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兽首衔凤纹镈钟

 馱夫 2023-10-25 发布于福建

       镈 bó(钟),是一种大型青铜打击乐器,声音洪亮悠扬,据推测是用来控制整体节奏的,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件镈钟的身世相当传奇。它们本来是兄弟四个一套,被犯罪分子盗掘并转手倒卖了。最小的一件由于破损还没来得及卖,就被抓获了。

       从这最小的一件,公安机关了解到了它另外三个兄长的存在,循线追踪,紧盯不放,最后终于将四件国宝都追回了。


(图片来自网络)


       据犯罪分子交代,这套镈钟是从山西闻喜县官庄乡邱家庄墓群中盗取的。

        它们造型精美,是国家一级文物,如今完好无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必须得感谢公安机关


        这是其中最大的一件,高61厘米,纹饰精美,光彩熠熠。

        钮作镂空双龙,龙首相对,龙身呈S形,龙头后仰翘起,头后有8形大角。卷尾触地,两足抓地,这是仅有的六个连接点,却能固定住下面重重的钟体。


       龙口中衔两蛇。蛇尾弯曲相连,形成一个U形。蛇头则弯成两个小圆圈。仔细看的话,能发现头上还有尖角。所以更可能是小龙,而不是蛇。

       两条小龙组成的空间,就是悬挂之所在。


       舞部,也就是镈上平顶的位置,饰兽首衔凤纹。兽首,比较容易看出来,跟商周常见的兽面纹差不多,在图案的中间,两只大圆眼,上有大弯角,下有大张口。

       但是~凤呢?我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这里的“凤”不是写实的凤鸟纹,而是春秋时期的“龙身凤”。也就是凤首与龙身结合,比如下图这样的:


(侯马铸铜遗址凤纹陶范   图片来自网络)


       据说,其与龙纹的区别在于喙部。龙纹是“S”形喙,龙身凤纹一般是勾喙或“C”形喙。


     这样一来,“兽首衔凤”比较好理解一点儿了。上图并不是这件铜镈舞部的花纹,但大致构图是一样的,兽首的头上和两边,是两条“龙身凤”。

    


    这样的“龙身凤”和“兽首衔凤纹”是春秋晋系青铜器的特有纹饰。只要看到这样的纹饰,就知道是春秋晋国的青铜器了。

​​


钲部(钟体上部中间部分)和篆部(圆突中间部分)饰细密的兽首双身纹。
  


     其上的枚,也就是圆形突起,非常有特色,是盘绕状的螭纹,外有一圈回字纹。左右各三行,每行三个。
    


   下面部分叫做“鼓部”,是打击发声的主要部位。也饰兽首衔凤纹,与舞部的造型有些不同,更华丽繁复。

       
        这件文物时间是春秋,由公安机关移交,藏于山西青铜器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