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躺床上别磕头,厅堂莫把遗像留”,是啥意思?遗像该放哪里?

 三农小毛 2023-10-24 发布于湖南

近些年在农村兴起了一个冷门的生意,虽然投入不大,也不需要雇人,几千块钱的投资,却能挣得盆满钵满。如果不吃辛苦的话,一年挣二三十万不成问题。

这种冷门的生意就是去农村给老人们拍照。别看现在人手一个手机了,但是很多人却并没有照片。前不久我村里就来了一个给老人拍照的小伙子,一个相机,一台打印机,一台电脑。拍好以后,用电脑简单的ps处理一下,之后就打印出来。

既然要拍照,肯定是少不了相框的,而这个相框就是暴利。小小的一个就要几十块,而大的则根据材质不同、款式不同价格也不同。这样拍几张照片,然后购买几个相框就是数百元。

之所以如此多的老人们热衷于拍照,是因为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拍个照,特别是夫妻一起拍照,所以想拍照留个纪念。当然了也有很多也不完全是他们想要拍照,更多是为了留着以后去世之后用的——遗像。

和大家说起这些,是因为在我国民间还有一句老话,也是和遗像息息相关,那就是“人躺床上别磕头,厅堂莫把遗像留”,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遗像不能挂厅堂,那到底应该挂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其实老祖宗的这句话也不难理解,它的字面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还躺在床上的时候,就不要急着去磕头了,因为它虽然疾病缠身了,但却并没有去世。就算是一个人去世了,而他的遗像也不宜长时间的挂在厅堂之中。这又是为什么呢?

看到这里,估计有些人十分的困惑不解了,虽然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是不能随便给他人磕头的,但是给长辈磕头也应该没什么吧?这样既是诚意,也是对长辈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于行将就木的人。

其实要了解这句话,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它的背景。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一般都是秉承着子承父业的规矩。即当家中的父母去世了以后,儿子就可以继承家产的。尤其是在古达的富贵人家,这种情况就更为突出了。像古代的一些王公贵族之家,甚至会为了争夺权利、财富而兄弟相残,甚至是父子反目的也有不少。

因此如果在老人躺在床上还没有去世,就给人磕头了,这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其言外之意大家也看得明白,就是有着诅咒床上之人快些死去的意思。因此古人的这话,是在提醒我们对即将去世之人也要有尊重,能抢救就尽量去抢救一下,说不定还真的能救活。

至于后半句,其实也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遗像毕竟是去世之人的相貌,如果把它挂在厅堂的话,确实是有些不雅,不仅是对去世之人的不尊重,也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因为厅堂就是用来招待客人的主要场所,自然这里会经常人来人往的。把先辈的遗像挂在厅堂,这里过于热闹、喧哗,肯定是不合适的。遇到有些不懂理解的小孩子,还会对遗像指指点点的,这就更是对先辈的不尊重了。正所谓“人多嘴杂”,万一有人说出了不尊敬逝者的话,这都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另外在过去的遗像基本都是以绘画出来的,肯定是和真人有些偏差的。就算是现在有了照相的技术,可遗像基本都是黑白色的,再加上是比较肃穆,看起来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恐怖的气象,这样的照片挂在厅堂,就容易吓到客人的。

就算是对于家人,遗像也是不宜挂在厅堂,因为容易睹物思人,这样就容易勾起伤心的回忆,从而让在世的亲人久久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所以从这些角度考虑,遗像也是最好不要挂在厅堂的。

那既然如此,遗像应该摆放在哪里呢?或者是老人的遗像该如何处理呢?其实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因此处理遗像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如果家族中有祠堂的话,那就是摆放遗像最佳的位置了。像古代的一些大家族都是把遗像摆放在祠堂里,定期都会有人供奉的。这是对逝者最大的尊敬,鹅是最为正统的做法。

如家族没有祠堂的话,也可不要把它放在厅堂,最好是用红布包裹起来,放在柜子里好好收藏起来。等到传统节日、忌日等特殊的日子再拿出来缅怀。

在有些地方还有直接把遗像一并烧掉的,就是在守孝三年以后,就把遗像烧掉了。也可以把它换成小的照片张贴在墓碑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