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广迎 ‖ 君子“慎言”

 御云斋艺术馆 2023-10-24 发布于北京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易传·系辞上》)

《易传·系辞》记载的这段话,是孔子关于“慎言”的著名论断。意思是说:君子在私室说的话,如果是好的言论,在千里之外,也会使人感动,产生共鸣,更何况近在身边的人呢?相反,如果是不正当的言论,在千里之外,也会引起人的反驳,更何况近在身边的人呢?言论由自己口中发出,在民众身上造成影响;行为在近处发生,在远处产生作用;言论与行为,对君子来说,像是门的轴,弩箭的扳机,门轴与弩机,一旦发动,就已经主宰了荣誉或耻辱,君子的言论与行为,足以动摇天地,怎么能够不谨慎呢?(参见孙振声:《白话易经》)

儒家教义,向来把“慎言”作为一种美德来倡导。一部《论语》,反复强调“慎言”,并将其作为君子的衡量标准之一。诸如: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讷于言”就是少说,“敏于行”就是多做,亦即少说多做。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孔子说:古人的话不轻易说出口,是怕因为自己做不到而羞耻。慎言的根本原因是“信”——即说到一定做到。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孔子说: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传播,这不是道德的行为。对各类流言蜚语不信不传,是君子之德。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意思是说:陪伴在君子旁边,要注意不要犯三种错误:谈话时还没轮到你,你就抢着说话,这是’躁’;轮到你时,你却不说,这是’隐’;不看脸色而贸然说话,这就是’瞽’。

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说:言辞只要能够表达意思就可以了。孔子一直反对巧言,这是对于说话多少的标准。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斯言也訒,其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论语·颜渊》)这段对话的意思是: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不要随随便便说话。”司马牛又问:“不随便说话,就是仁了吗?”孔子答道:“这事做起来很困难,说起话来能不慎重吗?”由此看来,孔子对夸夸其谈的人显然是不喜欢的,所以“慎言”总是被强调为仁者的特质之一。(参见钱宁《新论语》)

孔子所以强调君子“慎言”,愚以为至少有两个意思:一、少说话,言多必失;二,说话要有分寸,不可信口开河。即一言可致兴丧之谓也。

当今盛世,民主空气日浓,学术气氛日厚,然每见某些好为大言者,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家国大事,妄自评议,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天上地下无所不晓,似乎天下间唯他得到了真理一般。其实所言皆浅薄语也。

《群书治要》引桓谭《新论》曰:“夫言行在于美善,不在于众多。出一美言美行而天下从之,或见一恶意丑事而万民违之,可不慎乎?”

明陈继儒云:“余闻之师云:未读尽天下书,不敢轻议古人。然余谓:真能读尽天下书,益知古人不可轻议。”(《读书镜》)

清人章学诚曰:“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身之所处,固有荣辱、显隐、屈伸、忧乐之不齐,而言之有所为而言者,虽有子不知夫子之所谓,况生千古以后乎!”(《文史通义·文德》)

三十年代的老宣指出:“人所以好多言,全是起于自以学识道德高于别人。殊不知这种行为最容易显示自己的浅陋。”(《乱语全书》)所以他告诫道:“未读透中国的古书,不配批评中国的古书。未深知外国人的优点,不配仿学外国人。”“你先将古书古史读通透了,然后再评议古人。你先将时人时事察清楚了,然后再附合今人。你先将中国人的风俗人情认明白了,然后再追随在外国人的屁股后边跑。”(《论民国文化》)吾谓老宣此语当为至理名言。

其实,“慎言”作为君子修身免祸的一种智慧,古今中外许多贤哲多有教诲。

《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记载有钟会母亲教子的故事。曰:“每读易,孔子说’鸣鹤在阴’’劳谦君子’’籍用白茅’’不出户庭’之义,每使会反复读之,曰:’《易》三百余爻,仲尼特说此者,以谦恭慎密,枢机之发,行己至要,荣身所由故也,顺斯术以往,足为君子矣。’”此中“鸣鹤在阴”“劳谦君子”“籍用白茅”“不出户庭”四句,分别为《易经》中解释“中孚”“谦”“大过”“节”四卦的爻辞或象传中的句子。总体意思是说,作为君子,只要心中有诚信,即使远离也会产生影响;人能做到居功而不骄,便会有好的结果;君子行为谨慎,便不会有差错;君子应做到慎密之致,守口如瓶,切忌信口开河,口无遮拦,以免惹祸上身。钟会母亲要求钟会反复诵读并领悟这些爻辞蕴含的意义,并告诫钟会说:这些原则至关重要,关系一身荣辱,只要切实施行,便是一个君子了。

明人季汝虞曰:“多言最使人心志荡流,而气亦损。寡言不惟养德,又能气充,梦寐亦安,免悔免祸,亦从此得。”(《古今诗话》卷四)

近人归终居士说:“俗云:’莫将闲话当闲话,往往事从闲话生。’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张韩撰《不用舌论》,盖有见于此,三个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也。”(《意气谱——反菜根谭》)

查斯菲德公爵在写给儿子的信中说得更为浅显明了:“尽可能使自己比别人更聪明,但千万别让对方察觉到此一事实。”(见卡耐基:《人性的弱点》)西哲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对天下事都一无所知。”

唐朝曾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的姚崇,具有非凡的政治智慧与品格,被毛泽东推许为“大政治家、唯物论者”。他有一篇《口箴》,可以看做是对孔子关于君子“慎言”涵义的概括与说明。

君子欲呐,吉人寡辞。利口作戒,长舌为诗。斯言不善,千里违之。勿谓可复,驷马难追。惟静惟默,澄神之极。去甚去泰,居物之外。多言多失,多事多害。声繁则淫,音希则大。室本无暗,垣亦有耳。何言者天,成蹊者李。似不能言,为世所尊。言不出口,冠时者首。无掉尔舌,以速尔咎。无易尔言,亦孔之丑。钦之谨之,可大可久。钦之伊何,三缄其口。勉哉夫子,行矣勉旃。书之屋壁,以代韦弦。

2013.02

(本文原载于《桃花源》2013年第3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