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味药的经方,治疗顽固失眠

 呵呵8909 2023-10-24 发布于云南

前几日看一本《中医临证思辨方法》,作者讲述了一个颇有些传奇色彩的故事,令人记忆深刻,先复述如下:

30年前,作者在成都中医学院读书时,讲内科的刘教授有常年失眠的老毛病。

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

偶闻城内一著名老中医,门庭若市,日诊百余人,经年不衰,遐迩闻名。

更奇者,该先生无论男女老幼、无论所患何病,无论病程长短,皆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从不更方。

于是,世人皆呼之曰“火菩萨”。

刘教授心内大奇,遂欣然前往一试。

既至,先生曰:“申舌”,审视数秒,随口即曰:“麻黄附子细辛汤两贴”。

刘教授心悻悻然,然又思既来之,何不姑妄试之?遂抓药两副而归。

不料,服完一剂,当夜即酣然入睡,

继服一剂,竟然痊愈。

后专程拜访,先生曰:“凡舌质不现热像者,皆可用此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从盘古开天地,人类无不如此生活节律,何以颠倒?

其中必有障碍。

障碍在哪里?

依《伤寒论》看,在少阴,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欲寐”,就是那种似睡非睡,精神萎靡,困倦思睡而不得的状况。

障碍是什么?

中医说是“寒”。

因为许多患者怕冷无汗,并伴有头痛、腹痛、腰痛牙痛等,有些女性还有闭经,这种状态,犹如人处数九隆冬、冰天雪地之中一般。

而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后,往往周身温暖,或微微汗出,通体舒坦。

这个时候,人体也会恢复原有的平衡,睡意自然降临。

笔者曾用此方治愈一例长期失眠患者:

男,40岁,妻子车祸离世后悲痛难已,每日必须大量饮酒方可入睡。

方:麻黄、黑附子、细辛各9g,5剂。冷水浸泡30分钟,沸后保持微沸30分钟,煎取300ml,分2次于早、午饭后服用。

5天后痊愈。

总结:

麻黄附子细辛汤适用于抑郁性失眠、更年期失眠、时差性失眠、安眠药服用后残余效应。

【具体表现】

(1)困倦思睡,不得安卧,或出现日夜颠倒;

或昏昏欲睡,呼之能应,睡眠浅;

清热安神药无效;其人面色晦暗或暗黑,精神萎靡。

(2)欲寐而不得寐是本方的抓手。睡而不解乏是少阴病的特征。

(3)精神萎靡困顿,失眠和嗜睡两种状态都可以见到,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却睡不着。

本方治疗的失眠是疲劳性的、阴寒阳虚性的。

【加减合方】

失眠、汗出、烦躁、脐跳者,合用桂甘龙牡汤;

甲减、肾病、浮肿者合用真武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