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库伦齐斯国大第二场,普罗科菲耶夫专题听到顶不住

 阿里山图书馆 2023-10-24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普罗科菲耶夫最为大众熟悉的是第一交响曲“古典”和彼得与狼,如果说这是你对作曲家的第一印象,技巧圆熟而又心态年轻(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那么它后来的交响乐作品大致也是这样的底色。
可能普罗天生就不是扛起历史责任的那种作曲家,既然有老肖(肖斯塔科维奇)女娲补天,稳坐苏联头号作曲家称号,那更用不着承担时代使命了。所以在我看来,普罗的音乐大部分是相对纯粹和不在热点上的。
作于1917年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944年的第五交响曲,分别对应着十月革命以及二战势如破竹的重大年代,果然是没有什么波澜在其中。
库伦齐斯与音乐永恒乐团的演绎有别于以往我听过的录音,可以说几乎是新作品。担任独奏的小提琴家正是第一晚在《天方夜谭》发挥不佳的首席奥尔加·沃尔科娃。
如果以大卫·奥伊斯特拉赫的经典录音作为标杆,沃尔科娃显然缺乏独奏家的实力,在老一辈的传统演绎中,普罗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仍归为高贵抒情、炫技服人的作品。沃尔科娃与库伦的合计则让它更“现代”,现代到脱离协奏曲的形式,更像是一首小提琴作为独立声部的乐队作品。
为了突出独奏小提琴的声音,音乐永恒首次在两天的演出中全员坐下来(库伦与沃尔科娃站着)。从不适应到适应,我为之捏把汗的小提琴基本上按照新思路顺利完成了这部作品。
普罗别出心裁,为这首协奏曲设计了慢快慢的三乐章结构,与传统的快慢快反着来,音乐本身被库伦与沃尔科娃突出为狂想曲风格,参考那些吉普赛形象的小提琴作品。
对比第一天的音乐会,这首作品放第二天上半场果然也是为了突出音乐永恒色彩感的,只是没有其他乐器的独奏段落。
协奏曲第二乐章谐谑曲最为酸爽,从令人头晕目眩的高速乐句与拨奏,到模糊的滑音、靠近琴马的特殊顿奏与无比通透的泛音,音乐家发挥出极其爆棚的效果(非常Living Stereo)。库伦以一招斜上方45°角超人起飞的动作结束该乐章,这应该是国大历史上首次指挥家凹造型凹到飞起吧(不知道有没有谁拍下来)。
第三乐章随着高音区的小提琴独奏静静结束,这一段等于实名举报独奏家的水平,希望在接下来的巡演中能够提高了。我本来扭头出门中场休息,被好心的工作人员叫住说有返场,竟然是伊萨伊第四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阿勒曼德……效果比想象得好一点。
下半场音乐永恒恢复站姿。普罗第五交响曲诚如以上所言,几乎是演成了另一部新作品。此作相对上演的不多,其他城市的听众值得预习预习。
库伦整体节奏较慢,音乐线条撑得非常饱满,普罗五变成了一部超大型抒情芭蕾舞剧,越听越有一种欲罢不能,仿佛眼前不断更换着场景和舞蹈。

作曲家在二战的最后阶段写出这首作品,同时期诞生了老肖以战争为题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八交响曲》,普罗是这样解释第五交响曲的,“这是一首为自由和快乐并具备纯洁而高尚的精神的人们而所写的圣咏”,“我不能说我是故意选择这一个主题,但我是出生于这个充满喧嚣声的年代,音乐本来在我心里就已经成形了,并且充满我的灵魂”。

听的时候,我感觉普罗与伯恩斯坦重合在一起,两个人写作交响曲有着共同的乐观精神,所以他们才在创作中那么自由吧。(伯恩斯坦大师有一个与以色列爱乐的普罗五录音,点击阅读原文欣赏,与库伦现场有共同点)
第二乐章是作品的亮点,喧嚣、活力、夸张、真诚,库伦擅长的舞曲节奏无疑让人们跃跃欲试,尾声的锣鼓喧天又是一次动态示范。第三乐章库伦挥得很浪漫,那曲折迂回的心事不输给第一天晚上的拉赫玛尼诺夫。第四乐章戏谑的快板囊括了前三个乐章的主题,库伦仍然保持全线开火的状态,勇不可挡,我已经听到有点顶不住了。
回顾库伦与音乐永恒中国巡演北京站,第二场音乐会的确不如第一场好听,且在音乐强度上超过第一场,但两场听下来,不仅有助于了解库伦的更多特点,也让我们确认一件事,库伦与音乐永恒让中国乐迷又多了一个世界一流组合的选择。
相信库伦与音乐永恒也期待着年年来这里!对了,贝多芬、马勒是不是得先排上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