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第一汉字造字法和造字规律
2023-10-24 | 阅:  转:  |  分享 
  
欢迎大家收听甲骨文新学。通释是甲骨文释读的唯一标准。



说到甲骨文,大家可能都了解一点。这几年国学兴起,甲骨文这门准绝学也开始变热,不像以前鲜于人知。在十多年前我开始研究甲骨文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说清楚甲骨文是何物。



在十多年前我开始接触甲骨文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我。甲骨文究竟记录了什么?乍一看下去所有甲骨文字都释读出来了,但是整个句子连起来就没法理解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是我看的字典不靠谱,后来我发现所有字典都这样。比如我最喜欢的甲骨文字典徐中舒先生的《甲骨文字典》。



比如丁巳卜宾贞-于丁一牛,比如其牢又一牛,又比如庚申卜旅贞叀(zhan)远卜用在二月。我确实不知道他们讲的是什么意思。只能认为是占卜的东西。用占卜的箴言来解释是非常靠谱的,毕竟占卜这种东西本来就是问神,神的旨意就是箴言,箴言当然不是那么容易看懂了。所以具体意思不可奉告。



解释为占卜箴言有几个问题很麻烦解释:首先呢就是孔子他老人家就说君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可考历史及文物来看官家是远离这些的。其二从出土的东西来看也找不到占卜的有效证据,也就是说没有考古证据,从文化和历史文献来看周很少占卜,国家层面和高层知识分子也不占卜,而商可是举国占卜,不会没有一点遗风留存。其三,敬鬼神而远之的观点,自古就有,成规模的保存这么多占卜结果是什么意思呢?最后,占卜这种封建迷信最是经不起考证,如果成规模按次序保存占卜结果,这个很容易被拆穿呀,所以只要脑子正常占卜大师们肯定不会保存,记不清和打脸,还是记不清的好。





那么既然现在的甲骨文释读有疑问,为什么120多年每人重考呢?答案就是没办法重考,因为整个释读体系都错了,体系错导致我们考释的商史错了,商史错导致我们历史观错了。甲骨文这种高深的东西没有文化是考释不了的。而有文化的全都熟悉商史,一旦重考甲骨文发现颠覆对商认识的东西,我们错误的历史观第一个就反对,毕竟商史是公认的,而自己的考释是一家之言。这是一种泰山级的压力。



就这样有能力重考的被历史观束缚,而没有束缚的人又没有能力。当然甲骨文刚面世的时候王国维先生差一点就重考了,可惜天妒其才早亡其身,实为憾事,今天我们要重考甲骨文必须首先放弃我们公认的商史,放弃商史基本属于毁灭性的灾难,这个基本宣布你是整个学术界的叛徒。然而甲骨文里面商历史更正确还是我们考释的商历史更正确呢?答案当然是甲骨文里面的商史更正确。





估计只要上了上学的人都知道后戊氏鼎。鼎这个东西在华夏文化圈里面非常重要。在鼎上会刻什么呢?打开淘宝和百度。我们发现鼎上刻的都是吉祥话,刻的是我们想让神知道的东西。出土的鼎上也没有其他的文字。这个很好理解,神看着的地方你敢写其他不吉祥的话吗?万一神帮你实现了呢?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当然也许后戊氏三个字是工匠的名字。毕竟他是刻在鼎的内侧。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这三个字意思是一个吉祥话。





按甲骨文新学后戊氏大鼎上面三字的传达的意思是“保佑国家由最厉害的士兵最优秀的农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甲骨文字就像古文一样一个字就是一个词传达一个意思。三个字三个意思保佑国家,最厉害的士兵,最优秀的农民。当然这个解释有点大跌眼镜,有点妖言惑众的感觉。这很正常因为这个违反了我们对甲骨文的基本认识。这就是无法重考甲骨文的原因。





要解释我为什么这样释读?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汉字,汉字的变迁。汉字是由字根构成的,这点估计没人会反对。汉字的字根是象形和指事而来,汉字由这些字根构成他的意思也不会脱离字根太远,也就是说字根是围墙而汉字的意思是围墙内的人。会有人反对这个观点,有些字并不是这样的。这很正常,因为历史的发展总是会出现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固化了一些文字,比如射,射来自射礼,入射一寸合格。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文字产生、灭亡和改变意思。个朝代对文字进行规范确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秦统一文字,清汉字繁体化和近代汉字简化。每一次都有大量的文字异化。



甲骨文字和后面汉字的区别不会小于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区别。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文字也一样。不成熟的汉字和成熟的汉字肯定有其别。而且甲骨文的载体和书写工具也发生了很大的该变。载体和书写工具的改变必然导致文字的改变。



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不是成熟的汉字。这种成熟在于他有一套完整的造字法。他的不成熟在于没有造字规律去圆融造字法,也没有文化典故去厚重文字。甲骨文的造字是非常僵硬的,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记录一个意思给释读者。至于优不优美通不通顺这些东西还是等金文或者大篆来实现吧。至于甲骨文的读音,拜托这个根本没有意义因为这个根本不是可以读出来的。确确的同一篇文章在解放前广东读的江西人听不懂,江西人读的四川人听不懂。所以汉字一直不强调可朗读,汉字强调的是意境。





甲骨文的造字法很粗暴简单,和现在汉字的核心造字法一样。就是字根象形和指事,文字由字根意思组合而成是会意文字。甲骨文字一个字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和古文一样不用组词而后在成文。正是这样所以甲骨文字里面有些文字复杂到令人瞠目。当然这些复杂的文字很好解释其意思,因为我们只要知道他字根的意思就可以了。反而是哪些简单的字比较麻烦。因为他可能只有一笔或者一个字根。辛好我们有海量的甲骨文例,更重要的甲骨文字是汉字而且有些东西还流传了下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流传下来的东西进行深入释读。当然为了达到释读的我们也要慢慢寻找到他的造句法。



好现在我们有了造字法,我们有了海量的文例,我们还有天干这类的突破口。我们可以总结造句法,那么我们要释读出甲骨文字的意思就剩下时间了。在过去十年的水磨时间里面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在等待我们呢?

















































献花(0)
+1
(本文系瑞风瑞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