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史」周总理外交轶事

 白衣钱子 2023-10-23 发布于辽宁

前言

图 周恩来总理在外交场合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弱国无外交。历史上曾有一件让人愤怒悲痛叹惋的外交往事。

一段清朝外交官受辱的往事

1903年,中国驻美公使馆陆军武官谭锦镛奉上级之命,由华盛顿前往旧金山处理突发事件。他走在路上,一不小心与一位美国警察发生了轻微的碰撞。

图 谭锦镛

那位美国警察本来准备走,当看到他身着清人装束,马上露出不屑的表情,破口大骂道:

“中国人,黄猪。”

他一把掀开谭锦镛的帽子,扔在地上。看到他的长辫子,放肆地大笑:“哈哈,长辫子,猪尾巴!”

谭锦镛捡起帽子,强忍怒火不卑不亢地说:

“请你自重,中国人是人不是猪。”

“中国人也是人!”

美国警察哈哈冷笑几声,伸手打了谭锦镛一耳光。士可忍,孰不可忍!谭锦镛挨了耳光后,怒揍了这警察几拳。

美国警察吹响警笛,叫来几个巡警,几个人合力痛殴谭锦镛。谭锦镛被打得不能动弹,这些警察也没有满足。

他们没有放过他,把他拉到栏杆边,把他的辫子绑在了上面。过往的人来来往往,谭锦镛脸红欲滴,羞愤欲死,他深感自己的尊严被深深地践踏。他是人,却像狗一样被对待,他的辫子是他们王朝的标志,却被当成狗绳一样用。只因为他是中国人,就得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如此蔑视,如此羞辱,如此折磨。

他被扣上了手铐,押到警察局,美国警察看了他的使馆武官证件,仍然大放厥词:

“凡是中国人都得挨打,谁也破不了例!”

他被扣押到了半夜,才被上级和一位中国商人花重金保释了出来。

图 谭锦镛

离开警局后,他失魂落魄地走到了河边。看着涛涛河水,他想起自己的国家和王朝,想起自己是末科武进士,蓝翎侍卫,想起他和他的同僚每天都陪着笑脸对洋人委曲求全,想起自己今日所遭受的一切,他没有留念地选择跳河自尽。

这件事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梁启超知道此事后,曾悲愤地写下一首诗:

丈夫可死不可辱,想见同胞尚武魂。

只惜轰轰好男子,不教流血到樱门。

国权坠落叹何及,来日方长亦可哀。

变到沙虫已天幸,惊心还有劫余灰。

图 梁启超

弱国无外交,有的只是屈辱的外交。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一纸又一纸的不平等条约,列强侵略中国,到头来却是中国向列强割地赔款,开放口岸,降低关税。

1900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标志着清政府彻底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不强大,他的人民也会势必会受到别人的轻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初期,我国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外交方针。废除国民政府签订的一切外交条例,重新建立与别国平等的外交,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解决中印冲突问题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不仅为中国遵循至今,也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

图 中印会谈

现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百年前受尽欺凌和屈辱的中国,在高速发展下,她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昌盛,在国际上倍受瞩目。她的外交官如今能和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说: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智慧

周恩来总理是我国最伟大最优秀最受人钦佩的外交家。他的幽默风趣,淡定从容,翩翩风姿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外交场合上,周恩来总理曾遭受过外国记者很多次刁难,他都能机智应对,用妙语连珠征服在场的所有人。

图 周恩来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人为什么说马路,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低头走路,中国有没有妓女,中国银行有多少资金,中国国宴汤怎么有法西斯标志”等妙对外,周恩来总理还机智回答过一位美国记者问他作为中国人为什么用美国钢笔的问题。

周恩来总理笑笑,不急不慢地说:

“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了。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美国记者本想给周恩来总理个难堪,没想到最后难堪无地自容的竟是自己。

1963年,周恩来总理出访亚非拉国家,访问第一次国家埃及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图 周恩来总理在埃及

美国《时代》杂志的记者站起来,很不客气地问了周恩来总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你的政府为什么反对部分核禁试条约?”

美国记者的提问针对性很强,中国不是自诩热爱和平吗?为什么反对核禁试条约?

周总理有理有据从容不迫地回答:

“这样一个条约,表示三个大国要垄断核武器,所以我们要反对。我们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制止核战争。”

“这个’部分禁试核武器条约’签字以后,美国就不断地进行核试验。美国总统和政府官员不断声称,要继续核试验,生产和储备核武器,并把核武器交给它的盟国,不承担不使用核武器的义务。”

“这证明,三国条约的签订,并没有减少核战争的危险,而是增加了核战争的危险。”

周恩来总理说完,获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图 周恩来

这位记者又气势汹汹地抛出一个问题:

“中国为什么反对东西方和平协商?”

