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实装备标准,科学配备资源

 黄阿毛 2023-10-24 发布于安徽

——新装备指南(标准)编制情况介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沪府办发〔2014〕19号)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上海市教委先后颁发了《上海市聋校和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上海市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装备配备指南(试行)》《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班(园)装备配备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新装备指南(标准)”)等文件,旨在科学规范地开展特殊教育的设施设备配备,为残疾学生创设优质的成长环境。现在将新装备指南(标准)编制情况作简要的介绍。

一、新装备指南(标准)的编制背景

1. 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政策层面,国家和上海市相继出台的各类重要文件都对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提出了具体要求:《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加强特殊学校建设。优化特殊学校办学条件,实施新一轮特殊教育学校改造工程”;国家教育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要“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要求“优化残疾学生的教学环境”,等等,这些文件对我们开展特殊教育装备建设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实践层面,上海目前基本建立起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面对这种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随着医教结合理念的逐步深入和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装备标准体系建设亟需进一步健全和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组织修订已颁发的《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试行)》,另一方面组织编制《学前特殊教育班(园)和普通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的装备标准》,填补空白,规范和指导一线学校开展基本的装备配置活动。

2. 满足特殊教育对象的多元化需求

 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对象总体呈现障碍类型复杂、障碍程度严重、多重障碍增多的趋势。这些学生个体差异大,教育和康复需求多样化,不论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随班就读学校,都需要针对不同残疾类别、不同残疾程度的学生,创建不受限制的学习和康复环境,配置丰富的、有效的学科教学具,同时还要针对性地配置康复设施设备,支持每一个残疾儿童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提高特殊教育的有效性。积极满足各类残疾儿童的教育和康复需求,这是编制新装备指南(标准)的出发点。

3.保障特殊教育各类课程的有效实施

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发展性课程和补偿性课程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教育装备这一重要的载体。学校既需要利用各种教育装备来帮助残疾儿童学习学科知识,支持他们去理解和解决各种学业问题,改善他们的学习效果,还需要专业的设施设备来帮助他们消除或降低残疾带来的障碍。特别是感知运动等康复课程的实施,要求所有训练场所都应设有无障碍设施,在空间上保证课程的实施。同时要求配备专业的训练器材,保证器材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为康复训练提供支持与保障。

4. 助力医教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施需要专业化的设施设备作为支持。学校采用医教结合的手段,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改善学生的残障状况,补偿缺陷,开发潜能,提高残障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一是要为残疾儿童配备康复器材,帮助其身心缺陷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二是要配备辅助器具,将其由残疾带来的障碍降到最低。通过将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残疾儿童的成长。

5.提升特殊教育装备发展的现有水平

2016年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通过开展特殊教育装备现状调研,发现本市特殊教育装备建设还存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有待加强、专用室环境简陋、规划和布局不合理、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装备使用水平有待提升”等不足之处,通过编制并实施新的装备指南(标准),有助于规范装备配置行为,提升装备的整体水平和使用效益。同时,教育装备技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升,推动了当前教育装备技术的整体快速发展。随着特殊教育领域的各种新教具、学具、辅具、康复设施设备产品的层出不穷,教育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推陈出新,丰富了特殊教育机构的资源选择,为学生的学习和康复提供了更完善、更人性化的支持,通过新的装备指南(标准)将这些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推广,有利于提升本市装备的整体水平。

二、编制原则

1. 科学性。以课程方案和指南、特教学校建设标准为核心,以相关标准、规范、文件为依据,遵循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符合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际需求,符合安全、环保和卫生要求。 

2. 基础性。能够保障学校开展各类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活动,保障各类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事务的正常开展,满足学校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需求。

3. 多样性。为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残疾儿童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的、可选择的教育装备配置方案。

4. 先进性。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融入到教育装备中,强调装备建设的先进性和适度超前性,促进教育和康复方式、学生成长模式的转变和提升。

三、新装备指南(标准)的特点

1. 注重无障碍环境的创建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无障碍设计强调将通用设计理念融入到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普通学校中去,充分考虑到不同认知能力和体能特征的残疾学生的需要,确保学生行动的自由,扩大其行动范围,自由且无障碍地进行学习和生活。新的装备指南(标准)很强调和重视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提出了创建全方位的校园无障碍环境的要求。要真正达到“无障碍”的效果,既要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还要充分、全面和实际地考虑到各类残疾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使用需求,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学校的现有场地条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

序号

装备指南(标准)

条文示例

1

学前特教

总则1.0.4  残疾儿童所有活动场所应安装各种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盥洗设施、紧急呼叫装置等。招收有视力残疾儿童的学前特殊教育班(园),各活动室门前地面处应设置触感标志。

2

资源教室

总体要求2.3.6  学校应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的有关规定,并结合随班就读学生的残疾类别和实际需求,创建全方位的校园无障碍环境。

3

聋校

总则3.0.8  聋校应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学生的残疾类别和实际需求,创建全方位的校园无障碍环境。宜安装门禁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可视化应急系统。

4

辅读学校

总则3.0.8  辅读学校应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学生的残疾类别和实际需求,创建全方位的校园无障碍环境。宜安装门禁系统和紧急呼叫系统。

