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连先 | 军魂丕振三所里龙源里, 统帅亲笔起草嘉奖万岁军——电影《志愿军 雄兵出击》观后感

 鲁梅鲁冰花 2023-10-24 发布于北京

军魂丕振三所里龙源里,统帅亲笔起草嘉奖万岁军——电影《志愿军 雄兵出击》观后感

作者:丁连先

73年前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血与泪、少与多、气与钢,惊天地泣鬼神的正义与反正义的战争。在抗美援朝之前,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百废待兴,共和国统帅部当然很清楚自己目前所处的状况,最不想打仗的我们,刚从废墟里爬出来,积贫积弱的处境就摆在眼前,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并没有退缩。

新中国成立74周年前夕,由八一电制片厂等联合出品的电影《志愿军》公映。该片开篇就引岀了问题:为什么必须打?靠什么能打得嬴?

敢于亮剑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仅两天时间,美国政府就做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志愿军:雄兵出击》开篇部分,用短短几个镜头,将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局势渲染得淋漓尽致:封锁台湾海峡的美军军舰陈兵三八线的“联合国军”、 美军军机向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安东(今丹东)投燃烧弹……

此刻,画面天安门城楼上的一段对话,阐明了中国必须打的理由:毛泽东问妇产科大夫林巧稚:“如果有一天,敌人的飞机把炸弹落到你们协和医院,你会怎么办?”林巧稚坚定地回答:“我会用我的生命保护所有的孩子!”毛泽东又问参加国庆观礼的各界代表:“诸位代表,你们呢?”大家异口同声:“我们也会!”这就是亿万中国人发自肺腑的共同心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出兵朝鲜,是统帅部毛泽东主席的一次艰难抉择。影片《志愿军》,以选取国庆之夜的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与各界代表对话的一个细节,来告诉我们:“为什么必须打”的逻辑。

面对美国纠集的16个国家参战,而我们中国几呼是孤军作战,天上没有飞机,地上缺少大炮……此时,镜头展现出情绪激动的吴本正发问:“请告诉我,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我们拿什么打嬴?”一番探讨之后,周恩来回答吴本正:“只有打赢,中国人民才能生存下去!”周总理这种霸气的回答,匠心独运,朴实给力。而毛泽东的一句“上下同欲者胜”,为新中国有决心有信心打嬴这场战争,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向无敌

志愿军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终于搬上了银幕,观后让我热血沸腾。我认为,一个国家可以弱小,但不能没有骨气!只要我们打嬴这一仗,才能在强者如林的国家席座中安然入座。

73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高唱《志愿军战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在志愿军入朝作战部分,影片《志愿军》中着重向世人呈现了志愿军113师指战员靠“铁脚板”,一夜强行军145华里,先敌5分钟抢战三所里和龙源里主战阻敌阵地,通过大量细节的镜头,来展现当年志愿军将士“敢战”、“善战”的传统精神风貌。在部队奔袭途中,志愿军遭到敌机侦察袭扰,既不能耽误奔袭时间,又不能暴露身份而招致敌机轰炸,怎么办?于是,志愿军战士扮作一路溃败的南朝鲜军,抬头与敌军打招呼,巧妙化险为夷。最终,阻击了美军的南逃退路。

影片把112师335团血战松骨峰战斗场面,对视觉的冲击力,以立体感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场血与火的战斗中。松骨峰旁无名高地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为了突破重围,美军的炮弹和航空炸弹密集在这个不起眼阵地上狂轰滥炸,连最坚硬的岩石都被炸成了粉末。而牺牲的战士,有的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战士与敌人死死扭打在一起,有的咬掉敌人的耳朵,而负伤的战士,擦一把鲜血又拼命挣扎着站起来继续战斗……这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扬我国威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我们38军的将士们,发扬英勇善战的传统作风,以敢打硬仗著称,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贯彻剧情始终。

由于38军113师在三所里、龙源里阻击战中断敌退路,我志愿军在二次战役中重创敌军,一举扭转朝鲜战局,被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嘉奖令收尾处写下“卅八军万岁”。这一幕幕画面动人心魄,一个个血肉之躯构筑起令人敬仰的精神丰碑。抗美援朝这一仗,是扬我军威国威的立国之战,使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有了话语权。

影片中的“雄兵”,既指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将士,也指舌战美方的伍修权率领外交团队。仗打得好,谈判桌上越有力量。面对美方代表的嚣张气焰,影片以副前线传来捷报的方式,为伍修权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提供了有力支撑:“1950年,毕竟不是1895年了,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今天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换了人间”的新中国的最强音,掷地有声。

《志愿军》影片所展现的从决策出兵,到第二次战役结束这一段历史。纵观全片,《志愿军》让广大观众对抗美援朝有了立体的感知,对“为什么必须打、靠什么能打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73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抗美援朝成为历史,但是,这段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历史,将永远刻进中国人民的骨髓里。看电影《志愿军》,就是要“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回望刻骨铭记英烈功勋,把英烈精神融入血脉基因,沿着无数革命英烈开辟的复兴之路接续奋斗,完成英烈们的未竟事业,把我国建设成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强国。

如果您对38军历史感兴趣,请您关注38军军魂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