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匈奴:并非大禹子孙,白种人占了一半

 cpu001 2023-10-2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东亚大陆的土地上,在清朝之前,一直都并存着,中原农耕族群和和草原游牧族群。战争是两者之间的互动主旋律。但结局永远只有两个。要么是游牧族群融入农耕族群,要么是被驱逐到西边去。从最早的鬼方到最后的满清,无一例外。

草原族群之中,最早出现并且中原农耕族群摩擦不断,最终融合的是鬼方族群,在鬼方没落之后,匈奴作为草原游牧族群的新一代强者悍然出现。

在战国中期,匈奴就开始成为了华夏的隐患。早期的匈奴战斗力爆表,迫使始皇帝修建“万里长城”,压制刘汉,令刘邦低头和亲。中期的匈奴则和刘汉王朝进行了持久的剧烈战争,晚期则走上了鬼方一族的老路,一部分融合于华夏,一部分远遁他乡。

1:匈奴的来历

关于匈奴的来历,史料上众说纷纭。但大致可以归纳为鬼方没有融入华夏的一支,大禹子孙,塞种白人三种。

匈奴人是鬼方一族的后代,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做了阐述,匈奴虽然和鬼方有父系血统上的关系,但已经相当遥远了,并非同族。

匈奴人是大禹的子孙,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在记载之中,夏朝覆灭之后,夏桀被流放到了南方。等到夏桀死后,他的儿子熏育,也叫淳维的家伙,在南方过的很没有安全感,害怕遭到商王朝的清算。于是带着夏桀留下的所有遗产,北奔到了蒙古高原地区,过起了放牧生活。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到战国中期已经十分的强大。他们早已不自称夏后氏,族群的名号几经变迁,最终成为了匈奴。

按照这种说法,匈奴不仅仅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子孙,更是大禹的嫡系大宗血脉。远非中原的杞国,南方的越国一族可以相提并论。但结合所有史料的记载来看,这种说法更像是汉朝的“统战政策”。原本的外战,变成了大禹子孙匈奴和尧帝子孙刘氏的内讧。

匈奴人对于这种起源买账与否并无史料记载。甚至可能到了东汉,三国时期内附的南匈奴,才开始知道自己竟然是大禹的子孙。

图片

关于匈奴人认可自己是大禹子孙的记载,来自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汉赵皇帝刘曜。他不认可刘渊自称刘汉子孙“借尸还魂”的把戏。在做了皇帝之后,宣称匈奴是大禹的子孙,不应该供奉刘汉的宗庙。不过因为大禹过于遥远,他也没有奉祀大禹。

塞种人说,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推测。塞种人指的是原本生活在伊朗一带的白种人。根据相关文史记载,和器物文化方面的研究,发现匈奴人在这些方面和康居人,乌孙人,以及大月氏人十分的相似。而这几个种族都是由西往东扩散的白种人族群。关于白种人往中国西北部扩散的讲述参考之前的文章……中的相关部分。

这三种关于匈奴人起源的观点,最经不起推敲的就是大禹子孙说。匈奴和鬼方一族的关系,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论述了。那么就只剩下了塞种说还需要检验。

在有关匈奴的体质特征上,的确有匈奴人具有白种人特征的描述,例如肤色白皙,头发呈现金黄色。甚至在关于东胡一族的记载之中,也有这类记载,例如母亲为东胡人的东晋第二个皇帝司马绍,他胡子就是金黄色的,被权臣王敦蔑称为“黄须鲜卑奴”。

但在匈奴和东胡人的记载之中,也有记载表明他们属于黄种人。由此综合来看,匈奴人当中,或许有部分成员是东迁到中国西北部的白种人。

因此这里涉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匈奴人的主体族群到底是草原本土起源,还是东迁而来的白种人?

2:古DNA验证

蒙古高原地带,气候干旱,降雨量小,人口也少。加上草原游牧族群在埋葬的时候,有不树不封的习俗。这就给古人骸骨的保存创造了及其有利的客观条件。大量匈奴有关的墓葬也因此得以出土。

根据目前的发现,匈奴人古代墓葬的覆盖区域,包括中国北方地区和蒙古国全境,北到俄罗斯的外贝尔加和唐努乌梁海地区,西到哈萨克斯坦地区。覆盖区域十分的广大。总计发现的墓葬多达50余个。

目前,一共对上百个保存较好的匈奴古人骸骨做了DNA检测,其中测到父系血统的男性有82个。匈奴人的父系血统十分的复杂,多达9个大的类型。

其中最大的两个类型分别是QM242RM207类型。前者占有28个古人样本,后者占有30个古人样本。合计占到了82个匈奴古人,父系血统样本的71%。其中一个确定为某代匈奴单于的古人,在父系血统上属于RM207类型。

图片

这表明匈奴人的主体族群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以这两个父系血统为主。

之前的文章之中已经有阐述,父系血统QM242类型的后代,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美洲,但在各地的人口比例都很低,是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主体父系血统。该类型只占到了中国男性人口的大约2.8%。鬼方族和赵宋王朝都是这一父系血统的后代。

