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江苏省如皋市2023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地理试题
2023-10-24 | 阅:  转:  |  分享 
  
江苏省如皋市2023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二)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下图为M地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H和h为当地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1. M地可能位于( )A. 海南岛 B. 格陵兰岛 C. 南极半岛 D. 苏门答腊岛2. 该日M地物影运动轨迹最接近( )A
.??B.?C.??D.?3. 当a值在一年内最小时( )A. 南半球昼长为一年中最长 B.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C. 晨
昏圈与经线圈完全重合 D. 除极昼极夜区外均日出东北方向【答案】1. B 2. A 3. D【解析】【1题详解】从题干和示意图可知
,该地太阳一天中有两个方位分别是正南和正北。海南岛纬度在18°N-20°N之间,在不同季节一天中只有正午太阳的方位是正北或是正南,
一天中其他时间太阳不可能再有正北或正南的方位,A错误;格林兰岛大部分地区在北极圈以内,在有极昼的季节,一天中太阳所处方位有正北和正
南,且正南方位的太阳高度角大于正北方位,说明该地位于北极圈内,B正确;南极半岛也有极昼现象,但正北方位的太阳高度角应该大于正南方位
,C错误;苏门答腊岛在赤道附近,一天中太阳方位只有正午才会有正南或正北,其他时间没有,D错误。故选B。【2题详解】该地日出正北,影
子最短,且朝向正南方位,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向,且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位于正北方向,且影子移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A正确;B图影子
移动方位错误,B错误;C图影子在日出和日落的长度搞反,C错误;D图影子在日出和日落的长度不对,且影子移动方位错误,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当当a值在一年内最小时为北极圈内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候,即北半球夏至日。在这天南半球昼长为一年中最短,A错误;北回归线及以
北地区达到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值,而不是整个北半球,B错误;晨昏圈与经线圈完全重合是二分日的特点,C错误;在夏至日除极昼级夜外均日出
东北,北极圈内日出正北,D正确。故选D。【点睛】太阳高度角是指对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也是指某地
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面的夹角。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太阳斜射地面程度越大(即太阳高度角越小),
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小。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
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我国河套平原及
其附近地区6月某日14时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与甲、丙气团相比,乙气团的物理性质是( )A. 暖湿
B. 冷湿 C. 暖干 D. 冷干5. 最易出现扬沙天气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6. 未来几天,干线的
移动方向及变化趋势是( )A. 东南 增强 B. 东南 减弱 C. 西北 减弱 D. 西北 增强【答案】4. C 5. A 6.
B【解析】【4题详解】依据图示信息,乙气团的的温度比甲、丙气团高,是暖的,排除B、C;依据题干信息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
定的情况下,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乙比丙的露点低,说明空气干燥。所以是暖
干。故选C。【5题详解】我国的扬沙天气主要是来自西北内陆的冷空气带来的沙尘。距西北内陆越近,沙尘天气越多。所以甲发生沙尘天气的机会
最大。乙、丁几率没有甲大。丙位于我国的江淮流域,发生扬沙天气几率小;故选A。【6题详解】依据图示信息,干线上是三角符号向东南,说明
冷空气的强度大,冷空气来自西北,干线会向东南移动。排除C、D;依据题干信息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越到东
南,两个气团的温度差异会增大,湿度差异减小,所以会减弱。故选B。【点睛】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保持气压一定的情况下,空气因冷却而达
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层和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甲处地
质构造名称及形成年代分别是( )A. 向斜 上寒武世之后、下志留世之前 B. 背斜 中志留世之后、中泥盆世之前C. 向斜 下志留世
之后、中泥盆世之前 D. 背斜 中寒武世之后、上寒武世之前8. 中志留世到中泥盆世期间,该区域所处的古地理环境是( )A. 陆地,
遭受剥蚀 B. 盆地,接受沉积C. 海洋,地震活动 D. 洋盆,岩浆活动【答案】7. B 8. A【解析】7题详解】由图示信息,根
据地层叠置顺序和构造样式可以判断出甲处是背斜构造,A、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该背斜最新地层形成时代是上寒武世,故D错误;因为盖层是
中泥盆世,由图看出不属于背斜的一部分,因此该背斜在形成后接受中泥盆世物质的堆积,B对。本题选B。【8题详解】图中从中志留世到中泥盆
世两个时代的地层直接接触,中间缺失了上志留世、下泥盆世地层。说明上志留世和下泥盆世时期,该地区处在陆相(山地或高原)环境,地势较高
,不易沉积,或后期遭受风化和剥蚀,A对;B、C、D错。【点睛】判断背斜与向斜: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凹陷;2.背斜岩层中间
老两边新,向斜中间新两边老。冰川泥石流是由冰雪融水或冰湖溃决冲蚀形成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形成的堆积体常对河道产生影响。
藏东南帕隆藏布江流域是我国冰川泥石流的多发地区,近些年来,该流域冰川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增加。下图示意帕隆藏布江流域某沟谷冰川泥石流堆
积体对河道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影响该流域冰川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 地壳运动 C.
