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骨宜刚,气宜柔,心宜虚

 文澜阁 2023-10-25 发布于河南


为人处事,不仅仅是一种选择,更蕴藏着一种大智慧,需要我们不断去提升自我。

为人处事之本,就是骨宜刚,气宜柔,心宜虚。

提升个人的处事能力,做到这三点,你会发现处理问题时游刃有余,人间尽是四月天。

01

骨宜刚

徐悲鸿曾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我们周围无不充斥着各种诱惑,但我们做人要坚持住自己的底线,不为一时的利益违背自我,不做软骨头,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中国国画家何香凝就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的女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用一身傲骨,活成了一代女杰,后人对她赞不绝口。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何香凝立马从国外赶回国内,积极参与到抗日斗争去。

那时,何香凝为支援抗战,捐掉了大部分的家产,她的生活捉襟见肘,蒋介石给她送来100万元,但何香凝不为所动,甚至还写了诗句“回敬”蒋介石:闲来写画谋生活,不用人间造孽钱。

即使再穷,也不能丢了骨气,何香凝挺起了自己的脊梁,成为传奇女子。

《水浒传》中说:“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骨气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筹码,不贪图享乐,不轻易妥协,不为钱权做卑躬屈膝的谄媚之事,不做“手心向上”等别人施舍的懒人。

这世界不乏聪明人,缺的是不仅仅聪明,还有骨气的人。人,拥有坚不可摧的骨气,才能行稳致远,更受他人尊重。

02

气宜柔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越是柔软的人,越有力量。

如果万事都硬碰硬,只会出现两败俱伤的结局。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以柔克刚,直中取曲,曲中取直,用一颗柔软的心,让人折服。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通过计谋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而袁绍因战败而逃。由于逃跑仓促,留下了许多物资。

当曹军在清点这些物资时,他们发现了军中部将与袁绍来往的书信。当心腹提议按照书信中的名单把叛徒抓获时,曹操却把这些书信给烧毁了。

心腹不解,曹操却说:“我对战胜袁绍都没有信心,更何况是他们。”

那些部将见曹操如此宽容大度,对曹操越发的尊敬。此后军中士气大涨,曹操的实力也逐渐增强,统一北方。

诸葛亮在《将苑》中告诉我们:“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为人处事,气宜柔,多点将心比心,少点盛气凌人,多点温柔待人,少点冷酷无情,用内心的柔软,高情商地处理人情世故。

03

心宜虚

诸葛亮曾经这样说道:“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谦虚是一种优良品质,里面藏着豁达的胸襟和待人有礼的处世风度,心宜虚,平等对待每个人、每件事,而不是高高在上,一味秀优越感。

年少时的柳公权,认为自己写的字很漂亮,无人能敌。

某天,他把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拿到街上去大声炫耀,吹捧自己会写凤字。

众人都对柳公权的字纷纷表示称赞。这时,一位卖豆腐的老头走了出来,不屑地说道:“你写的这些字就像我担中豆腐一样,软绵绵,没有一点儿力气,这还不如用脚写呢?”

柳公权听闻,愤怒不已,便找到用脚写字的老人。

当柳公权看到那位老人用脚写出的字后,惊讶不已,立刻想要拜那位老人为师。

老人并未答应,只送给柳公权20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采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得到真言之后的柳公权,牢记这20个字,潜心练习书法,虚心学习,终于成了一名大书法家。

这正如中国古代文学家冯梦龙说:“为人谦虚第一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不可能学会全部的知识,唯有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才能到达知识的殿堂。

为人处世,心宜虚,这样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求教,取得更多的收获,建立牢固根基,实现高远志向,受到别人的尊重。

为人处世其实并不复杂,骨宜刚,气宜柔,心宜虚,做到这三点,你会发现人生之路越走越顺畅。

骨宜刚,越是艰难的日子,越要活出自己的风骨,坚贞不屈。

气宜柔,越是见过大世面,越要懂得包容的力量,以柔克刚。

心宜虚,越是取得大成就,越要保持一颗谦卑心,进德修业。

以上三点,愿你我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