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潭湖,迎着春光再出发

 新用户9478w5cO 2023-10-24 发布于安徽

  (月潭湖水库鸟瞰图)

陈霞,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熟悉的是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我的父亲、兄长到过陈霞、迴溪,因为我的老家是汪金桥苦竹村的,迴溪则有个叔叔在那里工作、生活。陌生的是古老而又秀丽的陈霞,即将华丽蜕变,成为集防洪、城镇健康供水水源地、灌溉和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多功能水利枢纽工程,成为华东地区集旅游、度假、休闲于一身的又一颗璀璨明珠——月潭湖。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吟诵着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诗句,眼帘间闪烁着的是梦幻般的烟雨江南景色:那一片片、一处处的春潮在萌动,黄灿灿的油菜花、雪白皑皑的梨花、杏花、白玉兰在春风的吹拂下缓缓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欢迎您到月潭湖来做客!

我们一行平日里喜爱爬格、寻梦、探幽的“格虫”们,经不住“春姑娘”的百般诱惑,趁着烂漫的春光,沿着如梦似画的水乡,在县作协主席汪红兴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月潭湖库区踏青、寻幽之旅。

汪金桥,千年古村展新颜

  (汪金桥万峰塔)

汪金桥,古时名作汪溪,与商山镇、五城镇、陈霞乡毗邻,位于休宁西南方位,从县城出发经秀阳方向前行,距离约15公里路程。随着月潭湖水库建设进度的全面推进,在不远的将来,汪金桥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月潭湖水库的后花园。

汪金桥村庄始建于宋、元时期,盛于明清。清澈见底的汪溪河沿着月牙型的山势穿村而过,与太阳坞山顶上的万峰塔遥相呼应,给古朴而又肃静的小山村带来了许些灵动与生机。

漫步在古老的汪溪桥上,聆听村中年老的长者给我们讲述汪金桥的前世今生......站在青石板铺就的长满苔藓的水埠上,还能清晰可见桥头上面写着的三个古朴大字“汪溪桥”。在一处残垣断壁的古民居旁,门楼上的“遗安”两字,却着实让这些平日里“舞文弄墨的先生”们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市作协副主席、秘书长程勇军先生一语道中玄机:“'遗安’这个'迷’不是不想解读,因为它是先人遗留下来的、灿烂的徽文化精髓之体现,其内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含义可谓博大精深,就让它留给后人去解说吧。”

  (汪金桥老街“遗安”故址)

 随后,大家来到位于旧时的后街“金兆玉宅”参观。该宅建造于明代,总占地面积约100多平方米,系两进五开间徽派建筑,门槛窗户雕镂描金,堂前、厅后、阁楼均为雕梁画栋,造型别致,图案精美,1985年3月被确定为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汪金桥.神井)

  在房子的不远处,有一口长满苔藓的单孔古井,无论你有多干旱,古井却是终年不枯不竭。相传该口井水能“治病”,村里的人得了肚痛、脑热、积食的,就到古井里舀上一勺井水喝下,不多时疼痛就会减轻或消失,人也倍感精神清爽。后来有个老中医路过此地,听了古井的神奇传说后,就到古井的四周查探究竟。结果发现古井的上方山沟里,生长着一棵巨大的徽术(白术)树,徽术的根茎布满山泉水的流经之处,它的多种微量元素得以释入泉水中,人们喝下带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山泉水,对症的小病小痛自然而然就痊愈了。

村尾的太阳坞山顶,有着近“五百岁”高龄的万峰塔静静地耸立在风光旖旎、草长莺飞的青山绿水之间。万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塔身为六角五层的阁楼式建筑,塔高约20米,其中底层高约2.7米,往上逐层递减,塔内原有盘旋式楼梯(现已损毁),可让人攀登顶层,首村、汪金桥的秀丽景色一览无遗,尽收眼底。

月潭湖水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建成后的月潭湖水库大坝)

趁着春光,我们继续驱车前行。在美丽的三江源头——率水河月潭河段,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气势恢宏的大坝拔地而起,塔吊机、重型挖掘机、装载车在现场指挥人员的调度指挥下,秩序井然地工作着,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听随行的陈霞乡党政办主任佘发恨介绍,月潭湖库区将于今年的下半年开始蓄水,周边库区移民工作已接近尾声,下一步将进入库区淹没地带的植被清理阶段,以保障今后库区的有效泄洪和游人旅游安全。

陈霞、迴溪、小珰、罗州——历史不会忘记

  迴溪村一隅)

随后,我们又来到一代名儒、著名谋臣朱升故里迴溪探古寻踪。在吕家“土台子上”(“土台子上”,地名,相传当年朱升就居住于此),我们久久地、静静地站立在已颓废的“土台子上”,脑海里浮现出他当年给明太祖朱元璋打江山时所献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策。而在相隔了600多年后又被一代伟人毛泽东所借鉴,他弘扬了“九字策”之精髓,号召全国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深刻阐明了毛主席他一贯主张的和平、友好的政治、军事、外交思想。

  (梦里老家——罗州)

在即将淹没的陈霞、迴溪、罗州、小珰,大家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顺着清澈见底的率水河流域,一个个小心翼翼地、仔仔细细地寻觅着写满陈霞人民智慧与情愫的传奇故事,让它刻脑入心,不被历史所遗忘。

月潭湖——迎着春光再出发

  (致月潭湖水库建设者——勤劳的“小蜜蜂”)

穿过陈霞乡政府所在地,我们来到了未来的月潭湖小集镇——库区移民陈霞安置点。只见一座现代化、多功能的教学楼已拔地而起,工人们正紧张有序的在装潢学校内部附属设施,听随行的乡干部卜丽霞美女介绍,新建的月潭湖小学,能容纳1000多适龄儿童就读,学校有望下学期投入使用,到时孩子们就能开开心心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了。

在安置点,我见到了又在加班加点的李春铮书记。他和我住隔壁,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他天天要上班,永远没有休息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永远不知疲倦的“机器人”。他告诉我,安置点的移民安置房已严格按照设计院设计的高规格、严标准组织施工建设,安置样板房已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库区移民对样板房的结构和质量表示非常满意。安置房的地基也已全部浇筑完成,下一步将进入地表上的楼层建设。陈霞乡的每一位乡干部都在“'白+黑’、'5+2’”工作制忘我地工作着,大家舍小家顾大家,每一位建设者都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真情,抒写新的、感人的“月潭湖建设者之歌”。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充满希望与生机的、令世人瞩目的现代化旅游胜地已初具雏形;月潭湖镇正以它的“月潭湖速度”在快速、健康地崛起;一个牵动数代黄山人的美好愿望就要实现。月潭湖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宣告:山水之美,美在——月潭湖!

月潭湖,迎着春光再出发。

         海阳中学:丁顺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