植被变化 D. 气候变化10. 与河口三角洲相比,冰川泥石流堆积体中的沉积物( )A. 粒径较小 B. 分选性好 C. 棱角分明
D. 多粉砂质【答案】9. D 10. C【解析】【9题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冰川泥石流是由冰雪融水或冰湖溃决冲蚀形成的含有大量
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受气候变化影响,近些年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冰碛物出露,松散物质增多,冰雪融水量增多,冰湖更易溃决,地表径流量增
加,侵蚀和搬运能力增强易发生冰川泥石流,D正确;冰川泥石流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人类活动影响较小,A错误;地壳运动易造成地震、滑坡等
,冰川泥石流受地壳运动影响较小,B错误;植被的变化对泥石流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冰川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增加的主要因素,C错误。故
选D。【10题详解】风和流水作用由于能量减小,颖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沉积物分选性好,而冰川和风化的沉积物分选性差,因为冰
碛物多是粗细不等、棱角分明的碎块,有的角砾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分选性和磨圆性较差,与入海口三角洲相比,冰川泥石流堆积体中多粒径
较大的砾石,粉砂质沉积物较少,棱角分明、大小混杂,磨圆度和分选性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我国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和多发
区:1、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的东北边界,构造断裂活动
强烈,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2、多发区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以及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地震、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径流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内一定时段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了径流补给
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能综合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下图示意河南省某时段径流系数和降水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11. 根据图示信息,影响该时段河南省径流系数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势起伏 B. 太阳辐射 C. 植被状况 D. 海陆位
置12. 相同汇水面积和时段内,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量最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13
. 导致郑州以东地区等径流系数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 植被涵养水源 B. 城市用水增多 C. 河床逐渐抬升 D. 水库削洪补
枯【答案】11. A 12. B 13. C【解析】【1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该时段河南省径流系数的分布规律是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与地势起伏的分布趋势一致,因此主导因素是地势起伏,A正确;太阳辐射对径流系数影响不大,B错误;山地丘陵区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地
表水容易下渗,地表径流应该少,径流系数应该小,事实是山地丘陵区的径流系数大,因此植被状况不是主导因素,C错误;河南省都位于内陆,省
内的海陆位置差别不大,因此海陆位置不是主导因素,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径流系数越大代表雨水转化为地表径流
的量越多,在相同汇水面积和时段内,乙地径流系数为大于0.4,甲和丙径流系数均为0.3,丁径流系数为0.1,因此四地降水转化为地表径
流量最多的是乙,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郑州以东地区为黄河地上河,河床逐渐抬升,河床水位高于两侧,河水补给两侧地
下水,集水面积小,降水量转变为地表径流补给,河流量小,因此径流系数比两侧的径流系数低,C正确。弯曲处是河流,是黄河下游,与植被无关
,A错误;周边城市用水直接取用河水的少,主要取用地下水,对河流的径流影响小,B错误;水库的削洪补枯只影响径流的季节变化,不影响径流
总量,因此不会引起径流系数的减少,D错误。故选C。【点睛】河流径流量的影响因素有:1、河流补给(气候:降水量多少);2、地形(平原
、盆地);3、流域面积大小;4、支流多少;5、蒸发量的大小;6、植被覆盖程度。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京津冀地
区人口分布( )A. 集中在少数大城市 B. 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C. 由城市向乡村迁移 D. 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15. 推测201
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主要成因是( )A. 环境质量变化 B. 农业发展 C. 政策引导 D. 交通改善16. 京津冀
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A. 城镇化问题加剧 B. 人才大量流失 C. 农业经营规模扩大 D. 城市环境改善【答案
】14. B 15. C 16. D【解析】【14题详解】由图中数据可知,京津冀地区人口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B
正确;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人口集中度应该增强,A错误;京津冀地区人口集中度减弱,不一定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C错误;图中的人口集中
