林翼早年曾在贵州作官,向慕莫友芝之名。得知莫友芝在怀宁,盛情相邀到太湖做客,并只身来到太湖行营与莫友芝共叙友情。后应胡之邀为之校刊《读史兵略》,编成先秦至五代部分共46卷,交付工匠刻印成书。胡逝世后,其伤感不已,亦多次著述诗文悼念,追溯往事。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春天,莫友芝第三次赴京参加春试,仍名落孙山。一天,在琉璃厂书肆与翰林院侍讲学士曾国藩偶遇,不经意间谈起汉学门径,曾氏大惊:“黔中固有此宿学耶。”遂义结金兰。同治四年(1865年)莫友芝55岁,定居金陵,担任金陵书局总编校,设立“影山草堂”。影山草堂收藏的书籍以明清精刻、精抄、精校本为多,尤其以唐写本《说文解字》残本最为珍贵,是唐宪宗元和年间遗物,曾国藩见此书后,赞叹不已,即命刻版传世,并为之题词:“插架森森多于笋,世上何曾见唐本!”同治九年(1870年),莫友芝又任扬州书局主校刊,李鸿章、张之洞曾经力邀其为武昌书院主讲,他以衰老为由推辞不就。至次年,赴扬州、兴化等地寻找文宗、文汇两阁被焚后散失的珍贵书籍,却突染风寒,高烧不退,病逝船中,享年61岁,归葬于遵义新舟青田山。曾国藩得悉,悲伤不已,亲书挽联悼念:“京华一见便倾心,当年虎市桥头,书肆订交,早钦宿学;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莫愁湖上,酒樽和泪,来吊诗魂。”

莫友芝于书法,四体皆精,在名家林立、流派纷呈的清代书法界,独辟蹊径,自成风貌。尤为人称善者是其篆书,取法颇广,对钟鼎彝识、秦代刻石、汉魏碑刻和李阳冰篆书等无所不窥,广取百家之长,兼采各体之妙,长期实践,反复熔炼,形成了自己“不以姿取容,具有金石气”的独特艺术风格。莫友芝继承邓石如以长锋羊毫、浓墨重笔、悬腕作书的方法,用笔流转,徐徐舒缓,婉转多姿,一波三折,遒丽厚重,不事雕琢;结体潇洒大胆,放荡不拘,奇正相生,上紧下松,气势开张;章法稳健得当、疏密有致;风格平和简静,圆润婉通,气宇轩然,遒丽天成。后世常把莫友芝与邓石如相提并论,其书法备受推崇,于清代书坛独树一帜,影响广远。

此件节录《周易本义》篆书四条屏(如图)为莫友芝代表作之一。通篇180字,神完气足,奕奕有生气。通读是作,似乎感受到书者在展纸濡墨,徐徐挥运,不急不躁,笔势方圆互用,结体因势立形,喻巧于拙,气韵生动,格调高古,气象浑穆,尽在其中。沙孟海《近三百年书学》赞誉:“学邓石如篆书的莫友芝最好,赵之谦、吴熙载其次。”陈振濂先生亦高度称赞:“贵州曾出了一个莫友芝,其作品精到之处,不在赵之谦,杨守敬、张裕钊之下而或有胜之。”实为不虚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