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7年毛主席来到寺庙,老方丈留下两个预言,没想到日后竟然实现

 小天使_ag 2023-10-24 发布于湖南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在毛主席于湖南师范就读时,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加岳父,杨昌济先生。

在那段求学期间,杨昌济先生对忧国忧民又文采斐然的毛主席相当关照,并认为毛主席是自己最出色的三个学生之一。

那么,另外两位被杨昌济先生视为得意门生的又是谁呢?答案是蔡和森与萧子升。

萧子升


这三人曾经号称湘江三友,并且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中蔡和森先生,也是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革命者,于1931年因叛徒出卖而被反动派杀害。

而萧子升先生却在后来和毛主席分道扬镳。有意思的是,从曾经的革命同志到天各一方,确实,在1917年时便已有端倪了。


少年知己

1910年,17岁的毛主席离开了韶山老家,来到了湘山县求学。在这里,毛主席很快就靠着出色的才华和过人的胆识,认识了两位朋友萧子升与萧三。

尤其是萧三,更是对毛主席佩服得五体投地,还多次邀请毛主席来自己家中做客。在萧三的家中,毛主席又得到了老师萧月英的赏识。


在对毛主席进行了一番才学和人品上的考究后,这位先生对毛主席很是赞赏,特意允许毛主席来自己的家中,借阅那些珍藏的古籍。

并且萧先生叮嘱自己的两个儿子,毛润之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你们两个要好好照顾他。

对于父亲的叮嘱早就已经被毛主席所折服的萧三,自然是满口答应,可一旁,正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萧子升就不以为然了。

萧子升能够在后来和毛主席并列为湘江三友,才华自然是有的。


再加上虽比毛主席小了一岁,但早就已经在师范读了两年书的萧子升,更是觉得自己的才华未必也比毛主席差,因此一直好奇,还特意找到了毛主席商谈文学。

一番切磋交流之后,毛主席便与萧子升成为诗文好友。并且,萧子升力劝毛主席不应该在这个小地方读书,应该去湖南第一师范,那才是更适合毛主席的去处。

最终,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毛主席在第二年的秋天也进入了湖南第一师范,并结识了杨昌济先生。

说起来,萧子升能和毛主席成为朋友,除了两人在文学上都有极深的造诣外,性格相投也是重要原因。

杨昌济


湖南师范学院虽然是一所新式学院,招收了不少的农家学生,但不可避免地也有不少仗势欺人的富家公子。

而面对这些仗势欺人的家伙,毛主席可从来不惯着,不仅果断出击,而且还经常为别人打抱不平。巧了,萧子升在当时的湖南师范也有个绰号名叫萧菩萨。

在学校里,萧子升就像是一位知心大哥哥,不仅帮助其他同学补课辅导作业,还经常接济那些家庭贫困的同学。

虽然性子软了一些,但也算得上是急公好义了。也难怪他能和毛主席那么聊得来。


而在后来,萧子升毕业离开了湖南师范,也依旧和毛主席交往密切,两人经常互相写信,切磋文学,成为莫逆之交。

看似亲密无间的两人,实际上却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而最先看出这一点的,则是一位僧人。


虽是朋友,却难同路

时间来到了1917年,彼时中国社会的革命运动可谓此起彼伏,而作为热血少年的毛主席和萧子升自然也参与其中。

于是,在当年的暑假之前,毛主席就找到了萧子升,向他建议,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趁着这个时间,咱们去各地乡村调研一下如何?


对于毛主席的邀请,萧子升欣然应许,于是乎,两人就结伴。按照规定的路线,四处察访民情。

有一天雨夜,两人来到了一座寺庙,向方丈表示了自己两人因为忙着行路,结果错过了住处,现在又下着雨,无法前行,所以特请在寺庙中借宿一晚。

对于这个请求,老和尚没有拒绝开门迎客,并让人烧了两碗姜汤,帮助他们驱寒。长夜漫漫,三人无聊,便开始了聊天。

老和尚活得久,见多识广,再加上常念佛经,各种哲理妙语层出不穷。


萧子升与毛主席虽是初出茅庐,但自幼博览群书,再加上又对文学颇有研究,一时间三人也是相谈甚欢,颇有相见恨晚之势。

然而,聊着聊着,只见老和尚一声叹息,对两人说道虽然两位施主如今关系亲密,但以老衲所见,只怕日后终究难以同道啊!

