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年后的巴以冲突,逆向攻击了《辛德勒的名单》

 林家小酒馆 2023-10-24 发布于上海
《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一部反战反屠杀的电影,20世界最好的作品之一,全世界青少年必观赏的电影。

一夜之间,评分骤降,从9.5分降至4.2分。

世界局势瞬息万变,自从巴以冲突以来,国内许多观众对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各持态度,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发言讨论。

各持己见,一时之间难分高下。

随着地区局势变化,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成为一个发泄口,推到风口浪尖处。

看似毫不相关的电影,应该成为出气筒吗?

电影能否保持本身的纯粹性,只聚焦于艺术本身?

30年后,人性光辉的逆向攻击

1993年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讲述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纳粹投机商人的人道主义事迹。

“二战”时期,日耳曼人投机商人拯救了千余名犹太人的故事里,活在凡俗尘世的犹太人们受到战争和政治的屠杀。

压迫与毁灭,反抗与救赎。

无论是电影主角,还是一个个边缘性小人物,都值得全世界的观影者深入思考与探索。

人性光辉,是观影者探讨最多的论题。

《辛德勒的名单》中有这样一段故事:来自捷克的德裔纳粹商人凭借第三帝国法律给予的优势种族身份与政治身份,利用犹太人的廉价劳动力、战争贸易跻身商界新贵。可辛德勒心中尚未消失的朴素人性和同情心被冰冷的大屠杀唤起,开始拯救自己工厂里的犹太人。

他不留余力的拯救计划,是欧洲“二战”黑暗时期的一抹人性光辉。



而电影导演皮尔伯格凭借高超的叙事结构和影像塑造技术,让“人性光辉”成为观影者最深刻的记忆。

至今为止,许多观影者心里犹太人一直在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存在,他们流亡在外,不得回到自己的家园。

从此之后,许多电影中犹太人的形象受此影响。

俗话说,经典之所以流芳百世,因为它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可当前的巴以冲突,似乎让经典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经不起检验了。

当下巴以冲突瞬息万变,从10月初以色列展开军事行动以来,冲突已经造成几千人丧生。巴勒斯坦加沙地区被轰炸的惨象和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一时之间引起舆论反转。

有人表示:以色列如今杀害无辜百姓的做法,当初犹太人被屠杀的行为,有何区别?

此时,巴以冲突和《辛德勒的名单》,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联系。



《辛德勒的名单》

( 人性· 光辉 )

时间轮转,电影一书中的人性光辉冲破壁垒,以“逆向”的方式来到现实世界,开始攻击观影者。

散发人性光辉的拯救者

受到压迫屠杀的受害者

伤害无辜之人的轰炸者

三者的身份变幻莫测,荒诞感瞬间散发而出,人性光辉成为一种攻击武器,伤到人们内心的柔软处。

观影者涌入打低分和差评的背后,有宣泄情绪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人性光辉的反噬效果。

是观影者对标志着“反战反屠杀”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质问:当电影艺术中宣传的核心主题受到冰冷残酷的现实冲击时,

人性光辉盖何去何从?


若批判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辛德勒的名单》被打低分和差评后,引起强烈的争议。许多人都在讨论:低分和恶意差评,到底合不合理?

有人认为电影口碑发生改变,从“辛德勒的拯救是人间至善”变成了“犹太人活该”;有人认为用情绪化的主观行为去衡量电影艺术价值不合理。

甚至官媒下场表示:不能人云亦云,需要聚焦于电影艺术本身,而不是让电影成为政治情绪的出气筒。

充满无数赞美声音和色彩的划时代性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一时之间被巴以冲突左右,口碑两极扭转。

这么看来,着实不应该。


可是,电影艺术,真的能保持纯粹性吗?

若批判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这是时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费加罗报》报头下面的话。

或许十八实际法国剧作家马舌也未曾想到,他借助喜剧《费加罗的婚礼》说出的话,会成为当今新闻媒体捍卫言论自由的标志。

电影评分以一种戏谑性的闹剧进行,可这场闹剧背后,也是时代对《辛德勒的名单》的检验。

观影者当初能被电影中的人性光辉打动,现在为何不能对电影进行批判?



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永不过时。

每一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环境背景和时代烙印。如果脱离时代去解读当时的作品,必然不合理。

可是,只结合当初的时代背景去解读,也是“虚妄式”解读,毫无意义。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殊性和烙印。



创作者身处的时代背景,观影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二者结合之后的解读,才是最真实的。

以这样的方式解读后,还能经得起检验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经典作品。

《辛德勒的名单》评分骤降,是观影者对电影的批判,对电影本质的叩问。

20世纪最好的作品之一,那时候的它荣誉加身,奖项无数;可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辛德勒的名单》:

——它能接受当初的赞美,为何不能接受现在的批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