周恩来笑对:

“中国政府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我这个总理怎么不知道!”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除了这位美国记者。

他一时哑口无言,但又不甘心就这样坐下去。调整了呼吸后,他抬起头,直视周恩来总理说:“因为中国政府反对部分核禁试条约,人们设想, 中国反对缓和东西方关系,反对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周总理大声说:

“这是两回事。”

他环顾全场,又将目光投向这位不依不饶的记者,正气凛然地说:

“绝不能认为,由于中国反对部分核禁试条约就说中国政府反对东西方谈判和缓局势。”

“你想想,如果中国政府反对东西方和缓局势,为什么中国大使在华沙同美国大使进行了八年多的会谈呢?谈判次数已达一百一十八次,还在继续谈。我的历史知识有限,在现代史上,这样长的谈判恐怕是空前的。”

美国记者不由自主地被周恩来总理说服了。

周恩来总理语气缓和下来,对他微笑地说:

“怎能说中国不要和平协商呢?我希望通过你的美国杂志,向美国人民致敬,告诉美国人民,中国人民愿意同美国人民友好。但是,美国政府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我们是要反对到底的。必须要把这两件事情区别清楚。”

他连声应答:

“是,是。”

周恩来总理“惩罚”外交官

作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家,周恩来总理对外形象儒雅温和,很少发怒。可当我国的外交人员犯了错误,他也绝不会轻纵轻饶,而是对他们严格要求。

上世纪50年代,西哈努克亲王结束访问回国。周恩来总理带领一批将领去机场欢送。恰逢先农坛体育场有场足球比赛将要举行,是中国队与印尼队的对战争锋。将领们心神不宁,一心惦记着足球赛。西哈怒克亲王一上飞机他们就掉头匆忙离开。

图 周恩来总理和西哈努克亲王

周恩来总理本来还不知道,一回头才惊讶地发现他们都走了,顿时变得不悦起来。他对秘书说:“你跑步去,告诉机场门口,一个也不许放走,谁也不准离开,都给我叫回来。

将领们不情不愿地回来后,站成一排,跟着周恩来总理一起目送飞机,直至飞机彻底离开。

周恩来转过身对他们说:

“你们都过来。”

他们走过来,周恩来总理眯起眼睛严肃地发问:

“你们学过步兵条例没有?”

将领们本来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直到听到周恩来总理询问他们步兵条例,才知道总理生气了。他们不再嘻嘻哈哈,摆好军姿,正襟危坐起来。

周恩来总理继续说:

“步兵条例里哪一条规定,总理没有走,你们就可以走了?你们当将军能这样?在部队里,首长没有走,下边全走了,行吗?”

将领们不敢直视周恩来,通通都低下了头。

“客人还没走,机场已经没人了,人家会怎么想?你们是不是不懂外交礼节?那好,我来给你们上上课。按外交礼仪,主人不但要送外宾登机,还要静候飞机起飞,飞机起飞后也不能离开,因为飞机还要在机场上空绕圈,要摆动机翼……”

其实这些礼仪将领们心知肚明,周恩来总理也知道他们对此一清二楚。可他们为了区区一场足球赛,就这样影响自己的工作,失了该有的外交礼仪,忘了自己的方寸职责。这就是工作态度不端正,对工作不严肃不认真,必须得好好批评。

图 周恩来

“我知道你们是着急想看足球赛,我叫住你们,给你们讲这些你们早就知道的道理。我讲15分钟,为什么?就是要让你们少看点球赛才能印象深一些。好吧,现在咱们一起去吧,还能看半场球。”

将领们本来以为周恩来总理会让他们一直站在这里,哪里想到总理还允许他们去看足球赛,都感动极了。周恩来总理的宽严相济深深打动了他们。

陈毅也被周恩来总理因为外交上犯过的错误批评过。

1965年,亚非会议定在阿尔及尔举办。陈毅时任外交部长,早周恩来总理一步到达阿尔及尔。可正当会议要举办的时候,阿尔及尔起了内斗,政权发生了更迭。这事让所有来阿人员都傻了眼,大家都不知道亚非会议还能不能举办。

作为当时倍受其他国家信任的老大哥,中国的表态至关重要。陈毅将领出身,性情爽烈,脑子一热,大声承诺道:“这次亚非会议必须开!而且一定要开好!”一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样子。

图 陈毅

可最后,亚非会议也没举行,中国失信于他国了。建立信任很难,需要长久地建设,崩塌信任却很容易,一朝一夕即可办到。

周恩来总理知道此事后,被陈毅气得很厉害,他脸都涨红了,在办公室不停地踱来踱去,边走边说陈毅:“胡闹台,简直胡闹台!”

