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李白 教案
2023-10-24 | 阅:  转:  |  分享 
  
《行路难》(其一)教案

一课时







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 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领会诗歌主题。 教学难 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 教学方 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资源 课文范读音频。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

活动

设计







课 1、诗文导入: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没错,就是李白! 

2、走近诗人

说到李白,我们还应知道,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和杜甫并称为“李杜”或“大李杜”,而“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

一个爽朗大方的李白,一个豪气十足,淋漓畅快的李白,有时也会叹一声“难”,到底是什么让李白觉得“难”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名篇《行路难》。







了解李白











握 (一)初读诗歌,疏通文意。

1、首先请同学听读课文,听准字音,注意节奏。

2、黑板出示重要字音,学生跟写。

重要字音: 金樽zūn 投箸zhù 歧qí路

注意通假字: “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值”,价值。 4、一生单独朗读,划分节奏。

5、自主合作探讨,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

(二)逐句理解诗句的大意。(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老师启发,引导)

诗歌大意: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四)走近诗歌,体会感情

1.诗文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盛的宴会图。“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至少是五星级的标准,可是李白为什么“停杯投箸”食不下咽呢?诗文哪些地方暗示我们原因了? 引导明确:诗人食不下咽的原因是诗人此时心中充满了愁闷。从课题《行路难》里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路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生之路。

(写作背景 可见此时的诗人,心中充满着一种怀才不遇,人生失意的苦闷。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极言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华美,营造出欢乐的气氛;欲抑先扬,为下文写苦闷茫然的心绪作铺垫;同时也表现出朋友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作者为什么提到姜太公、伊尹的故事?                   明确:借、伊尹的故事来说明贤臣在明君治下倍受重用,而自己也希望得到君主的器重发挥自己的才干。.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里句式有何不同?有什么表达作用?

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展望未来,只觉前路崎岖,歧路甚多,因而选用四个三字句,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抑,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慨叹。

6.李白的情绪一直是低沉的吗?

不,他可曾是说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个自强不息、乐观奋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胜利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和追求。

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五)师生诵读

竞读:男女生比赛

齐读:老师和同学一起跟随诗人李白行难路,挂云帆,济沧海!

全体师生齐读(配乐)(要求声音宏亮,感情真挚。) 听朗读示范,规范读音、节奏,把握感情。

看注释回答问题

师生互动。



学生分组逐个问题讨论后,个别回答。









学生讨论后,个别回答



















学生讨论后,个别回答 归





题 这首诗歌短短的82个字,却生动地表达了李白遭遇挫折时思想上的痛苦与悲愤。情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这首诗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的乐观进取、执着追求的李白。











伸 出示李白同类型(自信)作品

1.《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追求理想的自信。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是初生牛犊的自信。

2.《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踌躇满志的自信。



学生

朗读

感悟



















活 潇洒如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就是李白,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我们看到了李白初生牛犊的自信,踌躇满志的自信,那我们呢?当我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结合你所积累的诗词名句来谈谈你的生活态度。 学生谈感悟并分享。











.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