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心电图描记

 吴翠平书馆 2023-10-24 发布于内蒙古

实验要求:

1.携带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本,做好实验原始数据记录(标红项都需要具体实验数据及(或)相关分析)。

2.做好预习P97-P102内容,课堂讨论。

3.由于心电图描记每位同学都要测量分析,需要直接接触体表,请注意衣服样式便于开展试验,特别提醒不要穿连衣裙(!!!)。

4.天冷注意防寒。课程授课时间(2学时)不够全部同学做完心电图,可在其他时间班级分组组织完成。

参考视频:

心电图描记:

http://my.tv.sohu.com/us/20310476/11053866.shtml?src=pl

课堂讨论:

  1. 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的原理是?

  2. 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本次实验中如何判定?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3. 心电图是什么?正常心电图包含几个波,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4. 本次实验记录心电图用到几部分导联?这些导联分别置于哪些位置?共形成多少导联心电图?

  5. 理论课上已学习部分心电图的内容,当你拿到自己的心电图后,如何分析自己的心电图?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学习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熟悉正常心电图的波形。

二、实验原理:

(1)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测量血压时先用气球向缠缚于上臂的袖带内充气加压,压力经软组织作用于肱动脉。当所加压力高于心收缩压力时,由气球慢慢向外放气,袖带内的压力即随之下降,当袖带内的压力等于或稍低于心缩压时,随着心缩射血,血液即可冲开被阻断的血管形成涡流,用听诊器便开始听到搏动的声音,此时检压计所指示的压力值即相当于收缩压。继续缓慢放气,使袖带内压力逐渐降低,当袖带内压力低于心收缩压,但高于心舒张压这一段时间内,心脏每收缩一次,均可听到一次声音。当袖带压力降低到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复又畅通,伴随心跳所发出的声音便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检压计所指示的压力值即相当于舒张压。

(2)心电图描记:心脏在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位变化。此种电位变化可通过心电图机从人体表面记录下来。这种从体表记录出来的心脏的综合电位变化曲线即心电图。心电图可反映心脏内综合电位变化的发生、传导和消失过程,不能说明心脏收缩活动的变化过程。

Image

动脉血压测量

Image

动脉血压原理

三、实验仪器、试剂和材料:

人、血压计、听诊器、心电图仪,75%酒精棉球。

四、实验步骤:

(一)人体血压测量

1.测量安静、坐位时的血压

(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血压计由检压计、袖带和气球三部分组成。检压计是一个标有刻度的玻璃管,上端通大气,下端和水银储槽相通。袖带是一个外包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借橡皮管分别和检压计的水银储槽及橡皮球相通。气球是一个带有螺丝帽的球状橡皮囊,供充气或放气之用。  

(2)受试者端坐位,脱去右侧衣袖,静坐5 min。

(3)受试者手掌向上,前臂伸平,置于桌上,令上臂中段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外展45°,将袖带卷缠在距离肘窝上方2cm 处,松紧度适宜,以能插入两指为宜。

(4)测试者将听诊器两耳器塞入外耳道,使耳器的弯曲方向与耳道一致。

于受试者肘窝处靠近内侧触及动脉脉搏,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其上。

(5)测试者一手轻压听诊器探头,一手紧握橡皮球向袖带内充气使水银柱上升到听不到“血管音”时,继续打气使水银柱继续上升2.6KPa(20mmHg),一般达24KPa(180mmHg)。随即松开气球螺帽,徐徐放气,以降低袖带内压,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当突然听到第一声“砰、砰”样的声音(“血管音”)时,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代表收缩压。

(6)继续缓慢放气,这时声音发生一系列变化,先由低到高,而后突然变低钝,最后完全消失。在声音由强突然变弱这一瞬间,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代表舒张压

(7)记下确定数值后,将压脉带内空气排尽,使压力降为零,再重复测两次,取平均值。

2.测量肢体运动后的血压

打开袖带与检压计的皮管接头,令受试者带着压脉带在室外跑跳2min或室内做蹲起运动,如30s 20次下蹲,2min 60次下蹲等。运动后立即将接头接好,测定血压观察运动后的血压变化。

