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仁的功效与作用及中药禁忌
别名:益智子、摘艼子。 来源: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入脾,肾经。 功效:温脾、暖肾、固气、涩精。 作用: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禁忌: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益智仁。 用法: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1、治脾肾虚寒所致的泄泻、遗尿、小便频数,常配其他补肾和固涩药,如菟丝子、桑螵蛸、乌药、山药等,方如缩泉丸加味。 2、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腹部冷痛、呕吐、泄泻、食欲不振、唾液分泌增多,常配入陈夏益气汤或理中汤内。 附:1、与补骨脂比较:两者能治脾肾虚寒所致的遗尿、泄泻,但益智仁侧重补脾,故健胃、止呕、止腹痛之力较强;补骨脂侧重补肾,治腰膝冷痛、阳痿之力较胜。 2、与佩兰比较:两者都能治涎沫增多,口中粘腻不爽,但益智仁治寒证,佩兰治湿热证。 3、服益智仁防其动火时,可与淮山药配伍。 4、用作健胃,益智仁可代砂仁。 用量:3~9g。 益智仁的功效与食用方法及禁忌1益智仁扁豆饮 材料:扁豆30克,益智仁30克。 做法:扁豆、益智仁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滤渣取汁,分次饮用。 功效:益脾涩精。 2益智仁龟肉汤 材料:龟肉200克,益智仁50克。 做法:龟活杀,去壳甲、内脏,洗净切碎,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益智仁,加葱、姜、黄酒、食盐,急火煮开,弃浮沫,改文火煲30分钟,分次食用。 功效:平补肾气,涩精。 3益智仁猪膀胱汤 材料:益智仁30克,芡实30克,山药30克,莲子30克,猪膀胱l具。 做法:将益智仁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把芡实、山药、莲子浸泡2小时,装入洗净的猪膀胱内,文火炖熟,放人盐适量调味。 用法:食猪膀胱饮汤,每天1次。 功效:培元益气、固涩小便。 作用:适用于肺脾气虚型。症见遗尿或尿床、自汗、面色苍白、唇色淡白、食欲萎乏、脉弱。 4益智仁米粥 材料:益智仁5克,糯米50克,细盐少许。 做法:将益智仁研成细末,再用糯米煮粥,然后加入益智仁末,加盐少许,稍煮片刻,待粥稠。 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 功效: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作用: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老年人脾肾阳虚、腹中冷痛、尿频、遗尿。 禁忌:阴虚血热者禁服。 5益智仁固涎饼 材料: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一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面粉适量。 做法: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人碾槽内,研成细末。把鲜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约15~20块。把小饼放人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用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l块,嚼食,连用7—lO日。 功效:养脾摄涎。 作用: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禁忌:对于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