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鸱吻的演变

 我心飞翔gvqwh5 2023-10-24 发布于安徽







古建筑正脊两端的兽形(鸱尾—鸱吻—螭吻)

[星R]鸱尾是鸱吻的前身,早在晋代就已经出现,原本只能皇室成员和“位列三公”的高官所居住的建筑上使用。但在南北朝时期,如宗教、墓室建筑中的壁画、石窟中所示,鸱尾当时的使用范围已比较广泛。隋唐时期逐渐成熟,大约到了唐代中晚期,鸱吻逐渐取代了鸱尾,占据了屋顶的两处高点。由“尾”转变为“首”的这一过程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从上翘的尾部变为噬脊的兽头。

[星R]中晚唐时期,鸱尾转向鸱吻,受到鱼类形态影响的变化更为明显。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在早期典籍的记录中,凤鸟本身就含有鱼的形态。另一方面,至晚在唐代,鸱的形象受到了来自佛教中摩羯鱼造型的冲击。

到了元代,以龙为题材的鸱吻初创,也称之为龙吻。这一时期龙生九子的传说,广泛记录于当时学者的著作中,鸱吻也称之为“螭(chī)吻”,成为九子之一,形态上向龙形又迈进了一步。龙角张扬,龙身盘绕,增添了龙爪装饰。

到了明清,这类龙形的鸱吻以更为华丽的姿态屹立在建筑的顶端。

[星R]螭吻,龙生九子之一,一般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其特点是龙头鱼身,口润嗓粗而好吞.。螭吻由鸱尾、鸱吻演变而来,唐朝以前的鸱尾加上龙头和龙尾后逐渐演变成明朝以后的螭吻。

经常被安排在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建筑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螭吻背上插许逊的剑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防鸱吻逃跑,让其永远喷水镇火;另一传说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这里取避邪的用意。其寓意有驱凶辟邪、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作用。

✨望兽是螭吻的变种 。螭吻是吞脊兽,口向内,多安装在重要建筑上。望兽口往外,多安装与门楼、钟楼等之上,取瞭望之意。也安装在歇山顶的垂脊、戗脊上,当作垂兽戗兽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