度减弱,经济集中度增强,人口分布变化与经济变化不一致,D错误。故答案选B。【15题详解】由图中数据可知,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
地理集中度下降,人口分布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主要是2015 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
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而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C增强;环境质量变化、农业发展、交通改善都不是2015年后京津冀地
区人口地理集中度下降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答案选C。【16题详解】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了北京市人口压力,有利于改
善城市环境质量,D正确;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缓解城市化问题,A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控制
北京市人口规模,同时注重人口质量结构的提升,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计划,人才并未流失,B错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使得一部分
农民工就地就业,发展农业,农业经营规模可能缩小,C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2015 年中共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核心。而通过城市功能疏
解带动人口疏解,也成为新时期以来北京市人口调控的新思路和主要手段,标志着北京市人口调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城市内一般分布有多种商
业类型,社区内各类商业占比也有所不同。流动商贩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分布格局与正规商业不相同。图示意我国某超大级城市基于
流动商贩与正规商业空间分布关系的分区(社区)模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流动商贩绝对主导型社区( )A. 外地人口较少 B.
收入水平较高C. 政府管制严格 D. 交通区位较好18. 由市区向城郊,商业活跃程度与需求强度呈同心圆模式依序递减的社区模式为(
)①共同集聚型②正规商业绝对主导型③流动商贩相对主导型④流动商贩绝对导型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17
. D 18. C【解析】【17题详解】流动商贩与正规商业不同,流动商贩占比较高的社区靠近城郊,外地人口较多,A错误;地租较低,收
入水平较低,B错误;政府管控不如城市中心严格,C错误;流动商贩需选择布局在人口流动性较高的地区,交通区位较好,D正确。故选D。18
题详解】共同集聚型呈点状分布,看不出是否由市中心区向郊区随之递减,①错误;据材料可知,由市区向城郊商业活跃程度与需求强度呈同心圆模
式递减的同时,正规商业绝对主导型与流动商贩相对主导型分布也随之递减,②③正确;流动商贩绝对主导型呈同心圆模式递减规律不明显,④错误
。故选C。【点睛】绝大多数类型的流动商贩及其占地面积具有显著集聚的空间格局;其中,与居民需求较为密切的商贩类型,集聚程度相对转低。
相较于正规商业,流动商贩在极小的空间尺度上更为强烈地集聚分布;但随着尺度扩大,集聚程度呈快速衰减态势。经营内容相近的流动商贩与正规
商业之间表现出显著的互斥关系,而非共栖关系;且两者的互斥程度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尤为强烈。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黄土高原区域中的海原县西南
部,清水河一级支流建立了试验站检测坡度产流。下图示意该地不同土地利用坡面在不同坡度下的产流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相同时间
内产流最多的土地类型是( )A. 坡度为5°的乔木林地 B. 坡度为25°的裸地C. 坡度为10°的草地 D. 坡度为20°的耕地
20. 为推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海原县应( )A. 继续扩大耕地面积 B. 将林地转化为草地C. 适度增加乔木林地 D. 将草地转
化为裸地【答案】19. B 20. C【解析】【19题详解】依据图中的柱状图,相同时间内产流最多的土地类型无论哪个坡度,都是裸地最
大,而产流最大的是坡度25°的裸地,柱状最高。乔木林地、草地、耕地都不是产流最大的。故选B。【20题详解】依据柱状图,整体来看乔木
林地产流是最小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所以不能将林地转化为草地,也不能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继续扩大耕地面积,这会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水
土流失严重,将草地转化为裸地,不利于保护生态,故选C。【点睛】水土流失:基本上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越弱;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
重;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当前国家提出确保粮食安全,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下图为我国2019年耕地等级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目前,我国实施“
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A. 扩大种植面积 B. 提高耕地质量 C. 提高机械化水平 D. 培育优良品种22. 针对各区域实际
问题,实现“藏粮于地”做法合理的是( )A. 吉林一黑土退化—建设防护林 B. 苏南一土壤污染一轮作休耕C. 黄淮海一土地盐碱化一
引淡淋盐 D. 井冈山一土质粘重一增施生石灰23. 为了更好的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我们还应该( )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