父系血统RM207类型,是欧洲人和中东人的主体父系血统,是典型的白种人。由此来看史料之中记载的部分匈奴人有白种人特征,是符合实情的。塞种人的确是匈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结论不仅让人有后背发凉的感觉,如果匈奴人,像后来的鲜卑,蒙元,满清一样在中国建立起了持续时间长久,幅员广阔政权的话,那么白种人RM207类型的父系血统,在现代中国人中的占比一定会提高相当之多。

但即便如此,这些白种人的后代,在和人口众多的华夏族融合的时候,在相貌体质特征上也会被洗涤的和现代中国人毫无差异。

QM242类型的后代,尽管以黄种人偏多,但在父系血统的距离上,他们和白种人RM207类型是最近的,两者的共同始祖大约生活在距今3.5万年前。

图片

父系血统QM242类型,是中国人的第4大父系血统。因此重点讲一讲QM242类型的匈奴人。

Q系匈奴人属于QM346类型这一支,和他们在父系血统上最近的支系是东北亚的楚科齐人和印第安人。在中国人中,这一支仅占到了当代中国男性人口的大约0.18%,即大约130万人。只相当于一个普通地级县的人口规模。

初步来看,这和历史上匈奴人的内迁,融合进华夏族群的规模,是不成正比的。但这恰恰表明了匈奴人族群的多样化。

3:融入进华夏的匈奴人

前文已经从匈奴古人的父系血统上说明了,匈奴人在父系血统上的多样性。在史料记载上,其实同样有着相似的描述。匈奴人的不断壮大,是伴随着对其他草原族群的兼并而来。例如丁零人,坚昆人,楼兰人,乌孙人等等。匈奴人中还存在许多的别部,例如屠各部,休屠部,昆邪部,瓯脱部等等。这些都属是归顺于,或是依附于匈奴的部族。和匈奴主体族群并非同族。

现在中国人族群之中,融入华夏的匈奴人后代,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方面的证据。

说到融入华夏的匈奴人,就不得不提到汉武帝时期的名臣金日磾。他是匈奴别部休屠部的王子。

汉武帝时期,匈奴的两个别部,屠休部和浑邪部密谋归汉。事后屠休部反悔,被浑邪部所杀。罪人之子金日磾在汉朝由马奴一步步走上了辅政大臣,爵封秺侯的高位。

金日磾家族在汉朝七世显贵。根据史料和众多金氏家谱的记载。他是部分金姓和多数丛姓的始祖。实际上屠休金氏,多是金日磾弟弟金伦的后代。

根据现代中国人父系血统的大数据,还没有发现特别符合屠休金氏的类型。但家谱记载为他后代的文登丛氏家族已经得到了验证。

该家族的父系血统基因为OMF11359类型,属于中国主体父系血统OM175的后代一支。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始祖生活在距今大约1700年前,也就是魏晋时期。姓氏上以丛姓为主,涵盖部分金姓成员。因此该家族应当是金日磾家族的父系血统类型。

图片

尽管始祖生存年代,距离金日磾的生活年代有数百年的差距,但这只能表明,尽管金日磾家族在汉朝时期长期显贵,但人口发展很有限,直到西晋时期,才有了较大的人口发展。

不过即便到了现代,金日磾家族的后代人口也不多,仅占到了当在中国男性人口的大约0.02%,即15万人。

金日磾家族之外,融合华夏的匈奴人族群,名声最大的是南匈奴刘氏了。

南匈奴刘氏自称是匈奴王室的正宗嫡系,但实际上他们依然是匈奴别部中的屠各部。在父系血统上存在一个为CF8472类型的族群,始祖距今大约2780年前,下面分化出来了多支刘氏家族。其中最大的一支为CY138401类型,共同祖先生活在大约1860年前,这一支就是历史上显赫的南匈奴刘氏的大宗,刘渊,刘去卑的家族。

该支系在东汉,魏晋时期人口有过很大的发展,后代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等省份,符合南匈奴内迁之后的主要分布地和刘渊建立赵汉政权,刘去卑的玄孙刘赫连建立的大夏政权的区域内。

该支系占到了现在中国男性人口的大约0.12%,约85万人。如果算上其更早的父系血统CF8472类型,人口占比可以达到大约0.15%,人口超过百万规模。是匈奴融入华夏族群之中最大的一支。

图片

CF8472类型下分布着多支刘氏家族,这表明南匈奴在归附汉朝之后,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改姓。

按照金日磾家族和南匈奴刘氏家族,在现代中国人中的占比,再计算上其他融入华夏的匈奴支系,现今中国人中,匈奴人的后代应该不会超过0.5%的占比。和鬼方族融入华夏的人口占比大致相似。

通过鬼方和匈奴融合华夏的比例,其实已经能够基本看出来,草原游牧民族整体上,对现代中国人族群父系血统的影响作用微乎其微。从三皇五帝至今,中国人的父系血统主体从未发生过改变。

4:结束语

通过系统的阐述,我们已经知道匈奴人很可能是草原游牧族群之中,父系血统最为复杂的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被白种人渗透最为严重的一支。但好在匈奴人本部族群并没有过多的融入华夏,而是在溃败之后,选择了往西逃亡。

当北匈奴的大单于阿提拉,带着他的匈奴铁蹄驾临罗马时,上帝之鞭将狠狠的抽打在欧洲人的身上,成为他们漫长记忆之中的惊恐和不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