2. 强调装备配置和使用的安全

装备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新的装备标准(指南)不仅强调配置的安全,还关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首先,一切从各类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立足于安全第一的原则,所有配置的设施设备必须质量过硬,同时,要符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安全、环保、卫生等相关要求。其次,装备使用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残疾儿童的困难和障碍,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康复训练器械的使用,不仅要做好前期的使用培训,还要有针对性地配好安全保护设备。

序号

装备指南(标准)

条文示例

1

学前特教

设施配置  2.1.2  安装不少于4组、离地面高度不低于1.7m的带保护门的安全电源插座。

使用和管理  1.0.7  定期对玩教具和专用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消毒和维护,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附录2 配置的康复训练设备一般放置在对应的专用活动室中,大型器械可集中放置在储藏室,以拓展专用室的使用空间,避免大型器械堆积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2

资源教室

总则 1.0.6  资源教室配置的各种教具、学具、设备、康复器材、辅助器具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和环保标准,确保各种设施设备优质、安全、环保、耐用,不得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材料。

附录2康复设备配备目录      感统训练设备: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包括软垫、儿童头盔、护腕、保护带、儿童用防滑训练袜等。

3

聋校

总则4.0.4  学校购置或自制的各种设备、康复器材和教学(玩)具,应将安全列为第一要素,确保各种设施设备安全、环保、坚固和耐用,学生能接触到的所有区域和设施设备不能有锐利的棱角。

4

辅读学校

3. 提倡装备资源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残疾儿童不仅有教育的需求,很多还存在康复训练的需要。由于学生个体间差异较大,新装备指南(标准)要求在研究和分析学生的个别化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各校的场地条件和文化特色,针对性地配置各种各样的教学具和康复设备。一是注重教学具和康复设备种类的多样性。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接受个别化训练的学生的需求,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兴趣,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支持辅助资源。二是注重教学具和康复设备功能的多样性。教学具要多功能、多玩法,让学生训练时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还要针对不同障碍程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学具和康复设备的使用难度也要有所差异。 

序号

装备指南(标准)

条文示例

1

学前特教

总则 1.0.6  本指南的设施设备和玩教具,包括采购和因活动需要而自制的产品和材料,其配备数量应满足残疾儿童个别化训练和集体活动的需要。

2

资源教室

总则 1.0.4  资源教室的资源应确保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康复等多样化需求,既要提供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丰富的教具、学具、图文资料、多媒体学习资料等资源,又要针对残疾儿童的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康复器材、辅助器具等资源,尤其要注重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发自制教、学具,为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支持。

3

聋校

前言  装备标准是对教学和康复所需装备的最基本要求,学校应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和课程实施的需要,按标准配齐配足设施设备,同时还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特殊需要、地域特点和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个性化装备建设。

4

辅读学校

4. 追求装备资源配置的适用性

新装备指南(标准)强调装备配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使教育装备的类型、规格、功能等性能指标与教育教学和康复的目标要求相适应,使教育装备适应实际的教学和康复要求。一是要遵循各类残疾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安置类型的不同,基于学校的课程设置,配置各种符合残疾儿童残疾类别、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的仪器、设备、教学具,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观察、体验、探索的机会;二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学生规模、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和康复实际需求,合理地配备各种类型的适用性强且经济的教育装备,避免配备脱离实际需求的超豪华的设施设备。

序号

装备指南(标准)

条文示例

1

学前特教

总则 1.0.5  各学前特殊教育班(园)应根据所招收的学前残疾儿童的残疾类别和发展需求等具体情况来进行配置。

2

资源教室

总则  合理配备各种教育、康复等资源,体现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资源配备不足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总则  1.0.5资源教室的配备应注重研究和分析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变化、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调整、专业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和调整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3

聋校

前言  聋校/辅读学校的设施设备配置应符合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康复需求,充分考虑课程实施的需要。

4

辅读学校

四、新装备指南(标准)校本化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在区县教育局统一部署下,各区县因地制宜确定装备发展路径,加强装备、教研、特教指导中心和学校的内部沟通协作,做好各类特教机构的设点布局和规划设计。优化装备的技术参数,实现装备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均衡提高配备和管理水平。

(二)以人为本,深度融合

一切从各类残疾儿童的发展和需求出发,推进装备与课程建设和学校文化深度融合,装备与师资培养、教学与康复的深度融合,装备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满足残疾儿童成长的学习和康复需要。

(三)标准引领,特色发展

以各类装备标准和指南为引领,坚持推进装备规划、实施、管理的制度化和专业化,注重基础设施、无障碍环境改造,实现装备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要鼓励学校(园所)因地制宜,在认真研究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装备作为课程资源的作用,做好装备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实现标准化与特色化的有机统一。

(四)关注管理,提升效益

进入学校的各类装备产品,应该严格遵循相关规定的原则和程序执行,确保采购达标合规,满足质量要求,确保各种设施设备优质、安全、环保、耐用。学校应该针对残疾学生的特点,结合专用室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各专用室管理制度,做好装备的日常管理。各区县和学校要注重教师装备使用水平的提升,对相关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装备应用与管理培训,特别是加强教师的装备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应用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