和尚的这话立刻就引起了两人的注意,纷纷开口询问:为何会有此种看法?随后,老和尚便对两人分别进行了点评。

和尚对毛主席说,施主气宇轩昂,言行之间又颇有浩然正气,只怕日后定然成就不俗。

毛主席对于和尚的夸赞也只是莞尔一笑,虽然此次的毛主席早就已经立志救国,但是他所相信的从来都是自己,而不是这些神鬼寓言。


见毛主席不太信和尚,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又转过头来,对着萧子声一声叹息:我看施主与佛有缘,不易入仕参政,否则,只怕日后竟然落得客死他乡的下场。

萧子升听后也是开朗一笑,对老和尚还礼孝道多谢大师担心了,但是我心中一番救国之念,又岂能在寺庙中荒度岁月?

第二天一早,毛主席和萧子升拜别了和尚,继续踏上了自己的征途。


一语成谶

其实当年老和尚所言并非所谓的神鬼寓言,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老人对着两个青年和这世道的理解猜测罢了。

而事实证明,这个老和尚看人是相当准的。虽然两人都是热血青年,都有革命理想,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政治观念。


1918年,两人共同创办了新民学会,用以号召有志青年参加革命救国救民。然而,没过多久,围绕着新民学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两人就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两人的争执在1921年爆发,生性恬淡的萧子升,或许是对当时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各种革命主义死了心,转而支持起了无政府主义。

而此时的毛主席则已经开始拥抱起了共产主义。之后,围绕着新民学会的去留,两人更是彻底分道扬镳。

毛主席希望能够将新民学会彻底打造成共产主义社会青年的团组织,萧子升则认为新民学会应该拥有自由的政治信仰,而不是成为共产主义的分支。


信仰的冲突使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再加上不久后,萧子升进入了国民党,政府当官,而毛主席则投身到了共产党之中,两人的关系越发疏远了起来。

尤其是在1926年,伴随着国共两党关系的彻底破裂,曾经的知己好友终于彻底分道扬镳了。

只不过需要声明一点,虽然萧子升在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选择了国民党,但这可不代表萧子升认可后来国民党的反革命行为。

时间来到了1931年,918事件爆发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竟然坐视东北三省沦陷!


这一举动强烈地刺激了萧子升,萧子升多次联合有志之士向蒋介石请命抗击日本侵略者,维护中国的主权完整!

然后,萧子升不出意外地就被国民党上层打击了。

见国民党是如此的废拉不堪,任由日本人对中国领土的蚕食,萧子升在心灰意冷之下,于次年离开了中国,跑到了乌拉圭,在那里教书育人,直到1976年去世。

临终前,萧子升最后的遗愿就是将自己的骨灰送回老家,与发妻合葬。


另外说一句,从1927年后,萧子升便再也没有和毛主席有过联系了,倒是毛主席在新中国建立后,曾邀请他回来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

但都被萧子升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为由拒绝了。正应了当年老和尚的预言,不可做官,否则恐怕要客死异乡。

至于毛主席在和萧子升分道扬镳后,则毅然决然地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发动农民运动,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口号,并在井冈山上率先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念。


之后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延安,再从延安到北京,毛主席带着中国的劳苦大众一步一步砸碎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压迫的大山,带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永不坠落的太阳!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九州同悲,万民号啕!


结语

人生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可能曾经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

萧子升


然而最终能够陪我们走到最后的人,却是寥寥无几,甚至曾经生死与共的知己,也有可能形同陌路乃至分道扬镳。

对于这些,我们可以感到惋惜,但却不能因此而驻足,更不能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因为我们自己的路终究是要靠我们自己走下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