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书法30年,写的字还不如8岁的孩子,原来自己走了太多的弯路

 吕剑藏书 2023-10-25 发布于山东
内容图片

小编从小开始学习书法,到如今也有大半辈子了。虽然不敢自称书法家,但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在书法上,自己怎么也算得上是半个“武功高手”。

机缘巧合,前几天看了一个少儿书展,作品是8至15岁小朋友创作的。认真的浏览一遍,惊出一身冷汗,觉得孩子们个个都比我写得好。当真印证功夫不在年高这句话。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思索再三,我的答案是,方法和书写的习惯。书法的学习,就像行驶的车辆,前方有叉路口,要会选择方向;前面有障碍物, 要用技术去避让;如果一味的急刹车,那自然是习惯不好。天气不好,遇到雨雪,驾驶的速度要在可控范围之内,这一切都是技术和习惯的结合。学书之理,多有相似之处。

内容图片

反思之余,总结了一下自己的书写习惯,似乎每一步都踏在“雷区之内”。

前车之鉴,为了大家避开这个“雷区”,小编有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为了拿证去学书法

某些人学习书法,是为了拿到一本会员证,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证明自己的水平。急功近利的心态,忽略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变成了懂技巧而没有内涵的书者。现实创作中,本本很重要,实操很重要,知识更重要。很多单位里雇请的手持本本的书者,“走两步”以后,觉得也就那样。学历不等于能力,本本不等于实力。

内容图片

千万不要为了一个“红本本”,忘记了学习的初衷,舍本求末,捡了芝麻丢了冬瓜,变成了一个活脱脱的“抄书党”

第二:猴子进了玉米地

这也是我经常犯的一个错误。网络上的好书法好字帖太多了,每一种都引起了我的好奇,觉得这个好,那个更好。就如猴子进了玉米地,掰了一个,感觉前面一个更好。于是买一本这个帖临写一下,那个帖也买一本临写下。写了几十年的字,别人居然看不出我到底是学谁的。这就像一个打井的人,到处挖井,挖了很多井,没有一个地方见到水,自己累的够呛,埋怨挖错了地方,却不知是自己挖的深度不够。学书法如恋爱一样,不能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一定要爱得专一,爱得有深度。

内容图片

第三:自己感觉良好

练了几年,掌握了一些技巧,自己感觉不错,于是这个也看不起,那个也入眼,自认为这是“文人相轻”的一种表现。实际则不然,这是禁锢了自己的思想,狭隘了自己的天空,对外界没有包容,自然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在狭窄的胡同里乱窜,始终没有走出自己的误区。

早些年,我认为自己书法挺厉害的。对很多名人的作品,我都看不顺眼,评头论足的去“罗嗦”一番。随着年龄的渐长,才认识到,自己才是真正的无知。现今改变了这种意识,才懂得“坐井观天”的含义。

内容图片

第四:喜欢临帖,不看理论

早年,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临帖,也认真的去体会,认为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苦练才会出真功夫。

例如,为了学习一种叫枯笔的笔法,我不断的赏试,不断的练习,练了几个月还是没有掌握要领,自己以为是功夫不到。后来,在一位老师的指点下,对于散毫枯笔和裹锋枯笔的几种处理技巧,一下子就明白了。有的技巧有老师教一天学会,没有老师教靠自己“死撑”,有可能一年都学不会。所以没有老师,就多看一些理论书籍,以前我一本理论书籍都没有读过。(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笑话)

内容图片

第五:姿势不对害死人

我现在有腰间盘和颈椎病,下巴略微有些前倾。写小字的时候,胸口贴着桌子,贴得很紧,有时开着小音乐,兴奋的时候翘着二郎腿,有时用手撑着下巴写字……这样的习惯只要坚持一年半载,好身体也会搞坏的。近视眼和颈椎病,很快会与你交朋友。练字原本开心快乐,姿势不对,把自己的健康都搭进去了。

内容图片

第六:写字不知道用笔毫的弹性

“笔冢”是传说,我认为根本不可能,因为我一年都用不坏几支毛笔。后来才知道笔毫的“切顶翻”是利用毛笔的弹性来完成的,长时间发力,毛笔自然有损耗。普通的书法爱好者,一年用坏五六支毛笔是很正常的事,不断的发力,不断的折毫都是常用的一些巧劲。

搞来搞去是自己不会使用这个工具,不会使用工具,更谈不上学到笔法。

内容图片

还有还有……此处省略5000字。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每天分享一点书法小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