陈毅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于是一回国就去西花厅找周恩来总理。

当他踏入西花厅的外墙,走到门口时,不安地问卫士周恩来总理在干什么。卫士告诉陈毅周恩来总理正在里面等他,很生气。

陈毅的心跳了起来,他知道这场批他是躲不过的必须要面对,也自觉理亏,于是硬着头皮进去了。

他一进来,周恩来总理就朝他怒喝道:

“你无组织无纪律!”

说完,他冲陈毅站的方向向前走了几步,然后又大步走到书桌前,实在无从发泄自己的愤怒,他索性用拳“砰砰”锤了桌子三下,“这是不允许的!”

陈毅低头陈恳认错:

“我负荆请罪,我一炮没放好。”

周恩来总理不满地瞪着他,继续说道:

“就这一句就完了?你是中国的外交部长,不请示不报告,你就敢在那里擅自放炮表态,都像你这样还了得?谁给你的权力?这是国际影响问题。”

图 周恩来总理和陈毅

“我错了,我向总理检讨。”

周恩来总理还在气头上,没好气地对他说:

“不是向我检讨,要向毛主席,向党中央检讨!外交部不同其他,一言一行都会带来国际影响,一言一行都要慎之又慎。我在开罗下了飞机就向毛主席、党中央汇报请示,你在阿尔及尔就敢不汇报不请示擅自发表意见,革命大半辈子连这点组织纪律性都没有?”

陈毅把头低得更低了,他深感羞愧,说:

“我向毛主席、党中央作检讨。”

陈毅平时见周恩来较为随意,两人常常像朋友谈话一般谈工作,很少有像今天一样低下头听训的样子。所以在陈毅走后,工作人员问总理:

“总理,您是不是批老总批得太重了?”

周恩来总理摇头,解释道:

“他们都是各路诸侯,在这里我不严厉批评他,回去他的诸侯国谁还敢批评他?”

还有一次,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为迎接尼赫鲁的到来,周恩来总理在怀仁堂举行了盛大宴会。中印领导们友好交谈,举杯相碰,好不快乐。可是突然,怀仁堂停电了,明亮的电灯完全黯淡下来,宴会陷入一片漆黑之中。

图 尼赫鲁

供电很快恢复了。印度总理尼赫鲁没有感到不快,而是冲周恩来总理友好地微笑,表示他没有感受到任何冒犯。宴会照常进行。大家很快忘了这个小插曲,又愉快地交谈起来,周恩来总理仿佛也忘了。

宴会结束后,他回到了西花厅正常处理工作,竟没有过问此事一句。这让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很吃惊,因为周恩来总理的记忆力一向很好,不可能忘了这件事,也不可能就这么放过此事。

到了凌晨三点,周恩来总理突然要求外交部、中央办公厅、北京市电力局的相关负责人前来西花厅,他们都以为发生了什么国际大事,从睡梦中爬起来,睡眼惺忪地匆忙往西花厅赶。

进入西花厅,周恩来总理目光如炬地盯着他们问:

“中南海怀仁堂的电力都没有保证,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上?”

他们这才知道深夜被叫来西花厅的缘由,周恩来总理又一个一个问他们的权责所在,并对他们做了相应的处分。

问到亚洲司司长陈家康时,周恩来总理说:

“你是亚洲司司长,这个事你怎么解释?”

陈家康回复:

“总理啊,我们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哪。亚洲司管与印度的关系,可管不了电灯啊。”

图 陈家康

这样搞笑的话一出,周恩来总理本来很生气,都忍不住笑了。众人看周恩来总理展露了笑颜,也跟着笑了。但随即周恩来总理又板起面孔,教训他们道:

“你们没少打哈欠,知道吗?我有意在这个时候把你们找来!是要让你们印象深一些。你们是从被窝里爬出来的吧?”边说他还边在空气里做出敲脑壳的手势。

虽然周恩来总理没有真正敲他们脑壳,但周恩来总理已经敲在他们心上了。这样低级的错误,他们工作多年,实在不应该犯,这从某种程度上还是说明了他们对工作的不够重视。周恩来总理以这样的方式告诫他们,给了他们更深刻的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