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老了才明白,最大的底牌不是有钱,而是“习惯”

 布衣粗食68 2023-10-24 发布于湖南

人老了,若是有退休金、存款,幸福的日子就如约而至了。

想法很好,但是很多老人,却一直是苟延残喘的状态,还抱怨生活太苦。

原来,“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时候,金钱也会失效,甚至带来灾祸。

艺术家王尔德说过:“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从中年到老年,我们形成了很多习惯,若能坚持好习惯,丢弃坏习惯,那么幸福就会延续。

01

锻炼的习惯,带来健康的身体。

有句很好的忠告:“健康的人未察觉自己的健康,只有病人才懂得健康。”

人呢,不躺在病床上,总觉得,“病痛”是别人的,和自己无关,也不要担忧什么。

直到有一天,自己躺在病床上了,才知道过去的想法,多么幼稚。

健康是无形的财富,谁都知道,但是如何维护健康,我们却常常做背道而驰的事情。

为了多得一些钱,就熬夜加班,甚至去做危险的事情。总以为,富贵险中求,没错啊。

把“拼命三郎”的习惯,带入了老年,你会发现自己压根就没有正确锻炼,也没有好好休息。

而那些健康的老人,却在早睡早起、跑步跳舞、注意养生。

有一个叫卡门的女模特,八十多岁时,还能走T台、拍写真。

她认为,是学习芭蕾造就了好的身材,好的吃饭习惯,维持了身段。

当然,从她的工作中,还能发现,微笑是最好的气质。

锻炼是循序渐进的,一辈子要延续的事情,别等老了,就每天无所事事,让时间溜走,也别不自律。

02

关爱的习惯,成就家庭的温暖。

人老了,最坚强的后盾,就是自己的家庭。

虽然,年轻的时候,我们口口声声说:“不靠子女,一个人也精彩。”但是到了走不动的时候,就不会这样说了。

有家人愿意照顾你,就是最大的福气。

扪心自问,你不关心家人,怎么会得到家人的关爱呢?不要用道德绑架的模式去逼着家人为你付出。

家人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你做的一切,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物理学家周培源,二十七岁的时候,去朋友家做客,结识了王蒂澂。

两个人一见钟情,然后走进婚姻。

令人佩服的是,周培源每天都会说“我爱你”。

他在五十多岁时,耳朵不好使,因此说话的声音很大,表白的话,邻居都能听到。

在妻子王蒂澂生病期间,周培源走到病房门口,隔着玻璃,做出“我爱你”的口型。

顺理成章,他的家庭格外幸福,夫妻相伴几十年,从未争吵。

如果你习惯性牵着爱人的手,那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如果你习惯性关注子女的成长,那么你就是子女命里最大的贵人。

想要爱人照顾,子女孝顺,这是需要你孜孜不倦地付出的,而不是丢几个钱在家里那么简单。

情感的互动,对于谁的家庭,都不能缺少。

03

节俭的习惯,留下无尽的钱财。

赚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是为什么很多家庭,收入不少,但是仍旧穷困呢?

其实,最好的赚钱方法,是“开源节流”。

我的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年收入也就是几千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母亲挑着一担青菜去集市,卖了五块钱。

母亲花了两元钱,买了生活必需品,然后就回家了。两角钱一个的馒头,她都舍不得。

现在,母亲常常穿家里的旧衣服,不管谁的,都不嫌弃。还坚持种菜,减少家庭开销。

过年的时候,母亲开心地说:“我也有五万存款了。”

想一想,一个老母亲,一辈子的存款就五万,真的不多,但是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只要用心生活,存款一定会有。

人老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坚持过简朴的生活,退休金也会每个月有结余,从而为余生,增加底气。

04

慈悲的习惯,积累余生的福德。

在杭州某小区清理垃圾的年师傅,从垃圾堆里翻出一包衣服,用手一捏,就找到了一万块钱。

他没有激动,而是为失主着急。

经过调取监控,他找到了失主——71岁的周阿姨。当场,阿姨就拿出五百块钱,作为感谢。

但是年师傅摆摆手:“钱不要,给一个奖状吧。我要告诉孙子一个道理:不偷不抢,拾金不昧,以身作则。”

网友都给年师傅点赞:“人穷志坚,儿孙榜样。”

一个家庭,只要老人有德,那么再穷都不怕,还会得到周围人的关照和帮忙。

这个社会不冷漠,只是没有人愿意去扶一把要“讹诈人的老人”,也没有邻居敢和人品很差的老邻居搭话。

常常做好事的老人,小区里的人,会对他敬佩。在他很老的时候,有人帮忙扛煤气罐、送大米、买菜等。

说句良心话,只要问心无愧,走到哪里都底气十足。

05

人老了,要明白,底牌是撑起做人的底气的,而不是过为所欲为的生活。

若要得到底牌,仍旧要厚积薄发,不是一次行动就终生受用。

以后需要花钱,但是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了,更不能唯利是图,滋生欲望。

毛姆说过:“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人啊,活到老学到老,始终在积极向上,否则就是“不进则退”,会丢了老本。

人生如棋局局新,每天都刷新底牌,日子旺上加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