整粮食生产布局②大力开发土地资源,提高粮食总产量③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④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A. ①②
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答案】21. B 22. C 23. D【解析】【21题详解】目前,我国耕地资源数量
有限,且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要通过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单产,从而实现“藏粮于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吉林出现黑土退化,对应做法应是提高土壤肥力,A错误;苏南土壤污染对应做法是治理土壤污染
,B错误;黄淮海地区多中低产田,土壤盐碱化严重,可通过引淡淋盐降低土壤盐分,C正确;井冈山土质黏重的对应措施应是增施有机肥,而增施
生石灰是改良酸性土壤的措施,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有助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增加粮
食产量,①正确;大力开发土地资源,不符合实际,且易造成生态破坏,影响粮食安全,②错误;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有助于保
障粮食安全,③正确;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④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点睛】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有
两方面,一方面保证耕地数量,另一方面提高耕地质量,“藏粮于地”战略重在提高耕地质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央部分的海岭上,岛上分布着大小火山130多座,四分之三土地是高原,沿海有狭小平
原,年平均降水量533mm,7月均温lO℃,夏季短暂。冰岛约有11%的陆地被冰川覆盖,因多冰川和火山多被称为“冰与火之岛”。材料二
下图为冰岛地形图。(1)简述冰岛形成过程。(2)描述冰岛冰原空间分布特征并简析原因。(3)推测冰岛地带性植类型被并从地理环境整体性
角度解释形成原因。【答案】(1)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沿板块裂隙喷发,遇海水冷凝形成海岭;火山继续喷发,海岭出露海面
,形成岛屿。(2)主要分布于岛屿南(西南)侧和岛屿高海拔地区。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利于冰川形成;岛屿南侧是西风迎风坡,降水丰富
。(3)苔原带。 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西风影响,地表风力强,降水较丰富;多冻土,土壤贫瘠;湿冷、多风的环境,形成苔原带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冰岛自然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冰岛形成过程描述,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应用
能力,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冰岛多冰川和火山,位于北大西洋中央部分的海岭上,结合图中信息可知,
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喷发较为活跃,岩浆沿板块裂隙喷发,遇海水冷凝形成海岭;岩浆继续向外喷发,海岭逐
渐升高,出露于海面形成岛屿。【小问2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冰原多分布于岛屿南侧和岛屿高海拔地区。冰岛所处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则气
温较低,有利于冰川形成;在该岛屿南侧,为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遇地形抬升,气温降低,易形成冰川。【小问3详解】根据上题可知,本
地区分布较多冰原,推测本地区植被为苔原带。本地区所处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较为短暂,气温较低有利于苔原的生长;同时,本地区
受盛行西风影响,地表风力较强,同时降水较为丰沛;气温低,多冻土,土壤贫瘠,不利于其他农作物生长,反而有利于苔原生长;因此,本地湿冷
多风的环境形成苔原带。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潭阳地处韩国西南部,村庄依竹林而建,得益于竹林的庇护,村民居住舒适
安逸。潭阳传统竹林耕作系统采用多层生产模式,竹林与农田共同构成了整体景观。下图为潭阳竹田农业系统示意图。材料二竹制工艺品长期以来是
潭阳农民的主要生计来源。20世纪末期,由于市场对竹产品需求的增长,竹林迅速向周围扩张。为保护农业文化景观,村庄进行产业转型,发展竹
保健品、竹工艺品等精品制造和乡村旅游接待。近年来,竹林面积保持稳定,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1)简述潭阳竹田农业系统中水稻田布局的有
利条件。(2)筒析竹林对村庄人居环境的调节作用。(3)说明该村实施竹产业转型对当地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
候,雨热同期;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临近村庄,便于田间管理;海拔较低,便于耕作。(2)调节气候,为村庄营造冬暖夏凉的环境;涵养水
源、净化水质,为村庄提供稳定优质的水源;净化空气,改善村庄空气质量。(3)延长竹加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
,增加就业;促进对竹田景观和农田的保护。【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潭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及其转型特点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条件、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考查调动知识和地理实践力,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人地观念。【小问1详解】韩国南部地区纬度较低,且三