3.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

让受试者仰卧于实验台上休息5 min后,每隔5 min测量血压一次,共记录三次。 

再测量取坐位后的血压,每隔5 min测量血压一次,共记录三次。

然后让受试者严格地取立正姿势15 min钟,每隔5 min测量血压一次,共记录三次。观察不同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4.测量呼吸对血压的影响

向压脉带内打气加压后,徐徐放气到听见收缩压的血管音为止,旋紧打气球螺丝。让受试者作缓慢的深呼吸1min,而后立即测量其血压。

让受试者做一次深吸气后闭气,对膈肌和腹肌施以适当的压力,在此期间测量其血压并记录其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

1. 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2. 受试者无论采取坐位或卧位,上臂必须与心脏同一水平。

3. 袖带应平整地缠绕于上臂中部,松紧适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时,不可压得太重,不可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压在袖带下进行测量。

4. 动脉血压通常连测2~3次,取其最低值。每次测量应在半分钟内完成,否则将影响测试结果。

5. 发现血压超出正常范围时,应让受试者休息10min后复测。在受试者休息期间,可将袖带解下。重复测定时,袖带内压力必须降至零后休息片刻再打气。

6. 使用血压计时把水银槽的开关置于“开”位置,血压计用毕,把血压计向水银槽方向倾斜,使水银送回水银槽并将水银槽开关置于“关”的位置,防止水银外露。然后将袖带内气体驱尽,卷好袖带放置盒内,合上外盒时应防止玻璃管折断。

(二)心电图记录的操作步骤:

 (1) 接好心电图仪的电源线、地线和导联线,打开电源开关。预热3~5分钟。

 (2)受试者静卧检查床上,放松全身肌肉。检查者用酒精棉球擦拭受试者腕关节和踝关节内侧上方的皮肤,为了保证导电良好,可在放置引导电极部位涂少许电极糊,也可用1%盐水棉球擦拭替代电极糊。然后安放引导电极,接上导联线。各导联线连接的方法为:红色—右手,黄色—左手,绿色—左足,黑色—右足(接地),白色—胸导线。(胸导联的连接见实验课本P101 图2-41)

(3)调节心电图仪

① 放大倍数(增益):选择“1”,使1mV的标准电压移动描笔10mm,即记录纸上纵坐标每小格(1mm)代表电压0.1mV;

② 走纸速度:一般选择25mm/s,即记录纸上横坐标每小格(1mm)代表时间0.04秒(40ms)。

(4) 依次记录Ⅰ、Ⅱ、Ⅲ、aVR、aVL、aVF导联的心电图。

(5)取下心电图记录纸进行分析,取下引导电极,关电源。

2.心电图的基本分析:

(1)心电图各波、段的辨识:(请在各自心电图上标出

辨识Ⅱ导联的P波、QRS波群、T波、P-R间期、Q-T间期以及S-T段。

(2)心率测定:(请提供数据)

测量相邻两个心动周期中P波与P波的间隔时间或者R波与R波的间隔时间,要求测量出5个连续心动周期的P-P间隔时间或R-R间隔时间,然后求出它们的均值,代入以下公式:

心率=60/P-P或R-R的平均间隔时间(s)

     (3)心律的分析:(请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

心律的基本分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主导节律的判定:正常的主导心律是窦性心律,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是:P波在

I、II、aVF、V4~V6导联中直立,在aVR导联中倒置,P-R间期在0.12-0.20s以上。

b.判定心律是否规则整齐:如窦性心律中最大的P-P间隔和最小的P-P间隔时间相差0.12s以下,则为规则整齐的窦性心律;如窦性心律中最大的P-P间隔和最小的P-P间隔时间相差0.12s以上,则为窦性心律不齐。

c.有无期前收缩或异位节律出现

    (4)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

测量Ⅱ导联P波、QRS波群、T波的波宽(时间)和振幅(电压,测量P-R段、P-R间期和Q-T间期的时程时时间)。

   实验注意事项

1.要爱护仪器,不测时应将仪器电源关掉。

2.描记时应尽量减少交流干扰,要注意以下事项:

(1)描记心电图时,受试者尽量放松全身肌肉;

2)室内温度应以22℃为宜,避免低温时肌电的干扰。

3)电极和皮肤应紧密接触,防止干扰和基线漂移。

(4)保持安静,周围的人不要接触受试者及检查床。

附图:

Image

图1  导联模拟图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