面环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潭阳所在位置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水稻田和村庄距离较近,有利于水稻田的管
理;该地区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海拔较低,有利于耕作。【小问2详解】竹林的种植可以有效地保护水源和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净化水质,维
护村庄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为村庄提供稳定、优质的水源;竹林还可以提供良好的遮阴和调节气温的功能,使村庄内部的温度更加宜人,使
村庄冬暖夏凉;竹林形成稳定的养分平衡和循环,特别是碳储量的形成,形成固碳释氧等功能,有净化空气的功能,使人们呼吸新鲜空气,改善村庄
大气质量。【小问3详解】村庄进行产业转型,发展竹保健品、竹工艺品等精品制造和乡村旅游接待,延长了竹加工产业链,产品是精品制造,附加
值高;且由原来的单一农业结构变成了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现状,优化了产业结构;在环境的优化的前提下,旅游业得以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为了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在产业发展起来以及资金变充足之后,加强了对竹林田景观和农田的保护,使传统农业得以传承,使农民收入提高,促进了
该地的可持续发展。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沿黄地区大
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托西安、宝鸡、天水等城市及横贯东西的交通线,国家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
构建西北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材料二下图为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图。
(1)指出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射范围的主要因素。(2)简析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的意义。(3)从流域协作开发角
度,为黄河流域经济和生态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城市规模与等级;地理位置;经济水平;交通条件;距离远近等。(2)利
用原有产业基础,加强对黄河中上游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利于人才、资金等要素集聚,形成区域增长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
(3)立足比较优势,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流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流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
转移;加强上下游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治理。【解析】【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
射范围的主要因素、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的主要作用、为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
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小问1详解】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与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的功能有关,其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由此可知,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射范围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城市规模与等级,而影响城市腹地范围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距离远近、城市关系等。【小问2详解】“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的意义主要从辐射带动作用角度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中国中西部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附近高等院校,科研场所众多,具有人才优势,是重要的区域增长极,对周边区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设立经济区有利于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要素集聚,形成区域增长极;城市间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进而加强辐射带动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梯度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小问3详解】根据题干要求从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建议,黄河流域城市需要立足比较优势,发挥中大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流域上中下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流动,增强城市群之间发展协调性,避免同质化建设和低水平竞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方面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和壁垒,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流域管理、协同机制,统一管理与开发。
献花(0)
+1
(本文系乔一202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